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中央为彭德怀举行追悼会,悼词反复修改,邓小平:我来改吧

1978年12月24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两天后,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已去世四年的彭德怀元帅举行了迟到的追悼会。

彭帅肃穆的遗像下是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骨灰盒,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为彭帅致悼词,悼词中详细阐述了彭德怀元帅光辉的、惊心动魄的一生,这也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已经本着认真的态度,坚决落实党的政策,给彭德怀同志平反了,彭德怀元帅终于可以安息了。

可谁又知道,这份能公正评价彭德怀元帅的悼词经过了多少次的修改?

悼词起草者在追悼会举行前夕反复修改悼词,但总是觉得不满意,最后稿子送到了邓小平手里,邓小平说:“我来改吧。”

彭帅庐山会议蒙难

1959年7月,在美丽的庐山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彭德怀元帅因为一封信改变了自己的后半生。

彭德怀写这封信的初衷是提出一些意见,这是他亲自下乡做过调研的。

然而,这封信引起的轩然大波是彭德怀,同时也是其他与会者始料未及的。

信件的内容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述都是实际情况,提的意见也本是好意,是为民着想。

但彭德怀元帅的性格过于耿直,意见信措辞太过激烈,结果这封意见信使自己变成了别有用心之人口中的“反党分子”

从庐山下来后,彭德怀元帅军队的职务都被免去了。

回京的彭德怀赋闲了,平日走动比较多的老战友们也逐渐很少登门了,当然,朱德元帅还是一如既往地会来找老友下棋,但也只是默默地下棋,很少有交流。

后来,彭德怀主动搬出了中南海,搬到了偏僻的吴家花园,他带走的只有伴随自己半生的书和几件满是补丁的换洗衣服。

在这里,彭德怀过起了种菜、种庄稼的农家生活,但是忙碌过后,警卫总能看到彭老总默默地望着中南海的方向,看着看着总是叹口气,就默默的进屋了。

警卫员知道老总这是仍然牵挂着中南海的主席,希望还能让他再出来工作,他还想为国家为人民为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65年,中央终于又给彭老总安排工作了,安排他到西南三线参加建设工作。

彭老总虽然此时已六十七岁高龄了,但他仍是意气风发的、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着,他觉得中央没有忘记他,他要做出一番成绩不让中央失望。

然而,彭老总没想到的是,他这点愿望也在几个月后破灭了,他被红卫兵秘密带回了北京,从此,他的苦难、屈辱的日子开始了。

但是彭老总在狱中,哪怕是肋骨被打折,他也没有屈服,他不后悔递交那封“万言信”,他不断写着申述信,为自己的信申辩,他坚定的认为自己没有错

1974年11月29日,饱受苦难的彭德怀元帅在孤寂与痛苦中去世了,而此时的彭帅还是背着反党罪名的,连最起码的追悼会都无法享受。

但是敬爱的周总理没有忘记这位为革命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帅,在周总理的秘密指示下,彭帅的骨灰被秘密保存起来

平反昭雪寻找彭帅骨灰

四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这次会议的召开给一些在特殊时期受到冤枉、迫害的老干部带来的喜讯经过慎重的重新审查,得到了纠正、平反,其中就有已含冤去世四年的彭德怀元帅。

中央对彭帅为我国革命事业作出的不朽功勋重新给予了肯定,为此,中央决定为彭德怀元帅举行追悼会,虽然这场追悼会迟到了四年,但彭德怀元帅终于盼到了沉冤得雪,这位坚贞的老帅终于可以瞑目了

在准备追悼会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追悼会筹备委员会众人面前,那就是:彭老总的骨灰在哪里?

中央、军委给出指示:“追悼会12月24日举行,一定要在追悼会开始前找到彭德怀同志的骨灰,并以最快的速度安全送到北京!”

一场争分夺秒寻找彭帅骨灰的战斗开始了,跟彭帅关系不错的人都接受了询问,但是都没有结果。

当询问到彭老帅侄女时,终于有了一点蛛丝马迹

彭老帅侄女彭钢说:“大伯的骨灰很有可能在成都,那是他最后工作过的地方。大伯去世后,伯母跟我说过。”

后来,追悼会筹备委员会的同志赶快去找彭德怀元帅的妻子去了解情况,彭帅的妻子悲伤地回忆道:“那是彭老总刚走不久,统战部李部长爱人与我闲聊时无意中透漏的。她说老彭去世后,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周恩来总理立即秘密指示,一定要秘密保存好彭老总的骨灰,而这一切都是她丈夫秘密安排的。”

