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这座火车站已有109年历史,见证了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历史纽带

中国台湾虽然是一个岛屿,但铁路建设历史却几乎与大陆保持了同步。早在1876年,福建巡抚兼台湾学政丁日昌到台湾巡视,出于海防、交通、商业与民生的诸项需要,奏请清廷在台湾推动铁路等各项建设。当时的李鸿章是洋务派首领,正在大力推行洋务运动,对丁日昌的提议非常支持。于是,清朝政府很快就颁布了准行的“密旨”,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朝最早批准的铁路建造计划。

中国台湾:新竹火车站

但可惜的是,虽然丁日昌大力推行铁路建设,甚至把吴淞铁路拆毁下来的可用设备也运到了台湾。但由于经费短缺和当地百姓的阻扰,修路有名无实。设备一直放生锈了,修铁路的计划也没能实现。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正式设立行省,中国近代铁路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淮军将领刘铭传被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作为铁路建设的积极推进者,他再次凑请修建台湾铁路,因为当时大陆的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建设铁路,技术成熟,清廷便批准了他的提议。

1887年,台湾铁路开始破土兴建,台北至新竹段铁路于1893年完成。1896年,新竹站开始办理临时货运业务。虽然当时的新竹站舍小得可怜,但也是当时较大的一座车站了。今天我们看见的新竹火车站的站舍则是由日本殖民期间建造的,时间为1913年,距今已有近120年历史,是台湾现存最资深的铁路火车站,也是新竹的城市地标建筑。虽然它曾在二战期间被盟军的飞机被毁,但在后来进行了修复,并保持了最初的结构和样貌。

新竹火车站是一座局部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折中主义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二段式的陡峭屋顶中间耸立了一座盔甲状的钟塔,宏伟醒目,磁铁般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前段屋顶下方,开有两个牛眼窗,在入口处凸出的拱门上建造了一座三角形的山墙,高耸的平板瓦房顶,也是设计得非常有和谐感。拱门两侧,各置有一个瓶状的圆柱,比例合理且庄重。整个建筑设计得非常新奇,体现了建筑师追求标新立异之思潮。

光阴荏苒,新竹火车站已经走过了119个春秋,无数的新竹人在这里留了脚印,任时光流逝,却川流不息。人们从未停下脚步,游子、归乡人,熙来攘往,满载着行李与情感的列车停了又走,时间与记忆不断延伸,新竹站依旧静静的屹立在这里,承载着新竹人的城市记忆。而它记录的台湾铁路发展史,又见证了台湾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历史纽带。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吴淞   台湾   巴洛克   推进者   火车站   新竹   洋务派   密旨   清廷   巡抚   拱门   年历   纽带   不可分割   清朝   屋顶   中国台湾   见证   祖国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