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女孩过“极简生活”上瘾!5年不用卫生巾,2年不买卫生纸?



“很多人会觉得节约一个矿泉水瓶,少用一根吸管没有什么用。


但是动物不是一瞬间灭绝的。


我愿意相信每一根吸管都可能对应上远处的一只海龟。


虽然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救一只动物也是有意义的,所以一块小小的塑料我也愿意节约。”


不用纸的生活

Traceless life


如果家里面不买纸,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对于用惯了卫生纸、打印纸、包装纸的大部分人来说,没有纸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毕竟,很多人都体会过上厕所忘记带纸的绝望。


但对于环保博主@壹个袋子而言,没有纸似乎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她已经戒纸两年多了。



这两年多里,她用冲洗器代替厕纸。



用毛巾卷代替餐巾纸和厨房纸。

当然,如果是比较脏的台面,

则是用破T恤或起球的裤子做成的抹布擦拭。



至于擦鼻子,

直接跑到卫生间用水清洗就好了。

要是在外面,

她的包里时常都带有一张干净的布。



如果有客人来怎么办呢?

平时带饭盒去餐馆里打包饭的时候,

服务生给的餐纸可以带回家存起来,

客人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文具类的纸她几乎不用,

因为要用到纸的事情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

如果需要写一份购物清单或者给室友留言,

写在超市给的小票纸的背面就好了。



戒纸两年多,有些环保强迫症的她,把生活中不太环保的一次性产品戒掉了之后,心里总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除了她是一个环保主义爱好者,还因为这是她喜欢的无痕生活方式。


她叫苏一格,今年24岁,网友们也亲切地称她为袋子。


还在加拿大多伦多留学时,袋子就开启了她的环保生活。


她的环保意识不是在国外才养成的,而是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



她成长在一个节俭的家庭氛围中,从小家里就会自带环保袋。妈妈衣柜里的衣服大多都有10年以上的衣龄,用的吹风机有将近20年的历史。


袋子记得小时候父母懒得做饭,爸爸就会端着自己家里的锅,去饭店里打包回来。环保的同时,也避免了滚烫食物接触一次性餐盒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他们全家都很爱吃咸鸭蛋而不爱吃咸蛋清,所以做饭的时候会把蛋清当盐用,也相当于补充了蛋白质。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袋子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浪费都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这种概念也深深根植在她的心里。



不过,此时的袋子还只是懂得节俭和珍惜,还没有对环境问题产生好奇,也没有深入了解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直到高中时看了《塑料王国》这部纪录片。


片中从国外进口来的洋垃圾让她大为震惊,在此之前她一直认为“回收是百分百环保、正向的行为”。


《塑料王国纪录片画面》


虽然纪录片里展现了垃圾回收可以带来的优势——节约原始资源开采,但同时也展现了回收体系的不公平以及处理不当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环境污染。


她第一次认识到环保是一个很复杂的议题,开始对各种环保解决方案产生兴趣。比如“清洁能源这么好,为什么没有很普及”“到底什么材质的面料最环保“。


也因此开始观看更多的纪录片以及科普文章。



开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环保是在大学期间,她来到了更大更多元的多伦多市。那里有可以自己带着瓶子散打洗发水的环保超市,以及闲置互换社区。


当她的课程需要美术材料的时候就可以在上面购买或者交换半罐半罐的美术颜料。


想养花的时候可以找到别人自己扦插移植的小植物,并且交流种植经验。


她还加入了当地的环保组织,分享堆肥经验,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参加环保活动)


即使在户外运动,也不忘顺手打捞垃圾。



2020年4月,袋子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环保视频。她的环保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非是隔离这样的特殊情况,她坚决不点外卖;不喝瓶装水。


要去超市购物时,她会在环保袋里放一些小布袋、小网兜,用于装一些散装、干燥的食品。



如果是买豆腐、泡菜等有汁的食物,她会带一个金属的盒子去盛装。



平时不想做饭时,袋子会自己带上一个饭盒,出去打包回来吃。



想喝奶茶了,她也会自带一个容器去装。


在有些店里,如果自带容器,还可能用中杯的价格,买到大杯的奶茶。



回家的路上捡到两根小木棍,袋子也能物尽其用。


用麻绳挂在门上,就变成了一个简易又有个性的架子。



袋子也会在网上买东西。因为目前环保还是一种很小众的生活方式,有些像修理工具、diy材料等物品并不能在线下买到。


需要网购的时候她会在下单前备注:环保人士 ,不要赠品,不要过度包装,破损我自负,做到一定好评。


除了购物时会尽量减少包装,袋子还DIY了很多东西,代替传统的一次性塑料。


比如用布、蜂蜡、松树脂等自制可重复使用的蜂蜡保鲜布。


(若要看详细教程,请移步B站@壹个袋子)


自制保鲜布的好处是,不仅用途更广,还因为所有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的,所以不用之后可以进行土葬,腐烂时会释放出很多的营养物质。



此外,家里用的洗衣粉、洗衣液也是她自制的,既便宜又环保。


(若要看详细教程,请移步B站@壹个袋子)


至于厨房里的清洁剂,用柑橘和白醋混合放两个星期即可。因为酸性较强,除了不能清理大理石表面之外,可以清家中的任何一个角落。



清洁工具她使用的是丝瓜瓤、椰子把和抹布,即使不用了也可以埋到土里面进行自然降解。



比起很多人都在纠结如何选一款更好的卸妆油,袋子就比较简单粗暴了。


她的卸妆油就是普通的食用油,比如橄榄油、牛油果油、葡萄籽油这些。


相较于用昂贵的化妆品,她认为健康的身体更容易长出健康的皮肤。



对于卫生巾类的塑料产品(无纺布是塑料),袋子用硅胶做的月经杯代替。


一支可以使用5-10年。



当然了,那些曾经已经买回来的塑料产品,袋子也没有选择扔掉,而是进行重复利用。


她说:“最可持续、环保的产品,不是视频里跟大家分享的这些东西,而是那些你现在已经在使用产品。”


