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俄军迟迟不发动新攻势,现代战争新特点曝光,俄方打法过时了

从军事角度来看,现代社会高度的城镇化现象,其实并不利于两军交战,尤其是对于进攻的一方。如果采取传统的“炮弹洗地”模式,不免造成大规模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届时即便获得胜利,但也因为战后的大规模重建而让自身承担巨大的财政压力,且容易造成人道主义危机,被国际舆论所诟病。可若对重兵防范的城市“围而不打”,又不免大大拖累战事进程。该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算是俄乌冲突带给各界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消息转载了英国《经济学人》网站的一篇题为《各国军队正在积极学习如何进行城市作战》的评论文章。内容指出,自俄乌冲突以来,各国都在密切关注战场上的一举一动。不难发现,如果不是“亚速营”守军因粮草和后援不济,其大概率不会早早缴械投降,仍可继续坚守亚速钢铁厂。

文章认为,在攻取马里乌波尔的过程中,俄军和车臣特种部队的损失并不小。而愈发普遍的城市攻坚战不免让俄罗斯高层心生犹豫,若按照这种推进速度,攻下整个乌克兰或需要至少三五年的时间。俄军的优势在于大兵团运动作战,而非分兵和对手争夺一个个点位目标。但事实是,乌军的有生力量多藏身于大中型城市,这无疑增加了“特别军事行动”的作战难度。

至于解决方案,或许有三种:

其一,军队高层须转变思想,对现代化巷战保持足够高的关注度。美军之前针对伊拉克摩苏尔和叙利亚拉卡的城市战手段已显落后,各国需要思考和开发更新的城市作战战术,尤其是增添许多专用的巷战装备,如单兵无人机、小型机器人和反狙击手系统等。

其二,小股部队的运动作战方式很值得研究。举个例子,乌军使用的美制“海马斯”自行火箭炮具备高机动性,从瞄准、装弹到射击结束,一般不超过3分钟,故乌军往往以一辆“海马斯”、一辆弹药车和一辆担任护卫的装甲车组成小型车队,快速驶入射击阵位,打完就跑,前往下一个射击阵位或就此撤离。而这短短的180秒时间,对俄军的反炮兵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预防和反击这种小股部队的“快打快跑”,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战术。

其三,仅为了避免残酷的巷战而对目标进行筛选,将成为军事大忌,让军队在巷战中学习,才能有效提升城市作战能力。小小的马里乌波尔攻坚战,就让俄军精锐部队拖了7周之久。如果是攻取哈尔科夫等大城市,那时间极有可能成倍增长。相比起因担忧损失而畏手畏脚,倒不如下定决心让部队在城市攻坚战中得到锻炼,这样才能在未来同样环境的战斗中,逐步减少损失并提升行动效率。

总之,这种担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仅针对时下愈演愈烈的俄乌冲突,更是给各国军队都敲响了警钟。对于解放军来说,不排除未来也会有城市攻坚战的潜在需求,对俄乌冲突中两军各自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分析,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俄军   马里   车臣   波尔   叙利亚   巷战   攻坚战   作战   打法   攻势   战术   军队   部队   冲突   损失   时间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