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疯了!俄乌差点炸出来个“欧洲末日”

8月11日,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团,紧急召开了一次安理会会议,会议主题就一件事儿——克兰在轰炸被俄罗斯占领的核电站!

这座扎波罗热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南部,是欧洲最大、全球第七大核电站,战前承担着乌克兰全国25%的电力输送。

开战之初,作为重要战略设施,俄军第一时间就拿下了乌克兰的几个大核电站,包括切尔诺贝利和扎波罗热核电站,但这个核电站的日常运营,俄军并没有全部接手,仍然由原先的乌克兰团队负责。

也就是说,这个核电站里,现在不光有大量俄罗斯军人,也有大量的乌克兰人。

那轰炸是怎么回事儿呢?

早在俄军开始占领这里的时候,双方就一直有断断续续地交火,3月初的时候,炮弹还曾击中过反应堆临近的一栋楼,引起过大火,所幸没有损坏安全系统。

然而到了7月份,乌军的进攻就开始升级了,各种自杀无人机、巡飞弹都用上了,按照当局居民的说法,核电站不时会传来爆炸声,然后黑烟滚滚。

到了8月更不得了,从8月5日-8日,核电站连续多天遭到“飓风”多管火箭炮、重型火炮的轰炸,“飓风”多管火箭炮大概就是下图这玩意儿,乌军还使用了内含几十枚子母弹的集束炸弹,杀伤范围很广,覆盖了包括乏燃料储存区和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等大片重要设施。

连续的炮击也对核电站造成了很大的损伤,比如炮击“严重破坏”了一座含有氮气和氧气的站点,存在氢气泄漏和放射性物质溅射的风险;

比如炮击损坏了高压输电线,导致工厂短路,工作人员被迫降低两个机组的功率,8月6日的轰炸甚至直接造成了一个核反应堆出现故障,以及三个辐射传感器的损坏;

比如多座建筑被破坏,引发各类设施的火灾及人员伤害等等。

其实一般意义上,核电站的设计是很抗揍的,尤其是前苏联的核电站,修得又大又厚,据说反应堆外面,光是钢筋混凝土和钢板的保护外壳就有足足三层,一般的炮弹还不够看,要打击到核泄露的程度至少也得上战术核弹才行。

但核电站能造成危险的并不止反应堆,其他像电站的控制室,或者升压配电装置如果被破坏了,也会导致反应堆的电力控制和安全系统失效,就像当年切尔诺贝利的失控一样,一样有可能造成堆芯熔毁的事故。

所以这种大面积的炮击就是在玩火,赌的就是一个概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格罗西的话说,现在的情况就是“核安全的每一项原则都以某种方式被违反”,没有出事,“纯属幸运”。

那这个火玩儿得有多大呢?

还是以切尔诺贝利事故为例。扎波罗热核电站有6个反应堆,乏核燃料的储存共有18000个燃料组件,大约是整个切尔诺贝利的10倍,而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灾难第4反应堆,燃料组件也不过2200个。

所以一旦发生核灾难,其潜在的受灾面积可能会超过10个切尔诺贝利禁区那么大,不光扎波罗热地区不能住人了,整个乌克兰东部90%的地方、俄罗斯西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方因为严重的核污染,都将变成无人区,而邻近的欧洲国家受到污染的程度完全就是随机取决于风往哪边刮。

再往大了说,这个核电站位于第聂伯河沿岸,一旦发生大规模泄露,因为水流运动,从下游的乌克兰城市到整个黑海,甚至经由黑海到地中海,都将带来持续的污染。

切尔诺贝利的污染好歹还能封闭在陆地上的禁区内,日本的核废水好歹还有洋流稀释,但由于黑海和地中海相对封闭的特性,这种污染将是长期持续的。

这得波及多少国家?

所以发起炮击的一方,无疑将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和舆论谴责!