原来,周恩来总理当时处境也特别不好,他无力保护受难中的彭老总,在彭老总不幸去世后,周总理立即指示彭老总的老友李部长:“把彭老总的骨灰秘密存放在成都殡仪馆,并务必严令殡仪馆这是绝密,没有军委的命令,任何人不许碰这个骨灰盒、不能移动、不能换盒。”

彭德怀元帅的遗体就这样被秘密火化,骨灰送至成都殡仪馆寄存,骨灰盒上的名字是“王川”,而一切都是统战部李部长,彭帅的老战友在周总理的指挥下亲自、秘密安排的。

军委立即派人到成都去寻找彭德怀元帅的骨灰,派去的是跟随彭帅十多年的警卫员和彭帅的秘书,他们得到的指令是:“尽快到成都找到彭帅的骨灰并将骨灰安全护送到北京,12月24日中央要为彭德怀同志召开昭雪追悼会。”

当两位跟随彭帅多年的工作人员在成都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当年亲历过秘密存放彭帅骨灰盒的同志,并在这名同志的带领下在成都火葬场骨灰保管室一个角落,找到了化名“王川”的彭帅的骨灰盒,幸好骨灰盒保存完整,虽然上面已布满灰尘。

警卫员搂着满是灰尘的骨灰盒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彭老总,终于找到你了,我们这就带您回北京。”

迟来的追悼会

1978年12月,彭帅的警卫员紧紧抱着用黑布包着的骨灰盒和彭帅秘书悄悄地登上了一架从成都回北京的航班,一路上,警卫员都死死的搂着黑布包,眼圈也一直是红红的

当飞机到达北京时天已经见黑了,就在这两位同志静静地排在其他乘客身后等待下机时,一名胸牌写着“机长”的机组人员走到他俩面前,悄悄的问:“你们是护送彭德怀元帅骨灰的同志吗?”

看到他俩满脸惊愕,赶忙解释:“我们刚接到塔台的指示,是由军委来人直接给的指示,让二位不要下机,我会把你们送到西郊机场,那里有专人等着迎接彭德怀元帅的骨灰。”

两位同志眼圈红了,他们没有出声,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机长恭恭敬敬的向他们手中的包袱鞠了三个躬,转身回了驾驶室。

当飞机缓缓地降落在西郊机场,机舱门打开的瞬间,两位同志看到了等候在停机坪的彭帅的亲属们,还有很多国家、军队的领导人,彭帅最疼爱的侄女彭钢泪流满面的走上舷梯,当她接过大伯的骨灰盒时,她终于忍不住大放悲声,停机坪上也是哭声一片。

就在这边迎接彭帅的骨灰时,追悼会筹备委员会还面临着另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彭帅的悼词还没有最后定稿

为彭德怀元帅起草悼词的,就是《解放军报》姚副社长,他已经为很多领导人起草过悼词,但从来没有一份悼词能让他如此为难,悼词反复修改,就是定不下来

因为中央有些声音认为要把彭帅的缺点写进悼词。

但是姚副社长没有听从这些人的意见,悼词是对一个人一辈子优秀事迹的概括,是人们对逝者的一种追忆,中央都已经为彭帅平反了,为什么还要把这些写进去

他不能让含冤逝去的彭德怀元帅在平反后的悼词还要被泼污水。

除了有人要求在悼词中写缺点外,甚至有人要求在写彭帅光辉的履历时不要评价太高,姚副社长的稿子交了改,改了交,直到追悼会要召开了,悼词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后来,姚副社长把悼词交给了副主席邓小平,他无奈地说:“邓副主席,这篇悼词反复修改,已经修改过无数次了,但我总觉得差点什么,无法体现出彭帅真是的一生。”

邓小平接过稿子,和蔼地说:“我来改吧,我了解彭老总。”

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元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沉痛悼念优秀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
追悼会会场正中悬挂着彭德怀同志的遗像,遗像下是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骨灰盒。
党和国家现任领导人来了,军队的各军区各级领导来了,彭德怀元帅很多的老部下、老战友也来了……

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从医院、甚至是外地赶来的,也有很多慕名的群众自发地来了,他们都是来送彭德怀元帅的,虽然彭帅已走了四年,但希望彭帅在天之灵能看到这一幕,他是清白的

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大会上致悼词,为彭德怀同志恢复名誉。

邓小平主席缓慢低沉的声音回荡在追悼会会场:“同志们: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为彭德怀同志举行追悼会。彭德怀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彭德怀同志永垂不朽!

这份悼词是邓小平副主席亲自修改的,他真实地体现出彭德怀元帅这光辉的一生,也体现了中央有错必纠的决心,彭帅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悼词   追悼会   中南海   庐山   警卫员   老帅   骨灰盒   元帅   骨灰   北京   年中   指示   老总   同志   秘密   中央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