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军演的意义

本文首发“观雨大神经”,顾问谈书,作者授权推送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下台海。


我们知道在中美博弈中,台湾确实是美国手中的“一张牌”。不过美国有个问题:这张牌并非完全掌握在国家元首手里,而是谁想打都可以打。


现在拜登自己还没开始打,就被佩洛西抢先一步打了出去。老妖婆这一手下来为自己换来不少政治筹码,却让拜登擦屁股擦得不亦乐乎。



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这叫“公器私用”。他们的这种政治人物的个人诉求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做派就导致很多事件不可控,因为双方都无法完全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去判断事态的发展,也无法完全基于国家利益去进行磋商。


当然了,这是美国人自己的事。对于我们来说,这张牌谁来打都一样,只要打出来了,我们就要进行应对。


很多朋友希望我继续聊一下我对台海局势的看法,这当然没问题,不过我只能基于我自己之前的预期来聊。


目前第一阶段的政治博弈已经结束,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的军事博弈。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这一系列事件最终会给两岸局势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考虑到这是一场海上的博弈,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海权博弈的原理。


海权的逻辑

———————————


海权的界限天然要比陆权界限模糊,这是客观条件决定的。茫茫大海没有地形因素,也没有落脚点。普通人寸步难行,而军舰则是想去哪就去哪。


所以控制海域和控制陆地的逻辑完全不一样。陆地上你可以选择在交通要道或者险关隘口建立要塞,但海上不行。海上的据点只有岛,至于你想控制的区域里有没有合适的岛屿,那就只能随缘了。


如果岛屿合适,可以在上面修建必要的设施,那么岛屿对海域控制权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永暑岛基地:


海岛基地可以给舰队提供补给,也可以在一个固定区域为舰队提供警戒和空中掩护。可以说有了海岛基地,舰队将如虎添翼。


不过海岛基地的作用又不是绝对的:只要舰队够强,即使没有海岛的依托也依然可以取得目标海域的控制权,因为军舰本身就是一座移动的堡垒。



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舰队,光有海岛基地,那实际上是没太大用处的。


因为海岛是固定目标,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极易被远程火力吊打。进攻方都不需要使用高端的制导导弹,只需要对准坐标猛砸便宜的火箭弹就行了。



所以要实现对某个海域的实际控制,主要靠的是本方舰队在这里进行常态化巡航: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制海权的界限是非常动态的,随时会随着各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当然,军舰不可能天天蹲在边界上站桩,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形成了一个力量的边界后,各方就会形成共识,然后大家会接受这个现实并消停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各方的实力对比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就会有人站出来改变共识。


国际社会是一个丛林世界,在这里永远是实力说了算;不过它又不是一个完全的丛林世界,而更像是一个江湖。这里虽然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但多多少少还是要讲一些江湖规矩:


想凭实力改变共识?可以,但你要“师出有名”。



就算是美国这样的全球霸主,教训个弱小的对手也得拿“洗衣粉”出来秀一秀,给大家一个点头的理由。


如果完全不讲道理的话,吃瓜群众连自欺欺人的机会都没有,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口碑,进而导致更多的人不服,这会提高行动的阻力和成本。


这套逻辑在海权博弈中同样适用,所以海权界限的改变往往是由事件驱动的。


比如说在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军舰堵住黄岩岛泻湖出口,企图抓捕在泻湖内作业的12艘中国渔船上的船员。当时的中国渔民不得不向国家求救,于是中国海监船迅速赶往现场与菲舰对峙,后称“黄岩岛事件”。



中国执法船在抵达后便展开了长达50天的接力护渔行动,反正就是蹲在那不走了。最终中国执法船逼退了支撑不下去的菲舰,中方也借此机会开始了对黄岩岛的常态化巡航,对该海域实现了实际控制。


还有个典型的案例是钓鱼岛。同样是2012年,有日本政客提出方案:建议日本以政府的名义“买岛”,将钓鱼岛“国有化”。


这个骚操作充满了日式的小聪明,中国的应对则简单明了:立刻派出大量渔政船和海警船在钓鱼岛开始长期巡逻。


在中方常态化巡航的初期,确实也遭到了日方舰艇的冲击,双方在这个阶段的对峙比较激烈,经常水炮互喷,推搡冲撞。


中日水炮大战:


后来随着中国巡逻舰艇的数量越造越多,吨位越来越大,巡航频率越来越高,日方便渐渐体力不支,撑不下去了。于是后来的日舰越去越少,最终这里就形成了中方长期巡逻,日方长期抗议的局面。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就此掌控了钓鱼岛海域的实际控制权



通过南沙海战,黄岩岛,钓鱼岛,2016南海对峙等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些规律:



这些其实都是摆在台面上的逻辑,没有多少“阴谋论”在里面。反正牌面就是这么个牌面,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你非要不信邪去跳一下,那结果最终也就是这么个结果。


军演的意义

——————————


针对此次佩洛西的行为,中国做了很多的回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军演了。从军演的规模可以看得出,这是一次早有准备的行动。不过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官方用词:该行动不仅仅被称为“军演”,也同时被称为“联合军事行动”