好,然后扯皮的事儿就来了。

在俄罗斯人的声明里,这些火箭炮、重型火炮、自杀无人机的连续攻击,全部是来自乌克兰军队,比如7日的轰炸,俄军甚至能准确地说出,这是乌克兰第44炮兵旅在邻近一个水库旁边的村庄里发动的。

但乌克兰方面也有自己的口径,反过来指控所有的攻击都是俄军干的,高调谴责俄军不该炮击核电站,制造堪比原子弹爆炸的风险。

西方当然是偏帮乌克兰的,7月份的时候,欧盟甚至因为俄罗斯在这里的军事部署,专门召开外长会,商量要制裁俄罗斯。

于是,现在就出现了两套叙事,近来核电站每一次被炮轰,都是俄乌各自谴责对方一遍,在各自的宣传里,都是一副“老贼敢尔”的义愤姿态。

俄罗斯称乌克兰是“一种新型的恐怖主义”,乌克兰干脆直接就骂俄罗斯是“核恐怖主义”。

总之就成了罗生门,各有各的说法。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任由他们这么打下去吧?

这个时候,就得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出场了!

毕竟,现场被火箭炮攻击的弹坑还在,撞击特征一目了然,专家看一眼就能知道是哪边干的。

此外,附近的俄罗斯防空系统也有探测到的弹道轨迹,只是因为涉及军事部署不能公开,但是作为证据提供给专家组还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然而,剧情到了这里又卡壳了!

6月份的时候,俄罗斯就邀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过去实地访问,当时IAEA也很愿意过去,俄罗斯方面甚至宣称,已经解决了组织IAEA战时访问的一切难题。

但是关键时候,联合国出来摆了一道,负责安全工作的联合国秘书处社安部,以“安全问题”为由否决了IAEA总干事格罗西的乌克兰之行。

乌克兰方面也说,核电站那边有来自“俄罗斯威胁”的安全问题,IAEA想要访问,可以,等到核电站处于乌方完全控制之下再说!

按照俄罗斯方面的吐槽,这就是联合国顺从西方的意愿,在公然为乌克兰撑腰,目的就是不想让IAEA的专家和国际使团看到核电站被攻击的真相,而也正是因为联合国的否决,乌克兰方面有恃无恐,所以在6月之后,针对核电站的袭击明显多了起来。

但博弈在持续,风险毕竟也持续。

在11日俄罗斯紧急召开安理会会议前,IAEA总干事格罗西先出来表了个态,说核灾难的风险已经“非常现实”,所以再次提出了准备率团前往核电站检查的计划。

俄罗斯那边一方面积极拥护,说在几周前,俄方就已经为顺利访问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很硬气地直接报上了联合国秘书长的身份证——“上帝保佑,希望秘书长这次不会成为实施行动路上的绊脚石”!

尴尬得联合国马上出来辟谣了——

好,层层谎言之下,那这炮击核电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俄罗斯和乌克兰,到底哪方更有嫌疑?

咱先说俄罗斯。

俄罗斯方面有没有动机呢?

有!

俄罗斯占领这个核电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保障俄罗斯占有的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的供电。

所以乌克兰方面认为,俄罗斯就是为了切断核电站和乌克兰电网的连接,转而接入俄罗斯自己的电网系统,所以才搞了出炮轰核电站的把戏,至少,炮击之后核电站外输的几条线路确实断了吧?

但这个理由经不起推敲。

俄军都完全占领这里了,几个电工就能搞定的线路问题,还需要专门用火箭炮去炸?

而且前几天炸过之后,不光连接乌克兰的线路断了,往俄占区的线路也断了啊,这意思是俄罗斯站在原地都炸不准?

要知道,对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设施的任何武装攻击和威胁,都是违反《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原子能机构规约》的,一旦败露,最后要承担多大的政治和道义责任?普京就为了几根电线走向去冒这个险,这风险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啊!

再进一步说,支持不是俄罗斯开炮的理由也有很多。

比如这个核电站已经被俄军完全占领了,俄军在那里囤积了很多武器弹药,最精锐的76空降师也驻扎在这里。

所以这就是,我炸我自己,还要用火箭炮轰......

更有意思的是,这时候乌克兰国家核机构出来神助攻,说俄罗斯军方不是人啊,居然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各处放置炸药,只要乌克兰发动反击要占领核设施,他们就会引爆!

都不知道怎么吐槽了,俄军在自己核电站的驻地旁边布满炸药,然后调转炮口打自己?这是俄军体质防爆啊,还是想集体自杀?

不过这倒也是个思路,俄军真要炸核电站,派个兵扛个炸药包就能指哪炸哪,为啥还要哼哧哼哧跑对岸去,用远程火箭炮打?

