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河南一老人欠债不还,法院找上门,揭开了特等功臣的身份

1950年3月18日,河南军区《建军报》的头版赫然登出了一条新闻,新闻报道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擒获匪首李子奎的全过程。报道的大致内容如下:

1949年12月初的一天,藏身于地洞的李子奎准备逃跑,解放军战士在野外的洞口守株待兔,在李子奎的身影闪动的一瞬间,解放军战士箭步一样冲进洞去,用枪抵住了李子奎的腹部……

这名解放军战士便是年仅29岁的卢文焕,因为擒获了土匪头子,卢文焕被河南解放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的奖章。

一、出生穷苦、勇参义军

1921年,卢文焕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县一个穷苦人家,连年的战乱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卢文焕出生之后,父亲并没有太多的喜悦,相反的是增添了一份忧愁,因为家中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全家人的生活更加拮据。

为了能让全家人填饱肚子,母亲生下卢文焕后,就拖着虚弱不堪的身体下地干活,从此落下了病根,不到5年的时间,母亲便因病去世。

卢文焕的父亲没有钱给死去的妻子购买棺材,只得到山上采一些杂草,编织成简陋的草席,潦草地将妻子埋葬。

对于母亲的去世,年幼的卢文焕还不懂得失去亲人的痛苦,他只知道自己再也不会与母亲见面了。作为丈夫,卢文焕的父亲却是伤心不已,妻子的离开,给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打击,地主见他成为鳏夫,便想尽办法地剥削他。

屋漏偏逢连夜雨,卢文焕10岁的时候,一伙土匪洗劫了卢文焕的家乡,父亲为了保护家中的物品,与几个土匪扭打起来,年迈的父亲不敌土匪,被土匪打个半死。

看着卧床不起、气息奄奄的父亲,卢文焕内心极为难过,这一次,他哭得声嘶力竭。

卢文焕抓着父亲的手说:“爹,不要离开我,以后我多干点活就是了,我妈已经没了,我还来得及孝敬您呢!”

卢文焕的哀求,没能挽留住父亲,父亲撒手而去后,卢文焕成了一名孤儿,父亲的意外离去,让卢文焕恨透了土匪。

父母双双去世之后,卢文焕被亲戚收养在家中,他年纪虽小,却非常懂事,总是主动帮助亲戚干活。

转眼过了几年,卢文焕已经长成了大孩子,他决定凭借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于是,卢文焕找到了一家财主,为其打工。

财主见卢文焕机灵又懂事,便对他照顾有加,不久后,财主又将卢文焕召到家中,让他给自己的小儿子做伴读。

给“少爷”当伴读,要有拳脚上的功夫,为此,财主专门安排卢文焕去学习武术,这位他日后“活捉匪首”奠定了基础。

财主的儿子大多不学武术,卢文焕的东家也不例外,陪读只是名义上的任务,陪玩才是真实的情况,可卢文焕却很珍惜“陪玩”的身份,出身穷苦的他,借着这个机会学会了识字。

1948年,人民解放军来到卢文焕的家乡,在了解完解放军的政策后,卢文焕内心很受触动,27岁的他,毅然决定加入解放军的队伍。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卢文焕很快成为新兵中的佼佼者,每次部队参加战斗,卢文焕都身先士卒。

有一次,卢文焕所在的班接到了伏击敌军的任务,身为班长的卢文焕带领全班战士早早地赶赴预定的伏击地点,占据了有利地形。

卢文焕等十几名战士静悄悄地等待着,不一会儿,100多名敌人乌泱泱地走了过来,卢文焕缓慢地抬头望去,整整有一个连!

看到黑压压一片的敌人,班里的所有战士都慌了神,唯独卢文焕十分镇定,他鼓舞战士们说:“我们接到的任务就是阻击敌人前进,尽管敌人人数众多,为了大部队,我们要尽可能的争取时间!”

卢文焕扫了一眼地形后,他转过头对身后的战士们说:“我们的想办法给敌人送点‘礼物’,这样胜算会很大,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看着眼神坚定的卢文焕,战士们都不约而同地点头。

卢文焕先是带领两名战士溜到敌人前面,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两侧埋下成捆的手榴弹,手榴弹的引信连接着一根长长的麻绳,绳子的另一端被卢文焕拉到了战士们伏击的地点。

待到敌人过来时,卢文焕用力扯了一下麻绳,霎时间,敌人就倒下一片,卢文焕起身大喊一声:“弟兄们,打!”

