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州一河道突发山洪7死,脚被卡在乱石之中,年轻女生溺亡

据央视新闻,8月13日15时30分许,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门山镇后山下雨,引起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导致群众被困。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灾情发生后,应急管理厅立即调度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和彭州市应急管理局,指导当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搜救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同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调派消防救援队伍67人3艇、成都市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88人10艇参与救援。

当地一名居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事发河道没有被开发过,周围一直有绿色铁丝网围着。沟里路很难走,本地人都不会过去玩。 “但很多人为了进去玩,还把铁丝网弄烂了。”该居民表示,夏天山上容易发水,这条水沟直接从山上通到山下,山上下雨,很多小支流最后汇集到这条水沟上,最后就变成大水了。 据龙门山镇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号“山水龙门”介绍,龙槽沟属于未开发景区,无任何旅游设施配套,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同时,龙漕沟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灾害。按照彭州市防汛防灾要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河道内。

据了解,龙门山镇政府曾于2021年多次发文,提醒游客不要前往打卡。其中一篇文章中提到,尽管该镇已多次发出倡议禁止下河、禁止“野泳”,设置警示标志等,前往“网红”打卡地的游客仍络绎不绝。为保障游客生命安全,龙门山镇持续开展河道、山沟、水库等巡查劝导、安全提示工作。今年3月,该镇小鱼洞社区还在湔江河及龙漕沟加装下河隔离网1000余米。

下午在群里看到了现场视频,山洪来的时候,河道里玩水的人稍微犹豫,动作缓慢,可能就是生死之隔。日常中,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严重缺乏危急状况下的自救能力,唯一的优解,不立危墙之下!! 这个夏天高温持续,而成都人总有夏天到周边山区溪流河谷耍水的传统。 说说前年漂流的经历,给大家做个警醒。去的这个所谓漂流胜地,已经开发了很多年,按理说景区对这道河段的安全应急管理应该比较成熟了,但事实证明,漂流的十公里河道,步步惊心。 当时我们四家人组团驱车从四姑娘山回蓉,到都江堰后又临时兴起准备漂流。

女儿那年9岁,和她妈妈一样胆小,不敢去,事后证明是对的。 我和同行的三个男性朋友,一个10岁大的男孩儿,到起点租皮筏下水。 几人都穿了救生衣,身体半躺在筏中后,从一个类似滑梯的陡坡冲下进入河道,漂流即开始。 这里的河道是典型的峡谷溪流,水急浪大,河底全是乱石,尽管水位浅,但筏行其中,速度太快。湍急的水流让人在筏中很难保持平衡。 说实话,我一下水,马上就有点怕怕了,尽管自小在江中游泳,水性自认还不错,但在这样急的水流中行进,还带一个小朋友,万一翻船,急流乱石,完全没有办法自救。

当时还自我安慰,这么多人都在漂,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吧?很快,我的担心就变成了现实。 在急滩礁石中左冲右突,精神高度紧张,突然旁边不远处一个皮筏在激浪中倾覆,筏中几人纷纷落水。周围的人看见都忍不住一阵惊呼,但速度太快,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我们的皮筏已离他们越来越远。眼看着落水的几个人在急流中挣扎,水位虽浅,却根本无法站立……岸边的游客纷纷赶往落水点营救,只望见有运气好的被冲到岸边,被人很快拉了上去,其中一个在浪中扑腾几下失去了踪影…… 所有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大家都懵了。

河道周边也有安全员在巡视,但每个点位设置的相隔距离太远,等他赶过来的时候,事故已经无法挽回。 遇难的是个年轻女生,脚被卡在乱石之中,无法挣脱站立,极度慌乱中在急流中溺亡。 善后如何解决,景区承担何许责任,赔偿多少就不太清楚了。但回到住地和宾馆的老板闲聊中才得知,类似的事件已发生多起,但当地为了赚钱,漂流从未间断。 自此,家人朋友再不玩所谓的漂流,夏天也不会贪凉到山区的溪谷中耍水,太多未知的危险,也许就在一瞬间降临。

看到很多评论说小红书、短视频害人。我觉得这说法跟游戏害了孩子一样。 没有小红书和短视频,也会有亲朋好友告诉你有这个避暑去处。 为啥大家会去这个地方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看了小红书和短视频,每条营销内容都写着“亲子”“免费”“随便露营”等字眼。让小孩子自己在水道里玩水,大人在旁边肆无忌惮玩手机、聊天、烧烤、打麻将! 这些都是某音、某书宣传的休闲方式。

殊不知这次突发灾害中小孩子被冲走得最多,那些年轻的生命在父母面前眼睁睁被冲走了!而那些无论是收了农家乐推广宣传、带货广告之类钱的营销号,根本不需要负任何责任! 甚至平台可能都不会有什么动作!这就是谋杀,用自己的无知引导别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不把人命放在眼里,一切都为了钱。真的很痛心那么多幼小的生命!!!! 仅彭州一个地方,就有很多古建筑可以去。

