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三记

壬寅六月,值新冠之疫转好,旋返乡休假。江南盛夏,酷暑难当,烈日当空,应属百年少有之苦夏。然久仰湖州名山,欲一探杼山之皎然塔、陆羽墓,弁山清恒禅师曾经住持之龙华禅寺。

湖州弁山远眺

六月之望,晨起出门,历时半个时辰即到弁山,龙华禅寺正修葺,有一小僧热情引导,山门殿右侧有一石碑,字已剥落,依稀可见几个残字和一方印章,年代甚久。据传弁山龙华禅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期间多次兴废。至明末,曹洞宗大师瑞白明雪途径弁山,见此地群峰环绕、箕抱屏拥、前襟坦透,遂驻锡于此。潜心传法十余年,得法弟子三十余人,自此龙华曹洞宗法脉遍及大江南北。其弟子破暗净灯在龙华寺受法后,到镇江焦山寺弘扬曹洞宗法,开创曹洞宗焦山法系。

弁山龙华禅寺山门

小僧引至一库房,内藏历代曹洞宗祖师牌位,寻见清朝中叶弁山龙华寺方丈清恒禅师的牌位,惊喜不已。清恒,字巨超,号借庵,浙江海宁人,嘉庆年间曾住持龙华禅寺五年,广结佛缘,与湖州和长兴本地文人有诗词唱和,撰写了很多弁山美景和龙华寺题材的诗文,如《借庵诗钞》有诗《罨画溪》,“溪名罨画真如画,人在梅花香雪界。争识江州刺史居,于今佛阁寒烟外” ,对长兴罨画溪的美景大加赞赏,江州刺史居是指南北朝时期的钱道,其在梁武帝年间任江州刺史,位于罨画溪的制胜院,昔为钱道故宅。《同练塘至龙华寺扫瑞祖塔》诗云:“来登狮子窟,先访待梅亭。万竹干霄碧,群山扑面青。风声疑虎啸,梵语有龙听。记得前生事,松根采茯苓。”

俯瞰龙华禅寺

瑞祖为瑞白明雪,是曹洞宗的祖师之一。龙华寺原有曹洞宗大师瑞白明雪方丈塔,借庵作为曹洞宗传人,祭扫瑞祖塔。清恒自龙华禅寺退院后,复归镇江焦山定慧寺,先后住持定慧寺三十余年,与洪亮吉、袁枚、阮元、王豫等诗文大家结下莫逆之交,是清朝中叶著名诗僧。

与小师告别,见山门左边有一新刻石碑,上书“澄照禅寺”,系康熙皇帝念及龙华寺澄照方丈德行圆满,御书赐名。可见龙华寺作为禅宗寺院,颇受皇家重视。

自弁山返,至妙西镇,欲探访杼山茶圣遗迹,浑然不知何处,询问路人,何处有皎然塔、陆羽墓?路人遥指对面山上即是,于是欣然攀跻。陆羽于杼山妙喜寺撰写了世界首部茶书《茶经》,对茶叶事业发展和茶道兴盛起到了开创性作用,故称茶圣。皎然,湖州长兴人,俗姓谢,据考证系东晋谢安之后,住持杼山妙喜寺,与颜真卿、陆羽等唱和,与陆羽结下淄素之交,是陆羽创作《茶经》的重要支持者和资助人。皎然也是茶道概念的首创者,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有句“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首次提出了饮茶的三重境界。

杼山山门

循级而登,山虽不高,约有百米,时近中午,阳光强烈,热浪滚滚,顿感毒日入肤三分。山道两旁新栽树木,冠盖尚小不及庇荫,人行其道,犹若于蒸笼中穿行。山腰处有一陡坡,抬头望见两旁有两石柱,上刻“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正是茶圣陆羽之墓,上前合掌默念“陆圣人,学茶后人叩拜”。拾阶而上,便得一亭,上书“三癸亭”,正是当年颜真卿与陆羽、皎然大历雅集之地,为庆《韵海镜源》编成,时值癸丑岁(773年)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故取亭名为“三癸亭”。亭中有陆羽站像,欣然与之合影。此处若有颜真卿、皎然等群雕,重现大历雅集之盛况,就更完美。

茶圣陆羽墓

及至山顶,已值正午时分,万里无云,山顶树草似将蒸腾。上有“松风亭”,趋之阴凉处,每个毛孔已通透汗尽,与桑拿毫无二致。自山顶审视杼山,高不过百米,东西长约两百米,南北长约百米,周围群山环绕,有茂林修竹。如此一座普通小山,却是自唐以降之名山,历代文人茶客颇多题咏,如唐代德清籍诗人孟郊作《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淼淼霅寺前,白蘋多清风。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大历雅集之地 三癸亭