战士纷纷端起枪支向敌人开火,一番激战之后,敌人被悉数消灭,战士们都乐得合不拢嘴,回到连队后,卢文焕和战士们都被记功一次。

二、活捉匪首、特等功臣

卢文焕参军一年之后,他的家乡灵宝县就被解放,剿匪是首要的工作,在部队领导的指示下,卢文焕跟随部队在家乡剿匪。

由于常年的战乱,灵宝县的附近聚集了多股土匪,许多土匪与国民党军官勾结,在灵宝地区为非作歹、荼毒百姓。在这些土匪中,有一个名头非常响亮的匪首,此人便是李子奎。

李子奎本就是土匪出身,国民党部队占领河南后,一众土匪都被改编为国民党军队,李子奎成了胡宗南部队中的一名营长。

早年间,李子奎曾跟随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红军中的74师就是李子奎的“死对头”。1935时,李子奎曾对红军队伍中的被捕人员进行迫害。

傍上了胡宗南的大腿,李子奎愈发地专横跋扈,从土匪到军官的转变,没能抹去他邪恶的本性,从军期间,李子奎经常仰仗手中的权利,鱼肉百姓,危害乡里。

在灵宝地区,百姓们都恨透了李子奎,谁家有漂亮的女儿,都会早早地送走,防止被李子奎劫掠。

1947年时,李子奎与国民党军队勾结,杀害了灵宝地区600多名土改工作队的工农干部,这便是著名的“灵宝惨案”,李子奎也因此得到胡宗南的赏识,一跃成为师长。后来,李子奎又帮助胡宗南成功镇压了起义的属下,这让李子奎的仕途开始飞跃,他由此被胡宗南提升为纵队的司令。

灵宝地区被解放后,胡宗南的军队跟随蒋介石败退至台湾,李子奎再次落草为寇,重上山头做了“山大王”。

为了剿灭李子奎,河南军区部队特意召开军委会议,商讨并确定剿匪方案,最终,军委做出决定,剿灭李子奎的任务由卢文焕所在的464团联合民兵部队完成。

1949年7月21日,剿灭李子奎的战斗正式打响,解放军和民兵共计800多人的部队将李子奎等一众匪徒包围在山头。

经过一个昼夜的激战,500多名土匪被剿灭,李子奎带着残余的匪众趁着夜色逃出了包围圈。

解放军和民兵部队一路追击,在豫灵镇附近,李子奎等匪徒见无路可逃,便与解放军和民兵殊死搏斗。

解放军和民兵个个士气高涨,土匪们难以抵挡,许多土匪见大势已去,便纷纷缴械投降,李子奎的部队悉数被消灭,只有李子奎独自一人化妆成难民逃了出来。

土匪虽然被消灭,但是,解放军和民兵并没有感到喜悦,因为作恶多端的李子奎没有被抓获,这是剿匪行动最大的遗憾,百姓们也担心李子奎去而复返,人心也难以安定。

为了保证灵宝地区后续的治安问题,河南军区领导作出指示:“一定要逮到李子奎,交由人民群众审判!”可是,李子奎毕竟有25年的从匪经历,反侦察能力很强,每次解放军了解到他的行踪,他总能像泥鳅一样溜走。

卢文焕在心中发誓,一定为乡亲们报仇,除掉李子奎,在一番严密的打探后,卢文焕终于得知了李子奎的行踪。

狡猾的李子奎躲进了一位地主的家中,在请示了上级后,卢文焕立即组织战士前去抓捕李子奎。

卢文焕等人赶到地主的家中,一番逼问后,地主交代了李子奎的藏身地点,他躲在一个暗道之中,暗道的一头连接地主的家中,一头连接野外的田地。

卢文焕没有犹豫,他将战士们分成两组,一组在屋内盯梢,一组在野外守候,而卢文焕自己则是带着两名战士和地主,一同进入洞内抓捕李子奎。

在行动开始之前,卢文焕一直在幻想着抓捕李子奎的场景,他从地主口中得知,李子奎手里有一支手枪,只有一发子弹。

进入地道后,地主提着煤油灯战战兢兢地走在前面,卢文焕三人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地洞的情况。

几人来到地洞的一处幽暗处时,突然,一个黑影从几人前方闪过,卢文焕敏锐地捕捉到了李子奎的行动。他扒开前方的地主,只身一人冲上前去,用冲锋枪抵住了李子奎的腹部,而李子奎也在同一时间用枪指向了卢文焕。

两人僵持之际,卢文焕视死如归地说:“李子奎,你要想清楚,我死了,那就是烈士,但你就是罪人!”

