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大肆迫害开国元勋,1971年被隔离审查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学生组织了大规模地示威游行,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称“一二九运动”,这次运动中涌现出不少的热血青年,比如说来自燕京大学的黄华,后来曾担任新中国的外交部长,此外,还有一位青年需要我们注意,他叫王希克。

王希克是辽宁义县人,生于1918年,原名王绍文,少年时期王希克主要是在家乡读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王希克怀着救国理想,加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中,参加了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运动”。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两个月后,王希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王希克便来到中原大地,河南省固始县,成为中共河南固始县县委书记,组织了一系列的抗日游击战争,于1940年转入新四军

1941年,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受到沉重打击,在随后新四军的重建中,王希克编入第四师,任第四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科长。这个时期,王希克活跃在淮北地区,开辟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军进行反“扫荡”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希克跟随第四师来到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担任中共东宁、海林和阿城的县委书记,参加了解放东北的一些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王希克加入中共中央东北局,任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加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边境安全,随即中央立刻组织志愿军,来到朝鲜战场,王希克也是其中一员,战争期间,王希克担任后勤二分部部长兼政治委员,连续参加了一系列的战役,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战争中,王希克在后勤方面的才华得到展现,回到国内后,他就被调到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工作。

1955年,王希克被授予大校军衔,九年后,也就是1964年,他又被晋升为少将,这个时期,王希克受到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邱会作,邱会作是林彪的亲信,是“四大金刚”之一,曾长期担任总后勤部部长,看到王希克在后勤方面的能力后,邱会作有意栽培,没过几年,王希克便成了总后勤部的副部长。

这一点,王希克与当时总后勤部的副政委戴金川非常相似,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以邱会作为首的总后勤部的部分干部对一些开国元勋进行大肆迫害,他们甚至还在总后勤部私设监狱,王希克也犯下了一些错误。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邱会作被隔离审查,身为邱会作亲信的王希克也被隔离受审,先是被关押在总后勤部,后转移到北京卫戍区。

不过,组织对王希克还是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到八十年代,王希克被免于起诉,保留军籍,退出现役,按地级标准安排到沈阳。王希克身体不太好,1984年回到北京,随后按正师级待遇安排到通县干休所休养,于1993年8月2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5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总后勤部   皖南事变   燕京大学   固始县   东宁   义县   淮北   朝鲜   亲信   帝国主义   日本   副部长   北京   后勤   时期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