再比如,俄罗斯方面虽然不能公开防空系统追踪火箭弹的数据,但程序还是做得很足,定期会向IAEA发送最新的信息,尤其是每次炮轰之后,都会拿着“乌克兰人的犯罪证据”去打小报告。

这类证据美国手里有没有呢?当然有!

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部署了大量情报收集平台,之前炸“莫斯科号”、炸俄罗斯军官,都展现了强大而精准的情报能力,但美国为啥不把这些情报当证据拿出来、喷俄罗斯个无地自容呢?

想当年美苏冷战的时候,苏联方面击落了一架误入苏联领土的韩国客机,美国就是第一时间公布了监听苏联军方的秘密通话,让苏联方面非常被动,这一套美国是玩得很熟的!

美国拿着情报不公布,这只能说明,这些情报的指向,并不会对俄罗斯不利!

再比如,咱们前面说过,这个核电站的运营,仍然由原来的乌克兰团队负责,俄罗斯占领这里后,一直在强调核电站运行得多么平稳安全。

但这类袭击一起,俄罗斯就没法宣传岁月静好了。

要知道,袭击不仅限于核电站本身,还包括工作人员生活的埃涅尔戈达尔市,城市遭到炮击,工作人员没法出门上班,最后核电站的运行也一定会出现麻烦。

事实上,现在核电站的六个机组已经关闭了四个,另外两个的产能也都被迫压到了一半以下。

这除了会让人质疑俄罗斯的管理能力,对作为占领军的俄罗斯有什么好处?

普京为了栽赃乌军,都对自己军事占领的合理性下手了?

好,反过来,乌克兰方面有没有动机呢?

也有,而且比俄罗斯更充分。

其一,根据扎哈罗娃的指控,乌克兰方面是在“劫持整个欧洲”。

劫持欧洲干啥呢?

之前泽连斯基吐槽过,欧盟“有意”扣住了给乌克兰的援助款,还有德法等国承诺的重武器也是一再推脱,导致乌克兰政府现在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武器弹药也短缺严重,这时候乌克兰能拿欧盟怎么办呢?

所以炮击核电站,就是在制造欧洲的“现实威胁”,唤醒欧洲人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的阴影,借机让欧洲正视乌克兰问题。

欧盟能谴责泽连斯基么?不能!

要阻止吗?要!

好,那给好处吧!

其二,逼迫俄罗斯从核电站区域撤军。

俄罗斯2月底、3月初就占领这个核电站了,小半年过去了,为啥炮轰核电站这事儿,偏偏发生在现在这个时点呢?

因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召开了,“控核”再次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个时候,一座面临战争威胁的核电站,势必能再次引起全球对俄乌战争的关注,同时因为核问题的敏感性,挑起战事并占领当地的俄军,势必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所以泽连斯基事后的说法是,“国际社会要对俄罗斯的‘核恐怖’做出更强有力的反应”,“彻底实现该地的非军事化”。

怎么才能“非军事化”呢?自然是俄军从占领状态撤出去!

其三,掩盖某些敏感事实。

扎波罗热核电站内储存了高达30吨的钚和40吨的浓缩铀,就连国际原子能机构都咋舌,认为对于一个核电站来讲实在是多得异常。

乌克兰方面还专门驳斥过IAEA的这种“惊讶”,说你们在撒谎,无非就是想找借口去访问核电站呗?

但7月份的时候,就有原扎波罗热州官员出来爆料了,说这个核电站曾做过“被禁止的实验”,所以有核电站运行所需之外的数量庞大的核材料,而且确实做过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所以当得知6月份俄罗斯邀请IAEA去访问的时候,乌克兰方面就策划了炮击,其目的,就是制造不稳定的局势,不让国际专家来搞检查。

同样的,那有没有不支持乌克兰炮击的理由呢?

有!

最大的理由就是,不管是核电站的运营团队,还是这些人住所所在的埃涅尔戈达尔市,再或者是被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威胁的大半个乌克兰,这里一个个可都是乌克兰人,谁又会对本国同胞这么绝情呢?

争议不下,现在最能影响国际舆论的,无疑就是西方的声音。

西方是怎么说的呢?