李子奎知道自己难逃法网,便心生一计,他将枪扔在了一边,诱使卢文焕去捡,这样他便有机会挟持卢文焕。

对此,卢文焕早就看穿了李子奎的阴谋,任凭李子奎的手枪扔在一边,他只是一动不动地用枪抵着李子奎。

与此同时,卢文焕身后的战友趁机将李子奎绑了起来,押回了河南军区的监狱,部队的首长听完卢文焕抓捕李子奎的过程后十分高兴。

事后,为了表彰卢文焕的功绩,部队首长亲自给卢文焕颁发“特等功臣”的奖章,并在军区表彰卢文焕的功绩。

匪首李子奎被抓,百姓们都欢呼雀跃,这位危害人民的毒瘤终于根除,灵宝地区的百姓都可以安心过日子了,卢文焕一下子成了人民心中的大英雄。

三、走投无路、柳暗花明

1950年3月,河南军区创办的《建军报》上刊登了卢文焕抓捕匪首的全过程,成为英雄的卢文焕没有因此骄傲,只是过着平淡的日子。

第二年,卢文焕从军队中复员回家,过上了普通百姓的日子,在后来几十年中,即使生活再艰难,卢文焕都没有拿出自己的 “特等功臣”奖章,也没有请求过任何特例。

卢文焕回到家乡后,娶了媳妇,养育了6个孩子,他一生甘守清贫,勤勤恳恳地在家乡务农。

随着时光的流逝,特等功臣的称谓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留下一位平凡而又朴实的农民。

偶尔,卢文焕会翻出自己的奖章,给孩子炫耀自己的战功,讲述自己活捉匪首的故事,但是,卢文焕每次都会严肃地叮嘱孩子们:“不能对外边的人提起这件事,我们不能炫耀自己的功劳,也不能向政府要这个,要那个……”

在家乡务农期间,卢文焕担任过生产队的队长,他恪尽职守,从未谋取过私利,也不允许孩子们“搞特权”。

当时,卢文焕和妻子在生产队竭尽全力地挣工分,可家里的口粮还是不够吃,饿着肚子的孩子们常常哭闹,别人家的孩子们都去玉米地偷吃嫩玉米,但是,看守玉米地的卢文焕却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偷吃。

久而久之,卢文焕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全靠借邻居、朋友和亲戚的钱维持生计,开始的时候,还没有任何问题,时间一长,朋友们也都撕下脸皮,追着卢文焕要债。

即使卢文焕再三请求,可亲戚和朋友们丝毫不顾情面,来一波又一波,俨然要将卢文焕家的门槛踏破。

1994年冬的一天,寒风瑟瑟地刮过卢文焕家破旧的宅子,卢文焕在屋内眉头紧锁,正琢磨着如何应付今天讨债的人。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卢文焕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起身披上棉袄,正准备去开门,蹲在火炉边的儿子拦住了父亲说:“爸,今天我去吧!”

儿子打开门后,进来的却是几名穿着制服、自称是法院和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卢文焕听到“法院”二字时,以为是要来抓他的人。

带头的法院的工作人员走到屋内,他紧紧地抓住卢文焕激动地说:“您是不是特等功臣,老英雄,我们找您好久了!”

原来灵宝地区的法院正在编纂《灵宝法院志》,在看到卢文焕的英雄事迹后,准备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一番寒暄之后,卢文焕从床下拿出了一个黑匣子,打开之后,一张泛黄的特等功臣奖状映入众人的眼帘,卢文焕缓缓地对众人讲起了自己的往事……

听完卢文焕的事迹,众人纷纷感动地落泪,当法院的工作人员提出要“帮助”一下卢文焕时,卢文焕立即表示拒绝。

后来,卢文焕的孩子们长大工作之后,还清了家中的债务。

卢文焕的儿子卢春玉说:“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东西,只留下了债务和奖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河南   功臣   灵宝   匪首   财主   民兵   土匪   军区   地主   解放军   战士   部队   家中   敌人   法院   父亲   老人   身份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