也就是说这次行动不光是演练,也会起到一些实际的作用。


海上的权力边界主要是凭实力形成的一个共识。但是两岸的关系比较特殊,所以双方达成的这个的共识不完全是由实力决定的,还有很多默契在里面。毕竟还是存在着一个“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


但是默契这个东西吧,它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不能说我跟你这默契了,你却搁那给我拆台。一直以来台湾当局拆台的事都没少干,这次的“佩洛西事件”算是“咣当”一下直接把台柱给踹了。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联合军事行动”。那么这个“联合军事行动”的作用是什么呢?该行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


打破默契,重塑共识。


通俗的说就是扩大我方的实际控制范围。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张演习的地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这次行动可谓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对面留,一下子就干废了三个默契:



在这里我们先需要了解一个知识,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约定,全球对领海和领空有着这么一个共识:


离海岸12海里内是领海,领海上空就是领空。在这个范围内,无论是天上还是海上都是你的地盘,谁要进来都必须经过你的允许。



而12~200海里的地方,是经济专属区,这里面的资源归你,但海面已经是公海。具体来说就是这个地方的油气和渔业等资源只能你来开采,别人不能染指,但外来船只和飞机可以不用经过你的许可自由进出。


而两岸根据“九二共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所以一直以来两岸之间都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默契:


海岸线12海里的海空范围内不随便进去。


不过现在的局面大家也看到了,既然对岸自己把桌掀了,那么这些默契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未来的行动将不会再有任何“心理负担”。按照之前我们争夺海权的经验,未来还会有更多常态化的行动出现。


我军行动中抵近台湾海岸线与对方军舰对峙,台湾山脉清晰可见:


上文提到过,海权的边界本质上是一种共识,所以现在皮球就踢到了对岸的脚下:我现在过来了,你敢不敢驱离?如果你不敢或者不能,那么就代表你认可了这个现状,原先的共识就被重塑了。


所以现在对岸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就看他们勇不勇了,不过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当然,对大陆来说,真正的挑战还是来自于美国。如果美国在关键时刻仅是观望,未来又只敢来公海晃荡,搞所谓的“捍卫航行自由”,那其实也就意味着美国接受了该区域海权新界限的共识(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的目光不在台海而是中美关系)。


不过从历史经验看,美国对于中国附近海域的影响力是逐渐减弱的:



当然了,他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会不会突然下定决心杀进来,这个我们也不知道。那么假设美国在未来真的闯进领海的话又会怎么样呢?


这确实是一个考验,按照之前黄岩岛、钓鱼岛以及2016年南海对峙的经验来看,中国处理这种情况的基本模式是在实现常态化巡航的基础上,对来犯的外军进行“软磨硬泡”式驱离。


不过因为双方都会保持克制以避免爆发热战,所以这个驱离过程可能会演变成长时间的对峙。而因为事发地点基本都是在中国附近,所以中方可以使用大量军舰进行“接力对峙”,以此来应对长时间的消耗;有必要的话会与对方发生推搡和撞击,直至对方退出我方控制范围为止。


中美军舰南海对峙实例(右为中方军舰,左为美方军舰):


这种拿高端兵器去“械斗”的办法虽然看起来颇为笨拙,但却是中国增强海洋控制力的主要方式。正是靠着这种“赤膊上阵”的对峙,中国才逐个熬走了钓鱼岛、黄岩岛、以及南海区域的对手。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策略见效是比较慢的,基本就是“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的节奏。不过在“江湖地位”不占优,说话没人听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适合我们的选择。

结 语

————————


2022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原先那个我们熟悉的世界正在离我们远去,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规则被打破,一个又一个默契被推翻,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究其根本,是因为全球经济走到了危机的边缘,发达国家靠发债印钞推动的“躺赢型发展模式”走到了算总账的时候。而他们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无非三种:


  1. 债务出清
  2. 继续印钞
  3. 出门抢劫


债务出清嘛太痛苦,谁也不想破产;印钞嘛一直在印,现在已经印到通胀爆表,印无可印;所以......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现在世界会这么混乱了吧。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是“主动求变”:即对外界施加的变化不纠结,同时按自己的想法去主动改变周边的局势。


因为我横竖预测不了你们会做什么,所以索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切我的香肠,我也切你的香肠。这就有点像足球比赛,如果场面越来越乱,防守越来越难,那就索性随缘防守,加强进攻,只要我最终进的球比丢的球多,就仍能占据主动。越是面对波谲云诡的局势,就越要算大账。


未来的几天仍然十分关键,我们的对手们会不会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我们又将如何应对?这些都有待观察。当然我个人对联合军事行动的效果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这里朝有利于我们的方向更进一步。


通过此次联合军事行动,我们可以期待三个收获:


  1. 扩大我方在该区域的控制范围;
  2. 技术上顺利完成彩排;
  3. 试探出美台的底线。


最后,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游戏规则总是要变的,大家早晚会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钓鱼岛   海岛   南海   军舰   控制权   领海   常态   美国   台海   舰队   海域   中方   中国   共识   默契   实力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