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外观或与B2大不相同,隐身高速双向兼容,超长弹舱携先进弹药

要说中文互联网军事圈有什么永恒的流量密码,那轰-20这个隐身飞翼轰炸机绝对能算其中的一个;作为航空工业自己官方玩梗炒作了好几年的东西,长期都有着奇高的关注度。但是虽然关注度高,有效信息却长期出于少之又少的状态,不管是歼-20歼-35还是其它飞机,在亮相前至少都会有各种论文的出现让人有个大概印象,轰-20那就至今连体型都还神秘的很了。

不过航空工业会玩神秘,也奈何不了军迷们实在是能找,这两天就有人翻到了一篇西工大的轰炸机设计有关论文,里面出现的一些有趣的东西,倒是给了大家一个关于‘轰-20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全新的思路。这篇关于隐身性能算法的论文当中,提出了ABCD四种大型轰炸机的设计构型,其中前面三种都非常好辨认,A对应着美军的B-52,B对应着美军的B-1B,C对应着美军的B-2,而D构型作者说这是美军下一代轰炸机B-3,我们却没能在外文互联网上找到任何关于这个项目的痕迹。

那就说明这个设计,应该是国内的自产自销,只不过套上一个美军项目的名头了;而西工大这样的专业院校,能将这么个方案认真地做隐身性能的分析,显然不是瞎来的。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D构型与轰-20的设计,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从需求上分析,也确实最符合我军对于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对判断轰-20的外形与气动设计很有帮助。从缩略图以及论文介绍来看,D构型与B-2以及新的B-21,采用的大展弦比无尾飞翼不同,这个设计采用了多段翼,以大后掠角小展弦比构型为主体,只有短短的外翼段折回了较大展弦比。

虽然我们之前反复说,肉眼测风洞盲猜一款飞机的飞行性能是不可取的,但是总体上来说气动设计上的一些规律,确实是有迹可循的;比如说在维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展弦比越大的机翼,其低速状态下的升力特性就越好;展弦比越小则高速性能越好等等。而这次在论文当中出现的这个构型,很显然是一架面向高速性能优化的飞机,追求更好的高亚音速乃至是超音速升阻比,提升高速下的飞行性能。

也就是说,这个版本的设计将会是侧重于高速性能的设计,甚至可能是个跨音速乃至超音速轰炸机;同时隐身性能也一样不弱,按照原文当中的建模来看,这款高速轰炸机与B-2应该说在隐身性能上互有短长。当然我军轰-20最后的设计大概率不会走的这么极端,甚至要通过增加垂直安定面等部分影响隐身的方式,来提升高速性能,而是会单纯的采用多段翼,在展弦比上做文章提升高速性能,最终的隐身能力还会更好看一些。

除了兼具隐身性能与高速性能外,采用这种气动布局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由于同吨位规模下更大后掠角带来的更长机身,能够很方便的提升弹舱的长度,容纳纵向尺寸上更长的弹药。轰-20作为我军的下一代战略打击飞机,必然要考虑容纳我军的各种战略打击弹药,而我军的核打击弹药除了AKD-20的核打击版本外,还有之前已经亮相过的,外挂于轰-6N机腹下方的那款两级双锥体远程弹道导弹,对我军的隐身轰炸机来说,能够内置该型弹药显然是个硬需求,不然要外挂的话,我干嘛不继续去用轰-6呢?

B-2就体现了大展弦比构型之下的轰炸机弹舱布局设计上的一些问题,了解美国空军打击司令部三架马车的都知道,B-2轰炸机,实际上是容纳不了美国空军战略核打击的主力巡航导弹AGM-86的,原因就是弹舱尺寸太短塞不进去。而轰-6N挂载的那款核导弹,长度已经超过了10米,而B-2甚至远没有轰-6长,用这样的构型显然是没办法挖出足够长的弹舱空间出来的。

相比之下论文当中的D方案就简单多了,这个机身长度想要做10米以上的弹舱可以说轻松的很,甚至可以左右各准备一个,实现双倍于轰-6的挂载能力。而长弹舱的好处当然也不光是执行核打击任务,我军因为在弹道导弹上走的更好更远,所以各种长弹格外的多,比如一大一小两款空射高超音速反舰弹,比如已经在055上亮相过的另一款高超音速反舰弹等等,都是长度不小的弹药,有个长弹舱能够内置这些反舰或者陆攻的常规高超,那对执行战役任务也同样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高速,隐身两个要素配上这些先进空射弹药,那效能就是1+1远大于2了;轰炸机对于空射弹道导弹来说,不光是一个运载工具还是一个助推级,载机飞的更高更快,导弹就能更节省能量用来延伸射程,同样一款导弹以1.5马赫12千米高度发射,与以0.8马赫10千米高度发射,那射程是天差地别的。同时隐身性能也能让轰炸机前出到更远的地方,这样一来对核打击任务来说,能将原本只能覆盖阿拉斯加夏威夷与部分西海岸的打击范围,扩大到整个美国本土;对战役反舰来说,也能将原本限于菲律宾海的航空反舰能力,拓展到第二岛链以外。

从作战效能,以及实际装备的状况来说,论文当中的D方案,确实是个比起类B-2物来说更加合适的选择,也应该更加接近轰-20的最终构型,当然实际的轰-20与这款设计应该还是局部相似但总体大为不同的。兼顾高速,强调隐身,长弹药容纳能力肯定会导向小展弦比长机身多段翼的布局,但轰-20比起这个剑走偏锋的设计,还是要更飞翼上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弹药   马赫   展弦比   后掠角   构型   弹道导弹   轰炸机   我军   音速   双向   美军   长度   外观   飞机   性能   能力   先进   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