在上周炮击事件后,白宫马上发了声明,说“在核电站附近作战是危险的”,因此“我们继续呼吁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核设施或其附近的所有军事行动,并将完全控制权交还给乌克兰”。

这个表态有两个重点——

第一,美国人可没指责俄罗斯炮击核电站吧?

当初美国宣传俄罗斯“准备”在战场上动用化武,舆论铺天盖地,没影儿的事儿都能变成罪名,这几次如果真是俄军干的,美国人会不开喷?

事实上,就在美国这个声明里,连俄军“虐待电站工作人员”这么点罪名都喷了,但这顶“核恐怖主义”的帽子硬是没扣下去。

美国这轻拿轻放的,这炮是哪方打的,不是已经很清楚了么?

第二,美国拉偏架。

美国的逻辑重点是什么?并不是“谁炮轰核电站”,而是“核电站附近作战很危险”。

因为很危险,所以就不能在核电站附近作战,那么顺理成章的,作为占领军的俄方应该把这座战略设施让出来,把主导权交给乌克兰,然后两国另外找个空地打去。

这就是拉偏架了!

打仗是两方的事儿,除了掐俄罗斯这头儿,你还可以选择尊重俄军占领的现实,制止乌克兰开火啊,或者至少呼吁两边停火吧?

乌克兰这么来几炮,然后一通政治操作,就能白捡一个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普京又不傻!

那美国为啥要搞这种明显是废话的“呼吁”呢?

因为经过美国这么一通操作,本来是个直接断对错、分辨谁反人类的事儿,性质就变了,变成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覆盖到了核电站这样的敏感区域,让欧洲暴露在核风险之中,你俄罗斯不退出去就是对生命不负责、就是反人类!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俄罗斯方面有一肚子道理,却讲不出来,只能和乌克兰对骂。

然后,就是开头说了,俄罗斯在11日紧急召开了安理会会议,想把事情搞大。

没想到啊,美国那边玩儿了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你要把事情搞大,于是先普京一步,也把声调放大了!

就在安理会会议头一天, G7突然发了份声明,声明里说,为了确保核设施“安全可靠地运行”,“我们要求俄罗斯立即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全部控制权,交还给其合法的主权所有者乌克兰”。

更进一步的,G7还呼吁俄罗斯“从乌克兰国际公认的边界内撤军,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

这话和美国先前的腔调一致吧?

首先,并没有断案,有意模糊了“是谁炮轰核电站”这个问题。

其二,把影响核设施“安全可靠地运行”的原因,从“炮击”这个动作,混淆成俄罗斯的“军事存在”,那么为了保障核电站“安全可靠”,俄军就得退出去,把核电站交给乌克兰。

其三,因为是G7的联合声明,代表的是“国际社会”,所以又比美国的声明升级了一层,就是强调俄罗斯“入侵者”的身份,要求俄罗斯撤出乌克兰主权国界范围。

这样一来,俄军在整个乌克兰的军事存在都是“非正义”的,让你退出核电站区域,不是很合理吗?

所以你看,西方表态了吗?表了!

打板子了吗?打了!

解决是谁炮击核电站的事儿了吗?那是一个字都没提!

要说指鹿为马、混淆概念,还得是西方这帮老流氓啊!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核查与安全政策负责人塔里克·劳夫,提出了让很多人都疑惑的两个问题——

“那里有乌克兰自己的人,他们为什么要对这个核电站发动炮轰呢?”

“此外,那里同样有俄罗斯自己的士兵和技术专家,他们又为什么还要发动炮击呢?”

也就是说,至少有一方,是置同胞生命于不顾,在用自己人的人命达成政治军事目的的。

到底是谁,或者两方是不是都有份,这还需要时间来盖棺定论,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最后只会有两个结果——

其一,西方拿出证据,证明是俄罗斯干的,然后大肆宣扬,将俄罗斯批倒批臭,成为进一步制裁和加大军事干预的借口;

其二,热度过去之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了俄罗斯方面嚷嚷,西方提都不提,假装没发生过。

观察是哪种走向,自然就知道谁才是“核恐怖主义者”!

当然,无论是谁,到了这种反人类、反人性的地步,都挺悲哀的,它至少证明了一个事实——

这场仗打到现在,有的人,已经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欧洲   黑海   波罗   乌克兰   热核   苏联   联合国   俄军   反应堆   原子能   核电站   俄罗斯   美国   电站   末日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