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捡到百斤太岁,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太岁真能长生不老?

近日,根据媒体报道,大连男子在路边捡到了上百斤的太岁,一拍卖公司鉴定其为传说中的太岁,并对其初步估价为五百万元。消息一经传播,立刻引发各大网友的讨论。

有网友表示:太岁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还有网友表示疑惑:传说中太岁是“长生不老药”,吃了太岁真的能长命百岁?

关注知识探吧,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资讯!



男子捡到上百斤太岁

根据牟先生讲述,他在2020年五月份一天开车经过大连金普新区复州湾,在马路边的一处草丛中偶然发现一颗“红褐色树桩”,这颗“树桩”表面布满褶皱,全身呈现红褐色且富有弹性,因此牟先生出于好奇将它搬回了家,

回家之后称重之后有102斤,而且吸水之后竟然还长到了120斤,如果切一小块放入热水中就会被融化掉。

牟先生开始怀疑这是捡到了传说中的“太岁”,经过找到拍卖公司来鉴定,最终也认证了他的猜想。由于体积过大,拍卖公司初步估价为五百万,并表示可以代理拍卖。最后牟先生交付了2万元代拍费请拍卖公司进行拍卖,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两年时间一直没有卖出去。



太岁究竟是什么?

太岁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由一种黏菌、细菌和真菌构成的一种稀有聚合体。大部分太岁会生长在土壤中,只有极少部分会生长在水下。

由于生长地点比较特殊,太岁很少会被人发现,如果要找到太岁,一般需要挖很深很大的坑,所以就有了“太岁头上动土”这一说法。

由于黏菌、真菌和细菌的种类非常多,因此太岁的形态和颜色一般也比较多样,除了牟先生捡到的“红褐色”、还有白色、黄褐色等等。太岁表面一般会有一些褶皱且触感非常富有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入水不腐、不臭、不烂”的特点,任意切下一块还能自然生长繁殖。



捡到太岁现象并不少见

虽然太岁并不常见,但是捡到太岁的现象也并不少,1992年陕西省周至县一位农民在渭河边捡柴火时,意外踩到了一块肉团,这个肉团在高温下不腐不坏,甚至表皮在长时间下依然油润有光泽

食用了一部分之后,它的重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更重要的是如果放入特锅中它还能够继续生长。经过专家鉴定之后,这个就是太岁。

再比如在2015年辽宁丹东一位农民在山上打理板栗树时,意外发现了一块重约140斤的太岁,后来这位农民将这块太岁切块进行售卖,总共卖了300万元。随后在2017年山东博兴一个鱼塘也发现了一个大约50斤的太岁,据说价值超过了一百万。



太岁真是“长生不老药”吗?

在古籍中,也有关于太岁的记载,传说中吃了它就能“寿与天齐”,而《山海经》也记录了尧、舜、禹等帝王长寿的秘诀是因为食用了“视肉”,而“视肉”也就是太岁。除此之外,据说秦始皇一直寻找的“长生不老药”也是太岁。

也因为太岁“神药”的谣言,使得太岁的价值越来越高,但是有关专家却表示,太岁本身并不具备明显的经济或药用价值。因此太岁能够长寿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太岁价值还有待考究

太岁除去本身含有的黏菌、细菌和真菌之外,科学家还检验出了太岁还存在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就是聚乙烯醇。这是一种在工业上广泛运用的化学原料,主要用来生产尼龙纤维、乳化剂、吸水剂等。

而这种物品吸入或者摄入对人体都有害处。甚至有研究人员用聚乙烯醇制造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太岁”。目前太岁越来越多被人所发现,让人很难不怀疑这些太岁的真假性。

那么为什么太岁在民间还会被卖出如此天价呢?有关专家解释,这恐怕是跟一种“物以稀为贵”的猎奇心理和人为炒作有关。但随着热潮褪去后,也会有越来越多人认清太岁的价值。



那么你对太岁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太岁   长生不老   周至县   传说中   聚乙烯醇   长寿   红褐色   树桩   真菌   褶皱   大连   细菌   鉴定   生长   男子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