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八岁的时候,我在我们队上的学校里上小学。这一年的后半年,我上三年级。教我们的老师姓何,是嫁到我们队上的媳妇。

我生长的这个地方,在解放前有一个私塾。教私塾的先生,是满清时期的贡生。那时候,宗族观念深入人心,在私塾里上学的学生也都是和我一个姓的,就连教私塾的满清贡生,也是和我一个姓的。

私塾里教的是四书五经,是圣贤之书。

解放的时候,教私塾的满清贡生被定罪,进了劳改队。私塾也就自然而然的难以为继了。

何老师嫁到我们队上的时候,大概是一九六八左右,她如今仍然健在。

她丈夫是退伍军人,跟我是一个姓,我们也是同一个家族,他(何老师的丈夫)比我高一辈。

何老师嫁过来以前,我们队上一直都是没有学校的。也就是说,自满清贡生被定罪,私塾停办到何老师嫁过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队上一直都没有学校。

至于何老师是不是一九六八年嫁过来的,我还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是五岁半进的何老师举办的学校。

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何老师的父母在农村,何老师就是回乡知识青年。她嫁到我们队上,就在包儿上举办了小学,而我,也就是在包儿上入的学。

包儿上的学校,就在当时张木家的阶沿(读作gaiyan)上,我就是在那里进的学校。

那时候,父母没有送我去学校,是我自己拿了家里的语录本(毛主席语录)去的。

第二年,学校搬到我们队保管室(我们叫仓库)的位置。保管室设在一个过去的庙子里,庙子的房屋不够用又修了一个比较大的房子堆粮食。巧的是,解放前我们家族的私塾就设在庙子里,在龙神殿。

当时是文化大革命,庙子里已经看不到菩萨之类的了,一切的四旧都在破除之例。

学校搬到庙子里的下半年,我就该上二年级了,何老师觉得我当时太小,让我跟着新招的学生一起又上一年级,那时候我六岁半。

那时候,认字先认毛主席万岁,其次是自己的名字。

不知不觉,两年过去,我八岁了。

上三年级的这一季的一天下午,何老师把整个学校两个班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其实只有十几个人,三年级十一个四年级五个),带着我们去大队礼堂开会。

大队礼堂在三队,从我们队上到那里有一公里多路。礼堂里是三队的学校。

三队学校的桌子板凳比较多,不用说学生也很多。

我们到了大队礼堂,被安排坐在三队学校的板凳上。人很多,估计全大队的学校都来了,密密匝匝,挨挨挤挤。各学校的学生和各学校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板凳坐不了的就站着,后面的干脆坐在三队学校的课桌上。

主席台上,站着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衣服上没有领章,帽子上也没有帽徽)。待大家坐好后,年轻人起了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个歌的头,大家跟着一起唱。歌唱完了,年轻人让大家安静,宣布要学习中央文件。

年轻人拿出中央文件,我离的没多远,看见文件最上面的是红色的大字。

年轻人开始宣读文件,他究竟读了些什么,不记得了,只记住了四句话: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判党判国,自取灭亡。

原来,这一年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林彪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罕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文化大革命   贡生   知识青年   中央文件   私塾   解放前   满清   礼堂   板凳   大队   语录   往事   年轻人   老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