俄乌战争中的国内舆论场中的认知舆论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


俄乌战争中的国内舆论场中的认知舆论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



在普京宣布对乌克兰实行“特殊军事行动”后,在我国舆论界迅速出现了分野,即很大程度上的中国民间舆论“俄罗斯化”和“西方-乌克兰化”,其主要的争论焦点其普京出兵乌克兰的正义性问题以及对俄罗斯自己本身的利弊大小问题。这场争论双方意见分歧十分严重,是国内舆论界的一场大型风暴。

但是究其实质,这是其他国家试图通过可以引导的方式来影响我国舆论界的主流来间接实现对我国在这一事件上社会政治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是外交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

第一,我们必须明晰认知舆论战的实质——这首先是因为认知舆论战作为一种经济性极强的战略手段,是能够以微小的物质资源带来完全不相称的巨大收益并给对手造成不可思议的巨大打击的——无论从成本与收益的比率,还是成本的绝对消耗,认知舆论战相比传统的形式都更为“便宜”和有效。

第一,美西方和乌克兰以及俄罗斯重视对我国民间舆论场的引导的原因是其充分认识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即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见。其目的是为了误导我国的外交决策,而不仅仅是限于使我们对局势做出错误评估和战略误判,其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按照对方的预期进行决策和行动。例如,目前在知乎、微博上就出现了大量的以中俄历史上的领土纠纷的帖子和发言,其讨论往往十分热烈——实质是美西方试图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形成所谓的社会名意而裹挟我国的决策;与之相反,支持俄罗斯的名义的舆论根据是中俄“唇亡齿寒”和部分人士刻意通过淡化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属性而将俄罗斯与社会主义苏联相提并论以为俄罗斯塑造一种“同志和兄弟”的亲切形象。

第二,美西方和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对我国民间舆论场的引导的方式是系统性的建立误导性知觉体系。我们知道,从理论上来讲,知觉是对外在刺激做出的主动或被动的反应,而目前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我国舆论上实际存在的认知舆论战的实质就是诱导我们的政治知觉体系作出符合对方的战略利益的反应,这也就是说,目前的认知舆论战的各组织方实现其目的的方式就是系统性的建立误导性知觉体系,其具体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培养意见领袖、制造热点话题和操纵舆论主流等。例如,知乎和微博上,大量的粉丝在特定的意见领袖的话题主持下发出了强烈的舆论声音,一度干扰官方的表态——最鲜明的例子即美西方和乌克兰通过在我国舆论场炒作所谓的“收留乌克兰女性”事件迫使有关部门表态,因为在随后的打击上的简单化从实际上打击了支持俄罗斯的舆论以及其影响力——因为目前国内舆论场在俄乌战争的问题上支持俄罗斯的是主流,而在整顿打击时是从整体上进行的。

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其进行认知舆论战的方式也是也是具有一定的范式的,例如,通过考察此次舆论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进行的主体国家和势力的具体流程可以概括如下:(1)分析形式和任务(2)确认需要引导的舆论发展方向(3)分析目前的被引导对象和群体的认知和行为预期(4)设计引导情节(5)确认反馈渠道和可行性替代方案。在这其后,其为舆论场设计的反应逻辑链分别为舆论场发现作为“饵料”的系列能够相互协调以及衔接和印证的特定信息、舆论场进行认知并在意见领袖的可以引导下做出结论、舆论场向实施认知舆论战的主体期望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第三,国内有关部门应尽快推动符合新时代形势的变化的特点的拒止措施的出台。这首先要求公安网警部门、政保部门和国安情报部门、反间谍部门改进自身的反情报工作和网信部门改进自身的信息分析工作——应当从战略工作整合各部门的反情报职能和理顺工作逻辑;同时应当从消极被动式的防御性反情报工作——即通过安全保密、反间谍等措施组织对手接触我方关键人员、信息和设施等转向积极主动式的进攻性反情报工作——发布虚假信息、特定信息等以反向引导舆论场的变化而实现和对手的行动在效果上的“中和”。

必须明白一事实,美西方和俄罗斯等国家有关部门在这项工作上已经实现了转向。早在2008年,美国《国家反情报战略》首次将“针对敌对情报活动采取进攻性行动”增列为反情报工作的职能之一,同时,其明确指出反情报的职能之一就是引导对手的认知——通过实施战略和战术欺骗、操纵影响对手决策的情报产品、渗透对手的舆论场以影响对方国家政府的行为,使其偏向和按照己方的思路行动——即影响对手的评估和分析以误导对方的决策和行动。

这其中最重要的即需要要求我们有关部门的信息分析人员打破既定的思维模式。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早期判断会对未来认知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一旦一个信息分析人员或信息搜集人员认为自己清楚正在发生的变化,其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就很难改变,而新的信息就会被轻易纳入其此前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之中——在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之后,其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敏感性就会受到限制,即新事物总会被同化到已有的思维模式中——结论即经验可能有助于分析问题,但也可能造成分析障碍。

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认知   舆论   乌克兰   舆论界   我国   俄罗斯   知觉   情报   深刻   对手   部门   战略   意见   方式   社会   国内   工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