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这3条社会潜规则,便读懂了人性

人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便会让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读懂人性,揭开人类虚伪的面纱,便可抽丝剥茧,想清楚很多人或事,继而做人做事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关于人性的3个社会潜规则,我们越早知道越好!读懂了这3条社会潜规则,我们便读懂了人性!

1、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因为人类的嫉妒心理作祟,所以越是亲近的人,越是难以接受身边人的突然发达。

人性里有很多恶,最致命的是——见不得身边人好。他们宁愿看到外人好,宁可看到离得远的人好,也不愿意看见身边人比自己过得好。离自己远的人,他们就羡慕崇拜;离自己近的人,他们就嫉妒仇视。

绝大多数人痛苦,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平庸而痛苦,而是看到身边人比自己成功而痛苦,或者身边有人忽然超过了自己,而感到无比痛苦。这其实是人性里最阴暗最愚蠢的一面!

除了你的父母,没有人真正愿意你过得好。所以说,当我们混得稍微好了点,不要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太多人,因为没几个人真正为你高兴!

曾国藩很懂人性,他说“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

意思是说:“忮”,就是嫉妒贤人陷害能人,妒恨他人的功勋,争求上司的宠爱。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懈怠的人自己不能修身,忌恨他人的人害怕别人修身”的一类人。说白了,这类人就是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他人勤奋上进,属于典型的小人思维!

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一般都是熟人,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刀子捅在哪最痛!

往往害你的人,都是你的亲戚和朋友!所以朋友不能随便交,亲戚也不能随便往来,你的朋友和亲戚很了解,如果你混好了,对方人品不好,他们就会嫉妒你,就会害你。因此,智慧的老祖宗才告诫我们要“生人当熟人处,熟人当生人处”。

2、当你弱点时候,身边的坏人最多。

黄渤在接受某个专访时说:“以前唱歌的时候,天天都是冷遇,去了以后也结不出账来,谁搭理你啊?之前剧组里面,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小心机啊,各种什么的。

“但现在(成名了),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黄老师,黄老师,你累不累,休息一会儿。黄老师,你要吃什么,喝什么,我给你拿点什么?黄老师,你太辛苦了。以前,辛苦干的就是这一行,谁让你来了,谁叫你来了?”

你越是落魄,身边坏人越多,很多人都是牺牲弱者的利益,来讨好强者。

黄渤用他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当你弱的时候,身边的坏人最多”!

当你很弱时,像一扇破窗,坏人闻风而至,随意地朝你扔石头,且毫无歉意。

当你强大时,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而当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网红医生张文宏也说:“现在社会上有人会觉得自己老是被欺负,其实我一路也是被人欺负过来的,如今年过半百了,现在更理解很多人的这种滋味。书读多了,你能明白欺负人的嘴脸是什么样的,对于欺负你的人你就绕着走,除非你力量强大了。”

因此他还告诫大家要努力读书,使得自己变得强大。因为如果你不读书,人家怎么欺负你,你怎么欺负回去。但是如果你书读多了,你会选择不再跟这些人有关系。

《增广贤文》中,更是将人微言轻的落魄写得淋漓尽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苏秦是早年游历列国,无人赏识,穷困潦倒地回到家中,家人都私下讥笑他。后来,苏秦成功游说六国合纵,身佩六国相印,途经家乡洛阳。苏秦的家人皆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对他嫂子说:“为何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呢?”他的嫂子趴在地上说:“因为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

于是苏秦仰天长叹道:“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都轻视我,其他一般人更不用说了!”

韩信早年很落魄,连饭都吃不饱,去亭长家蹭饭,被一个洗衣服的老大娘救济。因此大街上谁都想欺负他,一个卖猪肉的年轻人甚至还逼着韩信从胯下钻过去。但是后来韩信当了大将军,被封为楚王,衣锦还乡,亲自接见当初救济过自己的老大娘,还赐给她黄金千斤。所有人都觉得韩信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想尽办法巴结讨好韩信。

所以说,我们做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当自己人微言轻时,与其抱怨他人,愤世嫉俗,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发愤图强,让自己变得强大后,自然机会越来越多,路也会越走越宽。

3、成年人的世界不分对错,只看利弊。

每个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使劲浑身解数,有的人只是活下去,就非常艰难。所以我们经常看见这一幕:成年人的奔溃,只是瞬间!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有些人,步入中年后,变得很怂,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脾气,而是被现实打磨掉了情绪。

步入社会,吃一堑长一智后,我们才发现:成年人社交的主宰永远不是感情,而是利益。

你的敌人,因为合作共赢,可以转化为你的朋友;你的朋友,因为利益纠纷,可以转化成为你的敌人。因此,人们总结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刘邦困守荥阳时,谋士陈平对刘邦说:

“项羽为人谦恭有礼,对人爱护,具有清廉节操、喜欢礼仪的士人多归附他。到了论功行赏、授爵封邑时,他却又吝啬这些爵邑,士人因此又不愿归附他。大王如果能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的计谋,离间楚国的君臣,让他们互生怀疑之心,项羽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他们内部定会互相残杀。汉军可趁机发兵攻打他们,击败楚军是一定的人。”

刘邦认为陈平说得对,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听凭他使用,不过问他的支出情况。陈平便用了很多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离间项羽群臣。项羽果然中计,猜疑下属,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更是逼走了重要谋士范增,而范增在途中忧愤病死。

如果利益足够大的话,任何关系都经不起考验!

每个人每天都在为了生计而奔波,看似是大家都很讲感情,实则是靠着背后的利益在驱动。正所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所以说,我们若是遇到什么问题想不通,或者不好搞定某个人,不好解决某项事情的时候,多用“利益分析法”去品读人性,马上一想就通了!

结语:

“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这句话告诉我们:越是身边熟人,对你嫉妒心越强,我们越是要提防。

“当你弱点时候,身边的坏人最多”,这是因为人性自古都是欺软怕硬,嫌贫爱富,而且越是社会底层,竞争越激烈,越残酷。所以我们与其抱怨他人,还不如努力自强,知耻而后勇,使得自己强大,不断晋级阶层,身边坏人自然变少了。

“成年人的世界不分对错,只看利弊”,这句话揭示了人类趋利性的本能,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正如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所说:“忘恩负义是人的天性,如果你非要期望别人感恩,那多半是庸人自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苏秦   项羽   人微言轻   人性   刘邦   落魄   熟人   成年人   坏人   亲戚   潜规则   痛苦   利益   身边   老师   黄金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