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小学一年级准新生,入学报名受到限制,只因政审出现问题?

“掐尖招生”的现象由来已久,通常会出现在民办学校当中,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家长口碑,而故意设下高门槛,筛选出一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好学生。老师在教学方面也能事半功倍,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成绩。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无论是学校招生也好,用人单位招聘也罢,作为管理者当然希望通过提高准入门槛而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尤其是体制内工作单位的招录考试中,以及军校、警校和应征入伍前,都会对学生的原生家庭和过往奖惩经历一一调查,力争选出真正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就在广大网友在议论政审制度是否合理的同时,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审查也引入了政审机制。

福建一小学一年级准新生入学受到限制,只因政审出现问题?

正常来说,只要是年满6周岁的学生,都可以根据当地的小学生入学报名途径,就近安排入学,或者是摇号入学。但是家长自然想给学生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有机会到师资力量更好的重点公立教学,家长自然不想错过。

重点小学不仅师资力量高,而且学风建设也过硬,学校管理严格,学习氛围浓郁,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为未来积累更多的人脉关系都有很好的帮助。不过重点小学的入学门槛比较高,除了考察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外,对家长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福建一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今年秋季开学,应该上小学一年级,然而在报名问题上大费周章。跑了好几所小学,都被校方拒绝了,给出的理由基本一致,那就是学生的政审有问题。

家长对此难以接受,小学生入学为啥还要接受政审,这也不是考公务员。再说了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毋庸置疑,学校为啥要剥夺一个6岁孩子上学的权利?

其他家长也表示,头一回听说这样的理由。一般来说审查学生入学资格,主要是看学生的户籍所在地和年龄是否符合入学要求,有的学生会考学生一些算术题,家长都能接受,该小学又不属于军校警校,从未听说需要政审的说法。

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有必要进行政审吗?大家的态度呈两极分化

当地教育相关部门对此给出回应,之所以拒绝该学生正常入学,主要原因是其家长曾经因参与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还因此留下案底。按照规定,这类人员的子女不允许上当地的公办优质学校,只能去普通公立小学或民办小学。

此前也有一些中小学校掐尖招生,准新生和家长需要分别接受老师的面试,对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也对家长的学历、工作和教育理念等问题进行问询。其原理和政审异曲同工,主要还是想优先录取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高素质家长。

有网友对此举双手赞成,还希望全国都推广此政策。毕竟原生家庭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难通过后天学校教育予以纠正。家长担心学生在学校交到不好的朋友,受到负面影响。说白了,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家长有案底的学生成天朝夕相处。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本来家长犯错,学生就已经很可怜了,若是入学资格就受到限制,很有可能会造成双重打击,学生可能会一蹶不振,学坏的几率也就更大了。这样做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初衷,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为啥入职和入学越来越注重政审问题?

从学生自身发展角度考虑,确实家长犯错不应该由下一代来承担恶果。尤其是入学和就业这样的重大问题,学生本人再优秀,也无法掩盖家长曾经留下的案底,确实会让学生本人非常绝望。

实际上政审存在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筛选,而是用提高犯罪代价的结果,让家长提高责任意识,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断送下一代的前途。让家长减少犯错的念头,才是关键。

该学生虽然不能去重点小学读书,但是还是可以选择私立学校,这也会时刻提醒家长和学生,不能再一错再错,否则这样的悲剧会在下一代身上不断上演,这也算是一种反向教育的方式。

还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能正视政审这个问题,提高重视程度,严于律己,不要让政审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障碍。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小学入学有必要政审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头号周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福建   周章   案底   新生   警校   品学兼优   可能会   军校   义务教育   门槛   家长   重点   孩子   小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