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真能清心明目?湖南老太喂8岁孙女吃鱼胆,险些把孩子害死

“来!乖孩子,吃了这个鱼胆能清肝明目,以后再也不会近视了!”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被长辈喂食各种鱼胆、蛇胆的经历,然而这些动物的胆囊却可能致人死亡。

在2021年春节前夕,湖南邵阳的一位老太陈良银买了三条肥美的大草鱼,喜滋滋地提溜着回家准备做饭。没成想,刚刚到家,她就发现其中一条鱼已经死掉了。于是,陈良银当即决定当天晚上就吃掉这条已经死亡的草鱼。在处理食材的过程中,她将一个完整的鱼胆剥离了下来。

看着手中这个完整的鱼胆,陈良银突然联想到,她好像曾经听家中的老人说过鱼胆有清肝明目,去火解毒的功效,而且她依稀记得自己的母亲曾经用鱼胆给妹妹治疗过“红眼病”。于是,她便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一定不能浪费了。

陈良银有一个8岁大的孙女名叫唐响,平日里她就对唐响疼爱有加,这下有了“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自然还是自家的小孙女。于是她叫来了正在一旁玩耍的唐响,叫她吃下这颗鱼胆。唐响自然是很抗拒的,因为生鱼胆的气味十分腥臭,闻起来都令人作呕,更别说生吃了。恶心的味道熏得小女孩捂着鼻子连连后退。

可是陈良银没有放弃,小孩子嘛都喜欢吃甜食,但是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老太太继续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解释道,这个吃完是可以亮眼睛的。乖巧的小唐响眼看着推脱不掉了只能吃掉鱼胆。于是,孩子皱着眉头勉强把鱼胆放进了嘴里。可是没过几分钟,强烈的恶心感让唐响不断地反胃,并且又把鱼胆吐了出来。

看着孙女难受的样子,陈良银并没有心软,只是继续感叹小孩子“不知好歹”,又去倒了一杯温水来,让孙女再次用温水送服下了这颗鱼胆。看着孩子总算将这副“良药”吞下去了,陈良银十分欣慰,她以为自己的孙女吃下去的是明亮的未来,实际上却是穿肠的毒药。

吞下鱼胆几个小时之后,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唐响却说自己不想吃饭,而且还有腹痛和头晕的症状,再后来这些症状愈演愈烈,伴随着剧烈的呕吐和腹痛,让小唐响难受地在地上打滚。一开始陈良银还以为宝贝孙女是感染了风寒,直到症状越发严重,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唐响被紧急送往了邵阳市中心医院救治,经过催吐、洗胃等措施后将胃内的鱼胆取了出来,但是孩子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医生告诉陈良银,唐响体内的鱼胆毒素已经随着血液扩散到了全身各个器官,建议转诊到长沙的上级医院治疗。此时,距离她吞下那颗致命的鱼胆已经过去了9个小时.

又经过了10个小时,8岁的唐响辗转到达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开始接受透析治疗。急性的肝损伤和肾衰竭!这是医生给出的诊断,不仅如此,他们还判断孩子后期可能会发展出败血症和尿毒症。一个家庭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鱼胆为什么这么毒吗?

小唐响的遭遇令人心痛不已,令人疑惑的是,小小的鱼胆为何毒性这么强?明明有毒的鱼胆,为什么到了很多家长口中却成了清心明目的“神药”?

鱼胆其实就是鱼的胆囊,它是用来容纳由肝脏以及胰腺分泌的胆汁。人类的胆汁主要成分是一些胆盐、胆固醇以及胆色素,作用是帮助消化。而鱼胆汁却含有剧毒的氢氰酸,它的毒性甚至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要大。

鱼胆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在2-6个小时,最短半个小时,最长约14小时。出现的时间长度跟摄入毒素的方式、剂量都是息息相关的。生吃鱼胆的人大部分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最先接触毒素的消化系统做出的应激反应。这些症状和一些急性的消化系统疾病非常相似,也很容易被误诊从而耽误病情。

随后,患者开始出现头晕症状,因为此时毒素已经进入血液,到达了肝脏发挥毒性作用的表现。

实际上,鱼胆的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即使医生将小唐响体内的鱼胆取了出来,但是她的病情却依然不见好转。

这是因为鱼胆内的剧毒物质氰化氢溶于水后,就是氢氰酸。虽然鱼胆已经被取出来了,但是距离吞服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至少6个小时,氢氰酸早已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进入了血液和器官。

既然鱼胆的危害这么大,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像陈良银这样的“糊涂家长”,把致命的毒药当成清心明目的神药呢?

民间有很多说法是关于蛇胆、熊胆明目的,但是鱼胆是否有药用效果呢?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直接生吃鱼胆不但没有清肝明目的效果,还可能因此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脑水肿,严重的还可能致人死亡。虽然一些古籍中有鱼胆明目的记载,但是也说明了鱼胆有毒的特性,如果用药不慎可能导致中毒。

所以关于鱼胆如何入药,服用过程中如何控制剂量的问题非常复杂。而有的人自以为看过几本医书,只看到了鱼胆的特殊功效,就觉得自己是神医了,因此造成了许多血泪的教训。

蛇胆也能幸免

除了鱼胆之外,蛇胆也是很多人心中的良药,然而它的危害并不比鱼胆小。

2019年9月,浙大一院就来了一位病情古怪的28岁小伙子。他从16年前开始就出现了长期癫痫、头晕的症状,多次求医都被诊断为“癫痫”,可是10几年下来,这“癫痫”病却从来没有被治好过。

感到异常的医生详细追问了他的病史,和患病前的异常行为,从中抓住了一个关键信息。原来,小伙子的父亲是衢州常山县有名的猎户,常年捕蛇。为了让孩子强身健体,他在孩子7岁时,就专门抓捕毒性较强的五步蛇,剖出蛇胆给儿子生吃,一直持续了5年时间。

经验丰富的医生得出了一个猜测,这个小伙子可能是“脑袋里进虫了”。随后,医生通过对他的大脑继续更加详细的检查印证了自己的猜想。原来,蛇胆里有一种名叫曼氏裂头蚴的寄生虫,而这位小伙子在吃蛇胆的时候就不慎摄入了这种寄生虫。这些虫子在他的身体内游走,尤其是会吸取脑细胞的营养,导致人体大脑遭受了不可修复的破坏。

既然有寄生虫,那蛇胆为何可以入药?那是由于入药的蛇胆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炮制的,寄生虫都被杀灭,因而是安全的。那么,其他动物的胆呢?比如熊胆等其他动物胆囊传统也是用来入药的,有什么讲究呢?

实际上,任何动物的胆都是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可以入药的,而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一定不能为了所谓的进补擅自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孙女   氢氰酸   蛇胆   孩子   胆汁   胆囊   癫痫   湖南   寄生虫   毒性   老太   毒素   病情   小伙子   症状   医生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