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不足20人:还有谁记得她们的伤痛,她们只是想要一个道歉

还有谁记得她们的疼痛呢?

如今的“慰安妇”制度的幸存者们已不足20人,而她们还在苦苦等待一个道歉。

慰安妇,轻飘飘的三个字,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是人类文明史上耻辱的一笔。

今天看到热搜榜,我又忍不住想写篇文章。

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她们,更是为了留住她们的故事,警醒后辈!


01


一、什么是慰安妇?

8月14日,也就是今天,是第10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那么什么是慰安妇呢?

慰安妇,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政府及其军队为顺利实施并完成侵略亚洲的战争而推行的一种军队性奴隶制度 。

源于网络 图为慰安妇

大部分慰安妇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台湾)、韩国和菲律宾,还包括缅甸、东帝汶、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约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其中在日本召集的慰安妇又被称为日本女子挺身队。

1996年联合国曾就日军慰安妇问题出台报告,将慰安妇制度认定为性奴隶制度。

源于网络 图为慰安妇所

据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统计,二战期间,约40万名亚洲女性沦为日军“慰安妇”,其中包括逾20万名中国女性,遭受灭绝人性的摧残。

20万啊!

这个巨大的数字,意味着着中国是日军慰安制度的最大受害国。

她们都是些年轻的女人,可能是一位父亲的女儿,可能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也可能是一个男人的妻子。

她们年纪轻轻,却被迫成为日军的性奴。

在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中,许多人是被虐待致死。而辗转存活下来的,有人精神失常,有人肢体伤残,也有人终身无法生育,有人遭人唾弃……

她们忍受的残酷、血腥、绝望、痛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的。


02


二、你知道林石姑是谁吗?

我在查找资料时,看到了一位可悲的幸存者的故事。

她叫林石姑,是20万慰安妇中的一个。

源于网络 图为林石姑

当时林石姑所在的村子,在晚上时突然遭受日军屠杀,300多人的村子,除了她靠着“美色”活了下来,无一人生还。

最可悲的是,她本来已经和一位小伙子相爱,甚至到了谈及婚事的地步,结果她没等来婚礼,等来的却是痛不欲生的日子。

她被日军带到部队,并被一名日本军官看上。

她想挣扎不从,想以死明志。她哭喊、挣扎、求饶,然而换来的却是恐吓、毒打和无底洞的绝望。

后来那位日本军官喜新厌旧,残忍地抛弃了她,让她又沦为其他日寇的玩物。

之后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在那里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几年。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她本以为可以放心地回到故乡,然而,恶毒的日寇却抢走了她的唯一的女儿,抢走了她唯一的心灵寄托。

试问她内心的苦楚又有几个人能理解呢?

林石姑悲痛地回到故土陵水县后,不仅生活艰苦,平日里还要忍受来自邻里的白眼和指点。

源于网络 林石姑艰苦的生活条件

从前,她的身体备受折磨,如今,她的内心的煎熬也没比过去少。

2006年,86岁的林石姑生命走到了尽头,到死她也没能等来她的女儿,也没能等来日本人的一声道歉。

或者她的女儿,根本不知道会有一位中国母亲在苦苦等待她,也不知道她的生母会有如此痛苦的一段经历。

如果她的女儿长大了,得知生父的种种牲畜行为,得知自己悲惨的身世后,又会做何种感想?

我们不得而知。


03


三、我们要铭记什么?

为了得到日本的一声道歉,你知道那些在战争中受迫害的妇女做出了多少努力吗?

1991年8月,韩国金学顺老人第一个以“慰安妇”受害者身份站了出来,将日军暴行公诸于世,要求日本政府给与道歉和赔偿。

她大胆地说,“我就是活着的证据”。

源于网络

一年多后,63岁的中国老人万爱花,也在日本东京展示身上多处伤痕,直指日军暴行,成为数十万受害中国女性中,第一个站出来指证日军罪行的“慰安妇”。

她们的行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勇敢站出来,揭开自己的伤疤,公开尘封在心底数十年的黑暗历史。

受害者之一荷兰裔澳大利亚人简,在回忆录中写道,“眼泪顺着我的脸流下来,摧残和折磨几乎每天都在继续。”

“他正在等待我们所有人死亡,但我不会死,我要永远活着。”简曾这样说。

2019年,这位老人永远闭上了双眼。

正是像他们这样的一位位敢于发声的妇女,用自己的力量捍卫自己的尊严,用自己的声音揭露那段黑暗的历史,才有了如今的慰安妇日,才有了一座座纪念慰安妇的雕塑。

源于中国网 美国旧金山第一座慰安妇雕像

然而她们已经白发苍苍,却始终没能换来日本一句道歉。

前段时间,佩洛西窜访韩国,一位94岁的韩国慰安妇老奶奶想见佩洛西,希望她支持“慰安妇”受害者权益,结果遭到十几个韩国警卫推倒并拖拽,导致双手的手掌被划伤,精神受到严重冲击。

图为视频截图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新闻时,内心是否有一丝波澜,其实韩国也是一个深受其害的国家。

在韩国数年来,“慰安妇”相关团体在每周三,都会风雨无阻地到日本驻韩使馆前抗议,而她们只是为早日等到日本的道歉。

不到十年时间里,韩国民间团体在首尔、釜山、光州等城市建立大量少女像,“她们”遍布道路、公园和学校,俨然成为“慰安妇”问题的标志。

源于网络 图为慰安妇照片

时至今日,日本仍毫无底线地掩盖历史,篡改历史。

在他们的教科书上,我们看不到违背正义的侵华战争,看不到罪孽深重的日本军事家,看不到令人发指的杀人比赛。

他们还把恶魔般的日本战犯供奉在祭国神社里,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就这样一代传一代,现在日本年轻人中基本没多少人知道这段真实的历史。

同为二战中作为侵略者的德国,从未停止对历史的反省 。

为了表示"勿忘历史"的决心,德国还为犹太人修建了一座大屠杀纪念馆。德国对历史的态度,使德国人、法国人甚至整个欧洲的人民都感到轻松和安全。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相比之下,日本就像是虚伪的小人,失败了却死不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这恶心的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更是他们自己。

作为后辈的我们,如果我们不去铭记这段历史,不去了解她们的故事。那么随着时间流逝,还会有多少人记得那段属于她们的痛苦的回忆呢?

今年有四位日军慰安妇离开人世,如今在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在册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已不足20人。

未来某一刻,这个数字会彻底化为零。

她们可能一辈子都等不来日本人道歉的那一天,但我们任何人都不可以替她们原谅。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8月14日,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我们要教育后辈,提醒下一代人,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只有传递记忆,才能永远刻骨铭心。


-END-

大家好,我是桃酥酥咔, 一名爱写作、爱阅读的女大学生。希望用文字传播正能量,与你分享不一样的观点。

#我要上 头条##慰安妇纪念日##第10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立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幸存者   日寇   德国   后辈   韩国   日本   日军   铭记   受害者   中国   纪念日   伤痛   女儿   制度   历史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