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看透了,再次发声态度强硬,台积电要“反水”?

为了高额的补贴台积电前往美国建厂,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美国不但向台积电索要机密数据,还计划把它排除在新技术之外。面对这种种行为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似乎也看透了他,在多个场合强调在美国建厂造芯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态度与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难不成台积电要反水了?那么这对美国的芯片技术来说,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看透”一切的张忠谋

作为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毫不夸张地说它占据了世界芯片代工市场50%的份额。

当然这种辉煌也让他多次受到了美国的邀请,在高额补贴和税收政策的优惠下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答应前往美国本土建厂。一年时间已过去,工厂已完成了初期的筑基工程,很快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从表面来看,刘德音的选择似乎没有错,因为仅2021年台积电就从美国市场赚了2000多亿。把厂开到美国,后续可以赚取更多的钱,但真的是这样吗?关于其本质,只有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一个人看透了。

自从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后,张忠谋的态度就变得非常强硬,在多个场合公开发声表示美国增加本土芯片产能是徒劳无功的,甚至称不看好美国再次搞半导体。要知道没有哪个国家的高科技能够与美国肩并肩,更不要说是他们最拿手的半导体,张忠谋这样子说美国意欲何在?难不成看到了其他国家发展后“反水”了?

台积电要反水?

在美国拥有庞大市场的台积电,自然愿意一直把美国都当成最好的合作伙伴,张忠谋之所以这样子说,还有可能出自这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提醒美国,让他们认清事实,明白当下制造芯片所面临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放弃幻想,不要继续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如此一来台积电的压力也能变小;其次便是隐晦地提醒美国,希望他们看在高成本的份上,能够给予更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毕竟没钱很难办事。

看来如果把张忠谋的态度认为是反水,那么未必过于单纯,他们所说的一切其本质都是为了台积电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更何况早在2018年张忠谋就退休了,他的言语也只能代表其个人,并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如今的台积电还要看其董事长刘德音如何做。

关于美国和台积电之间的纠葛,作为第3方的我们只能当个看客,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张忠谋说的是实话,在半导体行业驰骋多年的他有着绝对的经验和技术,因此对于美国芯片制造业的现状,即使是美国半导体行业的专家也没有他看的透彻。那么美国造芯之路该究竟怎样呢?

美国造芯后劲不足

不得不说美国很有野心,面对半导体这种复杂的产业,它不是坚持全球化,而是一口吃下世界各地的半导体供应链资源,这一点从各个半导体公司把工厂建在美国就能看出了。

那么美国是否会完成这个宏伟的想法呢?

首先对于供应商来说,如果他们把资源集中到美国,那么就意味着要放弃在其他国家的市场,带来的代价就是花大钱办,小事投入更多的钱后也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就拿台积电的发展来说,在台湾花费60亿就能建造一座工厂,但到美国却需要双倍的价钱。

其次再来看看人才方面。由于产业转移,90%以上的芯片制造都转移到了亚洲,美国本土只剩12%左右,即使晶圆芯片这种高端技术也没有太多的人才参与,目前美国的芯片人才缺口大约在7万到9万人。

总而言之一句话,目前美国芯片制造所面临的困境就是缺技术,缺人才,缺供应链,面对这种种情况,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也直言美国成本远高于台积电预期,3年1,000亿的资本支出计划愈看愈觉得不够。这种高昂的成本,连台积电都支撑不住,更不要说其他供应商了,试想如果其他半导体企业不再继续到美国建厂了,那么他们的芯片发展又该面临怎样的状况呢?从这也不难看出美国造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态度   美国   强硬   其他国家   高额   半导体   创始人   本土   董事长   芯片   工厂   更多   人才   市场   技术   企业   张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