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叶利钦去世后:其遗孀借住在女儿家,普京是如何对待她们的

人这一辈子几乎就是付出与回报的一个过程,当你为了别人付出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为日后的回报而铺路。

2007年,俄罗斯第一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离世,普京亲自出席葬礼,并讲话:

“叶利钦是20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政治家,对俄罗斯和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时,叶利钦的葬礼办得相当隆重,各国领导人出席,包括了美国的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等人。

但葬礼上最引人关注的,却是叶利钦的遗孀奈娜·约瑟福芙娜以及他的子女们。

她们悲恸异常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命运思考。

毕竟,政治很少与情感挂钩,人走茶凉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

若说叶利钦在世时,俄罗斯还能念其形象而厚待于整个家族成员,那他的离开是否就会成为这人走茶凉的开始呢?

奈娜·约瑟福芙娜将一块白色手帕放在叶利钦的枕下,她轻扶丈夫的面颊,亲吻他的额头,不知未来的生活是否风雨飘摇。

普京于叶利钦:第一印象是个强人

显然,奈娜与家人,包括外界都低估了普京的承诺。甚至,当初叶利钦将普京推上台的时候,本身也充满了“赌博”的心态。

叶利钦应该非常清楚,戈尔巴乔夫的晚年有多凄惨,他的未来就很可能如出一辙。正因为如此,他处心积虑在找一位可以与自己达成某种共识的人:我扶你上马,你罩我余生。

显然,叶利钦对苏联,对俄罗斯的国运能力实在一般,可在看人上,却分外眼光毒辣,他没有看错普京。

虽然后来叶利钦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找普京接自己班的时候这样说:“我交给了你(普京)一条苦命,但我没有提任何要求。”

可事实上,普京是叶利钦经过千挑万选,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不但早已经对其能力有了了解,也对其个人品质有了总结。

外界非常清楚,普京一生在政治上其实是并不那样顺利的。

当年从德国返回俄罗斯,走投无路时投到老师索布恰克的门下,才算是真正走上了政治之路。

但索布恰克后来倒台,并且被关了禁闭。正是普京冒着死亡的风险,将其悄然拯救,并送出了国门。

后来叶利钦为此事与普京谈过,他几乎不敢相信,在冰冷的政治之中,竟然还有会冒着死的风险去讲什么情谊与感恩的人。

但普京告诉叶钦:“宁愿因忠诚被绞死,也比背叛偷生好。”

这是让叶利钦无法回避的情怀,在政治场打拼了多年,他早已经不敢相信这种冰冷的地方还会有这样真挚的情感。

不过,这不是叶利钦初识普京,实际上,他早在1994年便对普京怀有特别之感了,这一点就写在他的个人回忆录中。

“1994年10月受圣彼得堡市长的邀请,参加一次郊外打猎,一个随员迟到了,市长告诉他:‘那个人就是普京’。”

显然,普京后来爱迟到的原因找到了,他始终都是如此,从来不管与谁相约,也不管对方是谁,都会保持自我率性。

除了迟到,叶利钦很快领略了普京另外的与众不同。

“中午时刻,随员在草地上摆桌子,准备午餐,这时,一头野猪出现了……”

这对于是所有人都是一个措手不及,包括叶利钦,连他的眼镜都因为慌张而掉在了地上,他的随员完全顾不上其安危,只顾着钻到桌下帮他找眼镜。

可就在此时,叶利钦看到临危不惧的普京举起了猎枪,“呯呯”两声枪响,野猪应声倒地:

“我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强硬、不妥协而思维敏捷的人,莫斯科需要这样的人。”

