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湖南故事,国际传播论坛碰撞思维火花

编者按:“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已不仅仅是一句歌词。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媒体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

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论坛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一场论坛,湖南再次刮起开放的思想飓风。

8月30日,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开幕。其间,围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核心议题,开启了一场国际传播论坛,多位大咖分享了相关案例和观点。

此前一天,湖南省召开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进大会,彰显了湖南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

向世界讲好湖南故事、传播好湖南声音,也是湖南扩大开放的应有之义。

那么,这场高规格的国际传播论坛,为湖南加强对外传播,构建具有中国特征、湖南特色的话语体系提供了哪些借鉴?

媒体大咖们精彩发言。

大咖传道:既要有宏大叙事,也要有人文故事

如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在论坛现场,笔者听到了不少媒体大咖们的精彩分享。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中国日报在加快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是坚持立破并举,强化用事实说话,形成客观公正的中国叙事,推动塑造可信中国的形象。二是注重以文化人,增进交流互鉴,生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推动塑造可爱中国的形象。三是回应全球关切,强化国际表达,深入阐释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推动塑造可敬中国的形象。

在新华网党委常委、总编辑钱彤看来,做好国际传播工作,首先要做好核心报道,讲好中国封面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是最好的中国封面故事;要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中体现中国温度,除了有高站位的“宏大叙事”,也要有带温度的“人文故事”;要强化技术赋能,持续提升产品的互动能力,让国际传播同样体现出沉浸感,变得可体验、可分享、可互动;要建好传播矩阵,抢占网络舆论话语权。

新华网以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国网民,自发上传到社交媒体的生活化视频为素材,推出乡村振兴系列微视频。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棚屋改造到新村新居,无数人生活的变迁,一张张百姓的笑脸,生动展现出一个个乡村的蝶变奇迹,汇聚成中国巨变的生动画卷。钱彤介绍,这个系列中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微视频《幸福的诀别》,在海外社交媒体的浏览量突破了200万。

“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离不开对外多语种平台建设传播和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精心耕耘。”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潘健介绍,人民网从1998年开始创立英文版,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12个外文语种。近年来积极打造多语种、多平台、全媒体、全球化的融合传播体系,利用海外社交平台所拥有的1.6亿粉丝,将中国好声音推送到全世界。

湖南广电制作新闻专题片《为和平而来》。

媒体行动:积极讲好“湖南故事”

在国际传播中,湖南亮点频出。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总编辑龚政文在论坛现场分享了经验。

湖南广电制作推出了新闻大片《我的青春在丝路》,真实记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青年的追梦故事,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专题片《为和平而来》在马里、南苏丹、黎巴嫩、西撒哈拉等热点地区拍摄采访,全景体现中国军队和平之师、正义之师的形象;特别节目《湘商闯老挝》《乘着高铁去老挝》生动展现中国对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报道故事生动、制作精良、贴近性强,在当地播出后都产生了强烈反响。

2022年全国两会,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打造的爆款作品《洋媳妇聊两会》。

2022年全国两会,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打造了爆款短视频作品《洋媳妇聊两会》,以国际面孔来讲述中国故事。

系列短视频中,洋媳妇梅洛道尽了她与中国的特别情缘,也把中国文化的魅力对她的影响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第二期节目中,梅洛深情地说,中国的乡村和法国一样,都是浪漫的地方,消除乡村的绝对贫困,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式浪漫。这正是“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一位洋媳妇心里扎根的生动写照。

不仅如此,红网还通过英文频道、海外“HUNAN TIMES”脸书账号和“红网”推特账号,在海外传播湖南好声音,展示美丽湖南。

推介湖南国际形象,各大主流媒体妙招不断。

如在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中,媒体湘军们从多角度、立体式展现风华正茂的湖南。如新湖南客户端推出《湖南的印记,早就刻在了全世界》等多篇原创报道;“这里是湖南”推出《70秒!湖南和世界Say Hello……》;湖南经视《三湘四水日新月异 70秒让你看见湖南!》等短视频全方位展现湖南特色……

在湖南,善于开展国际传播,不止是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4日至7日,仙境张家界再次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百老汇128大屏,展示美丽湖南形象,这是今年继1月、6月两次登陆后,张家界第三次登陆纽约时代广场。

三一重工则是湖南企业做海外宣传的典型代表,在2021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上,获评“入世二十周年 中国企业海外传播20强”。

赵立坚向海外推介湖南,也是今年一个现象级事件。6月13日,赵立坚在个人推特账号发布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图片,向全球推荐长沙。8月5日和8月9日,赵立坚又分别在社交媒体向全球推介湖南。

通过系列传播推广,一个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更显特色的湖南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7月24日,2022驻华外交官“发现湖南之旅”走进张家界天门山。

持续答题:如何向全球展现大美湖南?

“湖南了不起,人民很热情!”“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好样的!”“湖南好地方、湖南好风光!”……在了解湖南之后,外国友人也成为了湖南国际传播的推荐官。

在国际传播中,应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湖南的对外推介,正在努力展示具有中国特征、富有湖湘特色的“立体形象”。

湖南是美丽的。今年7月份,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走进湖南,实地感受大美湖南。外交官们来到了首届湖南旅发大会举办地张家界,“天门山的美,对任何人都非常有吸引力。”泰王国驻华大使馆大使阿塔育·习萨目赞叹道。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领事部主管欧拉·洛齐被天门山“种草”,他表示:“我会将这个地方推荐给阿尔巴尼亚的朋友们。”

湖南是开放的。在2022年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活动中,科特迪瓦驻华商务参赞贝尔丁表示,目前科特迪瓦已与湖南搭建起良好合作平台,希望未来有更多科特迪瓦的农产品能在湖南销售。

湖南是有力量的。在2020年2月初,1分钟中英文短视频和1000字宣传报道稿组成的融媒体产品《改变的是生活 不变的是微笑——长沙抢先按下抗疫复产“快进键”》播出即成爆款,被448家世界各国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及重点资讯网站转载,让全世界认识了充满力量的长沙。

湖南是智慧的。2021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题为《长沙:智慧之城》专题稿件,向世界推介长沙,引发较大反响。

长沙宣传片《长沙:不夜城》获得众多海内外网友点赞。

如果每个省份都向世界展示良好形象,“拼”起来就是美丽中国。

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不仅仅是中央层面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这就要求,各地要加强对所属地方媒体建设外宣平台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地方媒体在传播中国国际形象方面发力。

论坛现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与笔者分享:“在国际传播中,人性化的东西是最能够打动人的。湖南独特的文化、湖南的美食以及湖南人的这种个性,我觉得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能够引起共鸣和共情的。”

在“国家形象传播亟待地方特色塑造”观点中,潘健分享了一个案例:人民日报海外网发布的《中国城市形象宣传片海外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2020)》指出,在监测时间段内,城市宣传片点赞最多的就是《长沙:不夜城》这个片子,引发了海内外网友的强烈共鸣。

在这个英文版的视频中,确实充满了鲜明的长沙特色,外国小伙子在视频中亲身体验了长沙多种美食:火宫殿的臭豆腐、茶颜悦色的奶茶、文和友的小龙虾……活色生香、生活气息浓、充满人性化,这可能是深受海外人士喜爱的重要原因。

湖南的精彩故事很多,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湖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我们重任在肩;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使命必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湖南   科特迪瓦   老挝   张家界   故事   国际   世界   长沙   可敬   中国   可信   火花   生动   思维   形象   海外   媒体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