那么美的龙兴寺、三圣寺,都不需要什么费用,里面树又多风景又好,还有很多有意义的建筑和风景。成都市区更是有数不清玩水的地方,室内室外都有,而且团购也很便宜,保障设施也很全面。 恕我直言,出事的地方并没有风景多么美不胜收,四川大美山川比这漂亮的景致多了去了! 为什么要侥幸,为什么要去宣传那些所谓“小众”,为了吸人眼球不顾他人性命? 你自己要去怎么玩都可以,放在平台上推荐别人去,肆意无视安全,就是草菅人命!

大部分人都聚集在城市里,大部分人对山区不太了解,整个中国从秦岭以南,其实大部分都是山地为主! 这其中,又有几个超级暴雨去,主要是,秦岭,大巴山一代, 湘西北,比如澧水流域,清江流域,川东北,四川盆地西北部,几个超级暴雨区。 整个历史上的超级洪水,都有这几个地方的影子。为什么叫超级暴雨区? 比如去年的郑州大暴雨,一天降雨量是历史级的600毫米! 但是在这些暴雨区,一天降雨量100到200毫米,都是很常见,极限情况下,一天降雨量可以达到500毫米以上!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这里是山地。山地降雨后,降水会迅速的向着河谷汇集,河流水位一天内上涨几米到几十米! 其中历史上最强的洪水,就从这些地方来的。 1935年洪水,淹死几十万, 1870年洪水,几千年一遇! 超级大洪水先不说。就说河谷里的山洪。

一旦超级暴雨形成山洪,山洪过处,摧枯拉朽!万物不可抗! 我看了视频里的山洪,虽然淹死了人,但是那山洪规模,只能说一般。别的答案里,还在画图,还在普及如何姿势可以抗山洪? 洪水猛兽! 洪水猛兽! 你面对几十个饿得暴怒的老虎,你如何抗? 不要妄图就抵抗山洪,从一开始,就要普及一个知识,如何避免遭遇山洪,遇到告警指示牌,就要十万分当心,在山区尽量不要在盛夏玩水,特别是超级暴雨区,不要玩野水,如果天气预报,预报第二天有暴雨,一定要精神打紧。

在下游,水发昏,就要第一时间,最快的速度,闪电一般的速度,撤离! 本人初中同学,曾经就让山洪冲走了。找到的时候,已经冲走几公里了。 为啥当地人,守规矩的人,反而近几年淹死的少?因为他们知道山洪到底有多危险! 不要想着任何能抵抗山洪的方法,不管你用任何姿势,带绳子,抱石头 ,任何方法都是徒劳的。就好比你对抗几十头猛虎,你用任何方法,都是徒劳的一样。

国人的安全意识,可以说80%以上属于毫无安全意识阶段。 一些简单问题: 大部分人有以下坏习惯: 坐副驾驶坐后座不系安全带的,在车里放一大堆饰品挂件的,在中控台盖一层东西的,在驾驶位地面铺一层东西的,穿高跟鞋拖鞋开车的,电单车不戴头盔的,戴头盔不扣扣子的,骑电动车或者单车跑车道上的,小车开车前不绕车,出发前倒后镜都不看一眼的,在山路开车,弯道盲区不按喇叭的,弯道压别人车道的,晚上开车不开灯的,晚上远光的,让小孩坐副驾驶的……

阴雨天去山沟沟玩的,去爬山不带长袖的,刮台风还跑海边的,拍照片站海边石头上的,钓鱼跑海边石头上,以上起浪还不走的。 看到着火去围观的,听到爆炸伸直脖子看爆炸声音方向的,热水器装洗澡房,睡觉窗户连缝都不开一条的, 带小孩过马路不牵手,带小孩放羊不管小孩跑哪里玩的,让小孩玩小区健身器材的,让小孩在停车场玩的,小孩玩轮滑不带头盔不戴护具,并且在小区玩的,人小孩爬雕塑上拍照的,带小孩坐电动车小孩不带头盔的……

工地不带头盔的,工地安全绳是装饰品的,电工不接地线的,工地抽烟的,…工地就不说了,跑题。 回到这次事件。只能扼腕叹息。 犯大忌啊 永远不要在山里小河小山沟(无论有没有水)附近搭帐篷。这是大忌!! 现场居然这么多人,不是玩一会那种,是搭帐篷,搭桌椅!老人小孩都有… 我们的安全意识教育,急需全民再教育。急需媒体大面积各类型反复洗脑式科普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乱石   山洪   彭州市   河道   彭州   下河   秦岭   成都市   降雨量   急流   头盔   洪水   龙门   暴雨   工地   小孩   女生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