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开辟“天疆”,给中国航天梦想插上翅膀

几十年来,中国的航空事业突飞猛进,从各式各样的卫星发射,到载人航天,再到空间站,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不得不提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中国火箭探空技术学科和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学科创始人。

王希季与航天员在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前合影

1921年7月27日,王希季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家庭殷实。然而,由于洪水灾害,父亲经营的生意失败,自此家中的生意一蹶不振。


1934年,王希季小学毕业,因在昆明市小学毕业会考中成绩排名第一,好几所中学校长纷纷上门,希望到他们的学校去读书。但是,自从父亲经商失败后,家庭经济情况举步维艰,父母就希望王希季能有一技之长,起码往后生活不成问题。


在父母务实精神的教导下,王希季报考了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附属中学,希望以后能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技术。1937年3月,王希季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王希季的命运。1938年,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迁往昆明,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年十月,王希季以高中肄业的学历考入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这件事在当时的昆明学界被作为佳话流传。


经过充实的四年大学学习,1942年,王希季进入兵工厂工作,在工作期间,他深深感受到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相当落后。怀着远大的报国梦想,王希季报考了当时教育部组织的公费留学考试,取得了留学的资格,赴美国深造。1949年12月,经过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艰苦学习,王希季获得该校的动力及燃料专业硕士学位。

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王希季见到祖国大陆统一而欢欣鼓舞,认为中国富强有望。尽管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中国留学生,给留学生创造了许多优厚的条件,他还是下定决心返回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1950年,王希季奔赴新中国,随后来到大连工学院(现今大连理工大学)任教,在造船系涡轮机教研室担任主任。1955年初随院系调整,他转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系。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这颗卫星重8.6千克,球形,直径58厘米。3个月后,1958年1月31日,美国将一颗名叫“探险者一号”的重4.8千克,直径15.2厘米的卫星送入了太空。此时,新中国决定向航天领域进军。

1958年11月,王希季被调到新成立的上海机电设计院,该设计院肩负人造地球卫星和运载火箭总体研制任务,王希季被任命担任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


攻坚探空火箭——从8千米到天翻地覆

上海机电设计院作为当时航天技术领域的一支新兵。为了积累研制运载火箭的经验和锻炼技术队伍,该院决定先研制用于进行高空大气结构探测的有控制的探空5号(T5)单级液体火箭。


然而,作为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王希季,既不具备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未掌握相关的技术资料,带领的团队又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从未接触过火箭技术的研制队伍。


但是整个研发团队干劲十足,毫不退缩,在王希季和技术副院长杨南生的带领下,大家边学边干,开始了废寝忘食地大胆尝试。为了计算出完整的飞行弹道,三人一组,各小组轮班倒,夜以继日地干,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计算器,甚至干脆拨弄算盘珠子进行计算,计算用的纸堆起来比桌子还高。


1959年12月,王希季团队完成了一枚T5火箭的设计、制作和总装,可到了试验阶段,大家却发现,相关设备不齐全、不配套,T5没有办法试车,最终T5火箭“无疾而终”,只能沦为展览品。


T5火箭的研制实践让王希季认识到,当前新中国的工业发展落后,火箭研制必须以当前工业水平为基准,从易到难,以技术难度较小的无控制探空火箭为突破口,逐步地创造条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于是,王希季开始了T7无控制探空火箭的研制工作。为了发展T7,王希季带领大家先做了T7M,即T7的模型火箭。

当时,国家没有钱,研制条件非常简陋,一些辅助设备用的都是代替品。用类似于中国古老的辘轱绞车充当吊车,将火箭吊上发射架;将自行车打气筒用作燃料加压设备,把气压打上去;用手转动天线当成遥测定向天线去跟踪火箭……


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颗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成功发射,当时飞行高度只有8千米,却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个月后,T7在发射场上发射成功,飞行高度从8千米发展成60千米,随后发射的T7A更进一步将飞行高度提高到115千米……就这样,从零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在王希季的带领下逐步发展起来。

运载火箭T7发射

“长征一号”、返回式卫星——持续解决飞天难题

1963年,上海机电设计院迁至北京,更名为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王希季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此时王希季被赋予主持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述和设计工作。

为了能够提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方案,他专门派人去相关工厂进行调研,了解现有技术力量所能支持的设计参数,然后综合考虑空间、地面、材料、技术等各方面情况,提出一个既能达到足够运载能力,又可以节省许多研制经费,时间上也能满足发射卫星进度要求的技术方案。


就在“长征一号”方案论证成功转为初样阶段的时候,由于分工调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总体研制工作转交给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不到三年,1970年4月2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进行首次发射并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轨道运行。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国家。

与此同时,王希季又被赋予研制我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的工作。王希季立足国情,提出了一个由两舱组成的(返回舱和仪器舱)弹道式返回方式的方案。这个方案也一直成为我国返回式卫星系列的基本方案。


技术方案完成后,王希季就率领团队开始卫星回收系统的攻关,回收系统涉及到要用降落伞去回收返回舱,因此必须要进行足够的空投试验。王希季团队在恶劣环境中先后进行了58次空投试验,终于得出降落伞系统的各类气动参数,为最后确定设计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975年11月26日上午,“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就在别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王希季却提着简单的行李赶往卫星测控中心,他的任务还没有结束,他还要等待着送走的那颗卫星乖乖地返回地面。三天后,天空中终于出现了望眼欲穿的那顶红白相间的降落伞,自此,王希季才松了一口气,他的任务圆满成功。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由于在“长征一号”和返回式卫星研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王希季两次荣获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和一次一等奖。1999年9月18日,为充分肯定王希季在长征一号研制工作中的奠基性作用,国家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创新一直在路上——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王希季曾经指出,在技术问题上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要尊重客观事实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为了支持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他一次又一次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第一次提出试用新型国产彩色胶片,得到不少专家反对,但最终成功开启了卫星彩色拍照技术的先河,物美价廉的国产彩色胶卷一直沿用至今;他顶住压力率先进行卫星姿态控制数字化试用,实践证实效果非常理想,自此数字化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他主张在卫星总装测试完毕后,出厂前还要进行整星的振动试验,得到绝大多数人反对,但实践证实效果非常好,很快便被推广,此后,所有型号的卫星发射前都要经受这种试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重新启动之后,大部分人意见是紧跟世界潮流发展航天飞机,王希季根据国情出发,力排众议建议不要发展航天飞机,最终我国放弃航天飞机的研制工作,只搞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探空火箭   两弹   元勋   运载火箭   降落伞   机电   千米   设计院   新中国   中国   开辟   火箭   中国航天   翅膀   团队   梦想   我国   方案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