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之地”起宏图长庆油田推动宁夏油气区高质量发展观察

栗倩玮 付冰田海花

宁夏,黄河为源,浇灌了银川平原,造就了富庶的“塞上江南”;数亿年的沉积作用,有机物与烃源岩此消彼长,让这里成为资源富集的油气“聚宝盆”;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高、降水少、日照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更让曾经贫瘠的土地生出绿色能源。

日前,记者走进集“油、气、新能源”于一身的宁夏地区,探寻高质量开发“三宝之地”的长庆实践。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二级工程师张雁:“宁夏地区石油开发主要集中在盐池县和彭阳县,建成大水坑、红井子等8个油田,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2021年长庆油田在宁夏地区生产原油135.3万吨。”

宁夏境内石油资源丰富,是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主力区之一。长庆油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期间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坚决履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使命,大力推动宁夏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将宁夏地区打造成为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新热土”。“十三五”期间,宁夏地区石油勘探获工业油流井721口,累计探明储量超一亿吨。

找油后,更重要的是采油。从最初靠地层自身压力把油“顶”出来,到注水把油“挤”出来、用化学剂把油“洗”出来,再到用气体把油“驱”出来,长庆油田一次次革新技术、一步步深入挖潜。开发了半个多世纪,宁夏油区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综合含水率高达65% 以上。也就是说,100吨的采出液中,油还不到40吨。

高含水里怎么采油?还是靠创新。在宁夏油区盐31区块,受储层物性影响注水长期不见效,日产油仅有9.6吨,大水坑作业区创新实施整体蓄能压裂技术,区块日产油由9.6吨上升至26.0吨,让一个“鸡肋”油藏实现效益再开发。目前,蓄能体积压裂技术已经在在盐池地区长8油藏推广应用249口井,单井产量由2.35吨提高到3.36吨,累计增产原油超40万吨。

作为长庆油田生产规模最大的采油厂以及宁夏最大的原油生产单位,采油三厂坚持做好“降递减率、提高采收率、效益建产、提质增效”四大工程,重点抓好精细油藏管控、强化井筒治理、加强注水管理,推动油田开发平稳运行。目前,采油三厂开发管理指标持续向好,阶段自然递减率同比下降1.3%,含水上升率同比下降1.5%。

老油田不老。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末,长庆油田在宁夏地区原油产量将突破170万吨,油气当量突破265万吨并保持稳产,继续创造老油田持续稳产的奇迹。

长庆油田勘探事业部新区风险勘探项目部项目长崔子岳:“长庆勘探历经艰辛探索,在盐池县青石峁探明宁夏首个千亿方大气田,结束了宁夏地区近三十年来有油无气的历史,也对深化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宁夏盐池县青石峁地区的茫茫原野中,一架架钻井平台与一片片风车叶片错落分布,这里埋藏着宁夏首个千亿方大气田——青石峁气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长庆人就在这里反复勘探天然气,以刘庆1井、天1井为代表,先后探明了刘家庄、胜利井两个小型气田,但是始终没有发现“大块头”。“青石峁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气水关系判识难度较大,这些都加大了此油气储量规模的落实。”长庆油田新区风险勘探项目部负责人崔子岳介绍。

勘探无禁区。近年来,长庆天然气勘探大胆将“找气”范围向盆地西北部大幅度扩展,终于在2021年,“李57井”获得日产16万立方米天然气,“青石峁-高沙窝”地区相继11口井获得工业气流。基于前期细致详实的勘察工作,长庆油田在2021年提交探明地质储量。如今,经过国家资源部的评价审查,这个千亿级气田终于浮出了水面。

在青石峁找气难,采气更难。除了气水复杂,还具备储层非均质性强、整体含气性差、断裂发育等特征,这些都令青石峁气田的开发难度世界罕见。发现,只是找到了“金娃娃”,但如何将这些埋藏地下五六千米的宝贝“抱”上来,是世界级难题。

2022年4月,青石峁气田天然气评价拉开序幕。按照“评价资源、准备技术、提交储量、评价产量、培育市场、加快发展”的总体方针,天然气评价项目部在青石峁气田部署产能3亿方、钻井55口井。经过现场的实践探索,地质上,试采区内主力层砂体展布基本落实,且钻遇多套含气层,乌拉力克等新层系评价也取得效果;技术上,初步形成了 “随钻堵漏旁通阀+桥塞堵漏体系”分层堵漏工艺,通过“一井一工程”刻画了钻井提速模板,平均钻井周期同比缩短39.1%。

“2022年已完钻直定井17口、I+II类井比例88.2%,完钻水平井1口、储层钻遇率83.7%,”长庆天然气评价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刘三军说,“我们将加速青石峁气田储量向产量的转化,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20亿方产能。”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生产运行部副主任赵广佳:“以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我们在宁夏锚定以地热、CCUS、集节能降耗、光电、风电、碳汇林等建设为一体的绿色零碳项目,持续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一边是绿色满盈的碳汇林,一边是蓝色的光伏板。光伏与治沙的结合,会催生出怎么样的化学反应?在宁夏油气区,长庆油田逐步提高清洁低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以油气勘探重大项目撬动地热、风光电并网指标的落地,全力推进油气电多能互补、融合发展。

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红井子作业区,也是采油三厂新能源示范区之一。记者看到,14组252片光伏板“拔地而起”,如蓝色波涛舒展开来。据了解,这里光伏日发电量达到每小时1兆瓦,实现了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的高效利用。“实施‘智能间开+分布式光伏’井站生产,所发电量用于井站生产。”红井子作业区综合办公室的张莹说。分布式光伏系统通过太阳能转化进行发电,过程中不产生大气污染,不破坏生态,通过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夯实绿色油田基础。

借光行风,风光生金。整齐排列的光伏板组件像向日葵一样追逐好“风光”,不仅绿了生态,也实现了降本节能。“目前,采油三厂分布式光伏的安全平稳运行已超100天,日发电量15600度。2022年预计可完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量32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能力达63500吨。” 采油三厂生产运行部副主任赵广佳介绍。

不仅如此,长庆油田立足“生态式规划、景点式美化、庭院式绿化、无油式净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绿一方国土、净一片蓝天”的美好愿望。2021年,长庆油田在宁夏油气区投入1083万元共建碳汇林8处1108亩,实现绿化覆盖率90%。现在,黄沙里长出了绿色植物,碳汇林正有效发挥着森林固碳作用,助力更好更快实现“双碳”目标。

联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邮箱:1029926159@qq.com

编辑:王琳琳

校对:刘 丽

审核:王勇 卢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宁夏   油气   油田   宏图   盐池县   作业区   油藏   气田   发电量   青石   储量   分布式   原油   天然气   评价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