正因为如此,当后来普京的恩师下台,他再次失业的时候,被召进了克里姆林宫做事。

而普京救助索克恰布的过程,想来叶利钦心知肚明,只是他更愿意成全这个人的情怀,而不是斥责与打压。

这算是对普京的知遇之恩了,虽然与索克恰布不一样,可同样给了普京政治成长中重要的支持和照顾。

从那之后,普京将叶利钦视为自己必须忠诚地“主人”,处处帮其出头,为其卖力。

虽然这个过程中,叶利钦多次想要在普京之外的人员中找一个可以帮自己做事的人,但他发现根本没有人比得上普京。

叶利钦在位时,短短两年内四次易主总理,而普京恰恰就是第四位。也就是说,叶利钦很想用别人,可惜那些人根本没办法让他满意。

成为总理的普京不但依旧强硬,而且通过与叶利钦良好的互动得到了他最终的信任。

2000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比正常选举时间提前了。几乎所有准备竞选的人都没有料到,叶利钦不但自己下了台,还将普京推了出来。

“好好珍惜俄罗斯”,叶利钦语重心长,但也意义深远。

他应该更想告诉普京:好好珍惜给了你俄罗斯这个国家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会拿出这个位置来成全你的。

普京——叶利钦家族的贵人

普京又如何不知叶利钦的深意,其实,清算前任也不是普京的风格政治在他看来是对外的一种手段,而非内讧的体现。

自己在位时清算叶利钦,他日自己下台就必然会遭到同样的清算,就像叶利钦对戈尔巴乔夫。

这种冤冤相报,真的没有意义。

因此,普京上台之后,让叶利钦真正过上了退休的美好生活,包括他的家人,无一例外地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叶利钦依旧住在莫斯科市效巴尔维哈的“B-4”别墅,那是国家给予领导者的归宿,可惜戈尔巴乔夫就没这么好命,甚至每个月连退休工资都没办法按时落实。

普京一手安排了叶利钦的退休待遇,他每年与夫人奈娜都会出国旅行多次,他非常感慨地说过:“我曾出访过60多个国家,但哪里都没有游览过。”

显然,在普京的安排之下,叶利钦的遗憾得到圆满,他的生活真正成为理想式休闲时光:垂钓、打球、听音乐、与家人聚餐,一副夕阳无限好的样子。

而叶利钦的孩子们同样因为普京的照顾而得到了善终:叶利钦两个女儿,她们的生活没有因为父亲的退休而带来太大变化。

叶利钦大女儿叶莲娜没有工作,丈夫瓦列里·奥库洛夫则经商多年,两个人共育3个孩子。

可以这样说,叶莲娜与丈夫是当时俄罗斯典型的财阀与政府大力打击寡头的政策多少有些牵扯。

甚至,当叶利钦刚刚下任,便有瑞士一家建筑公司出来“揭露”,称叶利钦的政治助手以及他的女儿曾因克里姆林宫的装修收了他大笔的佣金。

对方讲得有鼻子有眼,称那笔钱已经转到了瑞士的一家银行账户里。这是非常刺激俄罗斯民众的一件事情。

就在这时,普京对此事进行了关注。

很快,俄罗斯司法部门便出来辟谣:有关涉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女儿和其他新概念的腐败指控,经调查并不属实,建议调查并不属实,建议撤销调查。

这其中的微妙,恐怕外界都能感受得到,普京在这件事上用心了,他不会因为走上了高位,便对昔日的老领导“落井下石”。

这还不是全部,叶利钦的小女儿塔季扬娜是一直处于政治舞台的活跃人物,父亲在位的时候,她一度被任命为总统助理。

这很容易理解,就类似于特朗普带着伊万卡混白宫一样的道理。

但当特朗普退出白宫时,伊万卡便随之销声匿迹了。可塔季扬娜却没有,父亲退休之后,她直接成为总统公办室主任亚历山大·活格申的助理。

两年后,塔季扬娜又转向“叶利钦基金会”,成为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而她的丈夫同样是一名商人,且是俄罗斯相当敏感的石油经销商。

