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林罗刘”外,东野还有位104,没独自指挥过作战后来却是大将

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在纸面实力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无论是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治下人口还是情报技术,国民党都远胜我党。当时我党的处境非常危急,为了保护重要人物的安全,周总理决定用设立代号的方法来迷惑敌人。一般来说,在军中的地位、重要性越高,代号的顺序就会越前。像著名的东北野战军三位首长“林罗刘”,代号分别就是101、102、103,他们也称得上是解放战争中配合最完美的司、政、参组合。不过当时东北野战军中还有一个“104”,他虽然没有独自指挥过一场大战,但对东野的贡献也是非常大,后来的军衔甚至比103刘亚楼还高!野战军司令员林总代号101,这是毋庸置疑的,东野的前身主体脉络即红军时期的红一方面军、八路军时期的115师,林总曾担任过红一方面军总指挥、115师师长,队伍中大部分是他的老部下。野战军政委罗荣桓代号102,同样实至名归,罗荣桓担任过115师政治部主任,后来115师进入山东,实际上也是罗荣桓为主导(林总因被误伤去养病了)。从1943年3月开始,罗荣桓担任了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山东分局书记等职,在山东实行一元化领导。到抗战结束时他已发展出了8个主力师,后来一部分留在了山东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力,一部分则带到了东北,是东野的中坚力量。所以罗荣桓对东北野战军的贡献也是旁人不可替代的。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代号103,他的情况有些特殊,从1939年开始刘亚楼就去往了苏联,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前夕才随苏联红军回国,在异国他乡的这段经历,让他的军事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对现代军队作战的理解也超过了很多人。回国没多久刘亚楼就去往了大连,去拜访了正在这里养病的罗荣桓,他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能够脱离苏军回到自己的部队中。罗荣桓红军时期就是他的上级,自然知道他的能力,就把这个想法跟林总说了,林总也表示赞成。有林、罗两位首长联合举荐,刘亚楼之后就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东野前身)参谋长,当时东北民主联军虽然都是我党的部队,但情况非常混乱,更像是各大根据地武装部队的“大联合”,往往爱撇开司令部单独行动。刘亚楼就做了三件事:一是组建了地图科、开办印刷厂,训练绘图人员;二是从各部队中抽调有文化的干部,培养出高素质的参谋人员;三是召开全军参谋会议,明确参谋工作的重要性。这一系列举动帮助东北人民军队迅速走向正规化整体化。所以他的贡献也非常大,代号103没任何问题。那谁是“104”呢?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这个职务当时有三个人担任:萧劲光、周保中、吕正操。周保中是东北抗联的一面旗帜,坚持在敌后抗战了多年,可惜日寇当年对他们的迫害非常残忍,使得抗联队伍伤亡惨重,周保中不得已只能撤往苏联,到1945年时才随苏军重返东北。当时他麾下的部队并不多,所以虽然职务很高,但并非指挥核心。吕正操最初在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中任职,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只不过解放战争中他更多的是在铁路战线上,为部队的后勤做保障,也没有怎么涉及到作战事宜。他们二人是军事副长官,却没有怎么指挥部队,自然就与“104”无缘了。萧劲光与周、吕二人稍有不同,他一直是主力部队的重要干部,抗战结束之初中央本要他去山东任职,途中就改命令让他转道东北。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三大时期他都是副司令员。不过萧劲光这副司令员更像是“兼职”,因为他常常要到第一线去指挥,比如国民党前期大举进攻之际他就在南满,后来东北野战军建立兵团时他又担任了东野第一兵团司令员。换言之,他常常要到第一线,并不在野战军司令部,所以也不是“104”。而真正的104是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谭政,虽然他并非副司令员,也没有独立指挥过一场大战,但他的贡献同样也是不可磨灭的。抗战结束后,中央从山东、陕甘宁、冀热辽、晋绥、冀中、冀鲁豫等各个根据地抽调了精锐前往东北,部队成分非常复杂,所以急需政工干部协调统一指挥、后勤给养、新的各军区划分、思想统一、编制重新划分,各部队协作等等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任何一项都迫在眉睫,否则工作无法顺利展开。而罗荣桓在1946年年初确诊了肾癌,不得不前往苏联进行手术并休养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就是谭政在主导东北的政治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另外,还有东北的土改、剿匪、二线兵团建设等等方面,谭政的作用都很大,这些都是革命能够胜利的基础。只不过这些事情较为琐碎,也没有多么惊心动魄的经历,因此也就流传度并没有那么高。但,谁能说这些事情不重要呢?其实最开始东野的文件、电报署名都是“林罗谭刘”,谭政还要排在刘亚楼之前。不过刘亚楼不太喜欢这样排序,有一次就找到了相关负责人,表达了把名字顺序换一换的意思,改成“林罗刘谭”。这事相关人员也不敢乱改,就去请教了谭政,谭政非常大度,笑着说:那干脆以后就别署我的名了,新发的电报、文件直接叫“林罗刘”就够了。这才有了我们熟悉的东野三首长组合,是谭政的豁达,才让东野司令部氛围特别融洽。1955年,谭政作为政工系统的代表人物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很多人对此有些不解,其实不管从资历、贡献和当时的职务来看,他都是政工大将的不二人选。1927年谭政跟随毛主席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他还担任过毛主席的秘书。红军时期他就是师级干部,八路军时期还担任过总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上面有过叙述,就不多说了。建国后,谭政担任了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然而主任罗荣桓身体情况不太乐观,实际上总政治部是由谭政来负责的。可以说各个时期,谭政都是政工战线上的重要人物,这条战线上的干部们做的是给胜利提供保障的工作,没有那些直接带来胜利的将领耀眼,但,谁能说他们不是英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总政治部   解放战争   司令部   苏联   野战军   我党   司令员   作战   政委   首长   山东   大将   代号   部队   时期   贡献   干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