除了避免使用塑料,买二手产品和物尽其用也是袋子践行环保生活的一大准则。


她家里几乎所有的家具、衣服(除贴身内衣类)、物品都是通过二手渠道淘的或“捡”的。


比如在多伦多时买的4把实木椅子,电商平台上的同款差不多一套要1000元,但她总共花了250块就入手了,毕业后还可以原价出掉。



梳妆台和椅子共花了120元。



地上这个筐是别人丢弃在路边,她捡回来的,放了一些闲置物品。



在二手圈混迹多年,袋子也算是资深买家了。即使在国内市场,她这方面的能力也丝毫未减弱。


就如,去年回到上海后,她在旧货市场上仅花1000块就买到了全套的复古家具。只要处理干净,再适当搭配,看起来也很精致。


(这个茶几是袋子自己diy的)


很多人用二手的东西可能会很介意,但袋子没有物品方面的处女情结,只要一个东西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就会非常开心。


因为她觉得过去的物件有很多都是真材实料,比较耐用。


(国内的二手家具)


不过,热爱环保的袋子可不是一个苦行僧,她像大部女孩一样爱美,也会化妆。


只是她会尽可能地买一些环保的产品,做到不浪费,一物多用,或者跟朋友进行化妆品互换。



回国前她和室友有大量的闲置物品需要处理。


当时不方便送去慈善点或互换,她就清理干净后,分类放到纸箱里,放在门口的马路上,让有需要的邻居自己拿。



至于平时制造的厨余垃圾,她也为它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


在国外时,她使用的是热力堆肥,即把食物残渣放在堆肥桶里面。基本上三周的时间就可以把垃圾变成富有营养的黑金土。



回国后,袋子换成了蚯蚓堆肥。她养了300只左右的蚯蚓。容易降解的厨余垃圾,就扔在堆肥箱里给蚯蚓吃,降解后可以当作植物的肥料。



那些难降解的厨余垃圾她会放到瓶子里,定期扔到公共垃圾桶。


无论是哪种方式,袋子都是希望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完成自然界天然的营养循环。



如此下来,袋子的家里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垃圾了。她曾用一个小铁盒子就装下了卫生间和卧室一两个月产生的垃圾。


因为像洗护用品空瓶、卸妆棉 、零食和饮料包装这类垃圾几乎不会产生。


(环保浴室)


别看如今的袋子似乎已经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可持续环保主义者,但她曾经也进入过很多误区。


比如她也被“零浪费”的生活吸引过,但后来发现这样会让自己感到很焦虑。


她也曾觉得什么东西都不要买塑料的,家里所有的塑料产品都想换掉,但其实反复利用耐用的塑料产品何尝又不是一种环保。


现在她很认同的一个观念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并不是少数几个人在践行着非常完美的零浪费,而是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践行并不完美的零浪费。




之所以制作环保视频,是因为袋子自带容器去多伦多的有机市场买食物时,一些人会用日语跟她打招呼。


“他们可能看到一个亚洲的姑娘,在做一些环保的事情,就会觉得你可能是日本人。”


这样的刻板印象让袋子很难受,但在一番搜索后,她确实发现在国内,环保更多的是一个公益话题,而不是一种流行文化或者生活方式。会践行环保生活的也大多是一些节俭老人,年轻人对此兴趣不大。



当时社交媒体上也找不到适合年轻人的环保生活案例。


“既然没有人在分享这个东西的话,我就做第一个分享的人,把环保做成一个年轻人喜欢的兴趣圈。这种生活方式健康、省钱、可以学习知识、掌握diy技能,我相信会有其他年轻人感兴趣。”



到现在,袋子在豆瓣组建的无痕生活|可持续·极简主义小组已经有三万多名成员,很多人都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环保生活。


不过,在影响一部分人的同时,袋子也受到了另一些人的质疑。


比如,有的杠精会说:”如果你真的环保,你应该剃光头,这样可以省水省洗发露。”“自带杯子去买奶茶?你怎么不自己养牛,自己种茶呢?这不更好吗?”


这样充满戾气的留言袋子收到过不少。但其实在很多的视频中,她都强调不倡导苦行僧式的环保。


她所追求的环保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在舒适圈里尝试环保的行为。并不鼓励大家成为地球的奴隶。


而且如果一味地去抬高环保的门槛,会让很多本来想尝试环保的人,看到之后就望而却步。



所以,她认为大可不必因为环保就放弃追求美而去戒掉化妆品,完全不消费衣服首饰;也不要因为旅游会产生碳排放就放弃丰富人生体验的机会。


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需要建立在舒适的基础上。


“应该努力去找到一个在爱自己和爱地球之间的平衡。”


如果有人并不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没必要道德绑架,自己享受这种归于简单、自然的生活就好。


(袋子和朋友去喝酒,自带水杯,尊重朋友用一次性杯子)


当然,若想要尝试这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可以先从感兴趣的点开始,也可以从省钱、健康等角度开始转变。


“一个人的力量虽然看似很渺小,但如果坚持去做,就会影响很多身边的人。你能为地球做的远比你想象的多。”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微博、B站@壹个袋子、袋子本人提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授权


[1]B站@壹个袋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多伦多   堆肥   二手   卫生巾   蚯蚓   卫生纸   生活方式   可持续   节俭   纪录片   上瘾   袋子   家里   食物   垃圾   物品   塑料   女孩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