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外孙 · 齐放 受邀做客《峥嵘岁月》

《峥嵘岁月》是由纵横华媒国际出品,北京弘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一档红色人物访谈栏目。

8月12日,《峥嵘岁月》红色人物系列访谈栏目·开国元勋篇进行第三期录制,邀请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林伯渠的外孙齐放,做客《峥嵘岁月》栏目组接受访谈。

《峥嵘岁月》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延安五老”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林伯渠同志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政权建设和财政经济方面,无条件地为解放和造福人民大众而贡献自己的一切。

齐放是林伯渠小女儿林秉元之子

在本次访谈中齐放表示记忆中的外公是个严于律己、家风严明的人,对待家人十分亲切、疼爱,但并不娇纵,而是严格要求。有一次去看望外公,因为自己还小比较调皮,外公便制止他嬉戏玩耍,告诉他要守规矩。林老常教育后辈,“路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不能依靠父兄,要脚踏实地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红色家书

齐放现场解读了几封林老的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再现了在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里,林老告别亲人、奔赴革命,将对家国的信念力透纸背,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墨。一封封充满爱国情、思乡情、亲情与爱情的家书,是一段段伟大光荣的历史的见证,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后人的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齐放回顾到,林老长期担任着根据地财经方面的领导工作。在江西中央苏区,在长征中和到达陕北以后,一直担负着理财的重任,作出了光辉的贡献。林老在长期的经济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养成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被称为“红色理财家”。

《别梅坑》

提及林老留下的诗词作品时,齐放讲述了关于《别梅坑》的故事,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尊喜对倾。

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

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该诗是1934年10月,离别苏区前夕,何叔衡在云石山梅坑驻地,特备下清酒、花生,约请林伯渠作彻夜长谈。分手在即,两位老战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已抱定必死决心的何叔衡见时近冬令,天气已凉,便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赠与林伯渠。林伯渠心情沉重,感慨万千,即席挥毫写下该诗,既表达了战友间好友间依依难舍地离别之情,也体现了林老对未来事业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忆往昔峥嵘岁月

访谈期间,齐放神采奕奕,娓娓道来,每每动容,热泪盈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让人真挚得感受到他对外公林伯渠滚烫感人的深切思念。

为人民谋幸福 · 为民族谋复兴

无论是董必武、陶铸,还是林伯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修身、治学、生活、信仰等方面以身为教、率先垂范,教育子女和后人始终坚守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从红色历史、优良家风中汲取精神养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贡献新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延安   峥嵘岁月   董必武   陕北   力透纸背   苏区   家风   清酒   外孙   家书   艰苦奋斗   政治家   外公   后人   贡献   红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