塔季扬娜有过三段婚姻,第一任丈夫维连·海鲁林是商人,第二任丈夫列昂尼德·季亚琴科也是商人且是俄罗斯敏感的石油经销商,其个人资产达到了10亿美元。

而塔季扬娜的第三任丈夫尤马舍夫则是俄罗斯《星火》周刊的副主编叶利钦的自传就是他代笔的。

在叶利钦退休前两年,尤马舍夫进入总统办公室工作,担任主任一职,以及叶利钦顾问。

别以为尤马舍夫是简单的政治家,他的婚姻相当传奇,第二任是叶利钦的女儿,而前一任则是俄罗斯大寡头的丈母娘。

因为尤马舍夫与前妻的女儿波丽娜嫁给了俄罗斯第二富豪奥列格·杰里帕斯卡。

由此可见,叶利钦的女婿们绝对都不是吃素的,他们经商,发家,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着叶利钦身后的光环,而让这光环得以延续的人正是普京。

对待曾经的“第一夫人”,普京尊重有加

有消息称,当叶利钦去世之后,他的遗孀便被直接请出了莫斯科的领导人别墅,当时她与叶利钦购买的房子正在装修。

因为无处居住,只能暂借住在女儿家里。

对于一个担任了多年“第一夫”的女性,对于借居女婿家里的老年妇人人们禁不住都要为奈娜深表同情。

所谓人走茶凉是没错的,难道已经冷漠到不管其有没有居住的地方,而任由其自生自灭了吗?这就是普京对叶利钦家人的“负责到底”?

其实,这都是奈娜个人的意思,住在女儿家她更能自然、正常地生活,而且,她拥有自己的房子,只不过处于装修阶段而已。

普京并没有不管这位前第一夫人,而且,以她的名气,在俄罗斯是非常受人尊重的,普京不可能将其置之不理。

“鲍里斯一被任命为州委第一书记,我就知道,现在我说的一切都不会被认为是我个人的意见,而是州委第一书记妻子的意见。”

当年叶利钦刚刚在政治中崛起,奈娜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了,她可以被称得上一位为政治而生的女性,伴着叶利钦经历了太多风雨。

虽然后来叶利钦成为了总统,但奈娜一直在自己工作岗位工作到退休,她的工作就是污水治理与排水工程。

她娇好的容貌,独立的个性,一度深深打动加加林,但最后被叶利钦这个大老粗夺得先机。

奈娜与叶利钦结婚四十多年,始终默默地站在丈夫的身后给他支持。

甚至曾在随叶利钦访美时,与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成为了好朋友。

“她用自己的魅力赢得了其他国家总统夫人的喜爱,奈娜很善于自己的行为表现得完美无缺,她能与素不相识的人找到共同语言的能力让我感到惊讶。”

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外交部一度将奈娜称为“总统的秘密武器”。可以想见,这样的奈娜没理由不受到普京的尊重。

事实上,对于奈娜的存在,普京从来没有放任过。他不但派出了专职安保人员对奈娜实行24小时的贴身保护,而且在其生日时,亲自送上生日的祝福。

在奈娜85岁生日的时候,普京就亲自出席了她的生日宴会,还对她的品格进行了赞誉,称奈娜“友好、谦逊,而且做事低调又有尊严。”

后来,普京将俄罗斯女性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圣叶卡捷琳娜勋章颁发给奈娜。可见,在普京心里,奈娜的位置有多重。

如今,奈娜已经高龄,但身体健康,偶尔还会出现在一些公益活动上。她拥有这样一个完美又理想的晚年,与普京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

人的一生,很难说付出必有回报。可是,像叶利钦与普京这样的关系,虽然充满了人性上的考验,却不失为政治家的典范。

只要你眼光够独到,只要你心大能容,说不定就会因此而为自己种下一生的“回报”。

叶利钦在回忆录中说过:选择普京是正确的,这也足以说明,他在任用普京这件事上,真正“赌”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叶利钦   戈尔巴乔夫   克里姆林宫   随员   莫斯科   女儿   都会   遗孀   俄罗斯   政治家   回忆录   葬礼   夫人   总统   丈夫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