山中徘徊,终在陆羽墓左的一片竹林下,寻见一砖塔,上刻“大唐高僧释皎然灵塔”,正是皎然塔,有“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之慨。塔高约两米余,为哑铃状。基座为两层石砌,塔身为砖砌,共有八面,上有皎然生平介绍,塔顶亦砖砌,共有七层,自下向上缩小,塔刹为莲花座加宝瓶状。下得山来,已是挥汗如雨、衣无寸干。山门左侧有一茶室,推门而入,巧遇问路之人,原来是杼山旅游运营公司朱德朋总经理和妙觉居士,煮泉品茗,相谈甚欢,谈陆羽著述茶经之行迹,论皎然资助陆羽创作之轶事,叹颜公大历雅集之盛举,感杼山胜迹保护之必要。茶桌上有杂志,名曰《普觉》,上有观音佛像,面带微笑又不失庄严,此像系湖州铁佛寺宋代观音像,妙觉居士盛情推荐我们参访湖州铁佛寺。

唐代妙喜寺住持 皎然大师塔

铁佛寺位于湖州市中心,寺旁即为购物广场,倒是闹中取静的好去处。在妙觉居士推荐下,妙心和妙思两位居士热情接待了我们。铁佛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已有1500年历史。历经朝代更迭和兵燹战火,几经毁建。铁佛寺有几件镇寺之宝,第一宝就是铁观音佛像,铁佛寺因这尊千年观音得名,佛像铸造于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距今997年,再过三年就要满一千年了。观音像面颊丰满,脸部慈祥,笑意盈盈,两手交叉胸前,体态婀娜多姿,虽为铁铸,但裙裾飘飘,神态俊逸,赤脚站于莲花台座,铁佛造像承盛唐丰腴遗风,是一尊罕见的艺术珍品。

湖州铁佛寺镇寺之宝 千年铁观音

第二宝是赵孟頫手书石刻,在铁佛寺后院碑廊,有赵孟頫手书“天宁万寿禅寺”刻石,每个字大约一米见方。据传说,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受托为天宁万寿禅寺书写匾额,但屡书不就,偶于僧厨大桌上书之,气势磅礴,苍劲有力,遂以桌面立为匾额。后因天宁万寿禅寺废弃,刻石移至铁佛寺保藏。此外,还有唐代经幢、日本铜钟和古寺红梅等稀罕之物。

赵孟頫手书“天宁万寿禅寺”刻石

妙心和妙思的热心引导,我们参观了寺内建筑,对两位居士一心向佛的虔诚有深刻印象。在与妙心加微信时,发现有共同好友妙雪。妙雪是我同学夫人,巧合的是在前日同学聚会中刚见过面,而且妙雪推荐了铁佛寺主办《普觉》杂志。顿觉世界之小和巧合之缘。

湖州铁佛寺古树梅花

在方丈室见到了铁佛寺住持智根法师,智根法师正与友人畅谈寺院未来设想,语气铿锵,俨然一派主事者气象。智根法师谈到未来对于杼山景区建设、复建杼山妙喜寺、挖掘禅茶文化方面等设想,很有远见。

杼山和妙喜寺为陆羽写作茶经提供了清静场所,也是陆羽与皎然谈茶论茗、切磋茶事、考证茶史之地,既为《茶经》诞生地,当为茶界圣地。因此,杼山和妙喜寺对于茶史的意义,犹如孔子之与泰安,老子作《道德经》之与函谷关,王阳明创心学之与贵州龙场阳明洞。对于杼山茶圣遗迹、妙喜寺禅茶文化的挖掘,在茶事兴盛之今日,当为必要和紧迫。

凡事皆有缘。因有探访瑞白明雪、清恒曾经驻锡的弁山龙华寺,才有探访杼山茶圣遗迹之机缘,此其一。探访杼山茶圣遗迹,巧遇杼山朱总和妙觉居士,下得山来,向朱总讨茶饮,谈话间引出铁观音像和铁佛寺话题,才有铁佛寺之游。既有茶缘,又有佛缘,此其二。在铁佛寺一睹千年铁观音佛尊容,聆听智根法师复建妙喜寺、恢复茶圣遗迹之宏愿,为茶圣陆羽和皎然大师感到欣慰,对恢复后的杼山茶经圣地充满了期待,此其三。

铁佛寺 古树红梅

创作不易,还请各位看官多转发、多点赞[作揖]

部分图片来自湖州市佛教协会和湖州铁佛寺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湖州   名山   长兴   大历   住持   刺史   方丈   茶道   佛寺   山门   山茶   铁观音   居士   遗迹   法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