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刚计划建设发达国家,5000农民杀回德里抗议,将矛头对准莫迪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22日,印度农民在新德里发起抗议活动,超过5000名愤怒的农民聚集在一起,他们摧毁路障、高呼反对莫迪的口号,要求印度政府尽快兑现承诺。2020年到2021年间席卷印度的轰轰烈烈的农民抗议又回来了。

印度是个农业大国,全国14亿人中有8亿多人都是农民,农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近年来随着疫情和环境恶化,印度农民的处境每况愈下,数亿印度农民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据美媒报道,印度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巨额债务、环境退化以及农药泛滥这“三大顽疾”。

印度农民收入微薄,往往没有本金,又无力还贷,导致2.6亿农民的处境非常严峻,在2020年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每天都有农民因为债务问题结束生命。更令人绝望的是,当借钱的农民去世后,他的债务还会被转移到家属或亲属身上,将这种绝望不断延续。印度农民生存状况堪忧,难怪印度政府的农业改革法案一经推出,就瞬间点燃了农民的怒火。

莫迪政府认为,印度议会通过的涉及农产品收购、销售和价格的三项改革方案,会使广大农民受益,但农民却普遍认为新的法案将会取消“最低支持价格”,将农产品的定价权交给大公司,任由市场机制剥夺普通种植户的利益,农户们自然不干了。

在农业法案推出的同时,约2.5亿农民从全印度各地来到德里进行大规模抗议,他们高呼口号、封锁道路,一直持续了6个月。在各界的声援之下,最终莫迪在去年11月做出妥协,取消了三项农业改革法案,并对农民组织的要求做出让步。

农民抗议结束后,莫迪政府还是食言了。莫迪政府言而无信,农民自然也不会客气,时隔8个月,农民抗议再次席卷德里,恐怕这一次不会再那么好收场了。印度农民再次要求印度政府保证农产品最低支持价格,并清除农民债务。这两条诉求是农民抗议爆发之初的口号,但时至今日,莫迪政府依然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解决印度农民的生存问题。讽刺的是,就在新一轮农民抗议爆发之前,莫迪政府还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

8月15日,在印度独立75周年之际,莫迪在新德里红堡广场宣布,要用25年时间,也就是在2047年印度独立100周年之际,将印度建成发达国家。莫迪描述的印度梦令人痴迷,但究竟能否实现又饱受质疑。

印度有自身的优势,比如经济总量世界第六、人口结构年轻、经济增速惊人等,但将这些指标换成人均可就惨不忍睹了。2020年印度人的平均工资只有1935美元一年,是名副其实的中低收入经济体。

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不算莫迪政府的专利。近年来,莫迪政府除了大力推行了税法改革、并在整个印度掀起了保守主义的潮流之外,并没有解决困扰印度的根本性问题。

因为历史原因,印度不是一个向心力很强的国家,各邦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复杂,从地方到中央到处是政党林立、腐败丛生的景象,再加上延续至今的种姓制度,导致印度社会矛盾丛生、贫富差距惊人,这些“顽疾”都为日后印度的社会问题埋下了伏笔。

问题越发凸显,莫迪政府的手段越显得贫乏。特别是印度的经济支柱,农业方面问题越来越大,农民抗议了近三年,其基本诉求依然得不到重视,这对一直追求大国梦的印度来说,是个莫大的讽刺。

此前,莫迪就曾提出两个小目标。2016年莫迪表示要在几年内将农民收入翻一番,2018年还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GDP突破5万亿美元的目标,但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两个目标都很难实现了。

莫迪突然提出用25年时间建设发达国家的目标,自然也有跟中国比一比的意思。印度要想超越中国,必须实现每年10%以上的惊人增长,这种速度对于严重依靠农业的印度来说,将会越来越难以实现。

在莫迪信誓旦旦要“赶德超日”的同时,印度农民用实际行动,让莫迪鼓吹的印度增长故事变得一文不值,连农民都不信莫迪画的大饼,剩下的印度民众更不可能买账。如果印度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和矛盾,盲目追求华而不实的头衔和称号,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大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德里   印度   新德里   抗议   农民   顽疾   矛头   年时   法案   疫情   债务   发达国家   大国   口号   目标   计划   农业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