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深圳肯德基偷拍照火上热搜,我顿悟了成年人最高级的善良

前些天,在广东深圳的一家肯德基,有人拍下了一段这样的视频。


一个戴着口罩的女孩在打视频电话,但全程不说一句话,只是着急地在镜头前用手比画着。



拍摄者以为女孩在秀恩爱,还配上了“唯有爱不被隔绝”的字样。


然而评论区里,有位懂手语的网友出来翻译了女孩的表达:



“女孩是让对方还钱。怎么?你不想还?借钱时说得好好的,2个月就还,现在又说还要2个月,我鄙视你!”


原来,这并不是情侣间的秀恩爱,而是这位听障女子因为生活捉襟见肘,催促男子快点还钱的心酸故事。



知道真相后,有人觉得很心里很不是滋味:



“忽然觉得他们连吵架都不能大声喊,憋在心里得多难受。”


也有网友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以前开出租车的时候,晚上拉过两个乘客,两人上车不说话,到路口自己问了好几遍往哪走都没有回音。


于是他愤怒地回头想再问一遍,结果看到两个人同时在用手指着一个方向,他这才反应过来对方是听障人士,于是连忙道歉。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提问:


“我国有8500万残障人士,相当于每15人中就有1个,但为什么我在大街上从来没有见过?”


有个回答很真实: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驯兽师,生活给有的人分了一头狮子,给有的人分了一只羊。


“没见过人间疾苦,只是你比较幸运而已。但是以有限的见识去否定人间的疾苦,用质疑的声音试图淹没援助或者求救的声音,就是在作恶。”


有这样一群人,比起同情、施舍,他们更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和被尊重。


读者,赞728


最近,小某书上有个热帖。


内容是一个女孩称自己收到了听障外卖员的短信,短信的语气让她有点生气。


我看了女孩发上来的截图,起初也觉得对方语气有点生硬,不礼貌。



“请回答”“给我钱27”“单号多少”“怎么没收到27?”


好在评论区,有位曾在聋哑学校教过学的老师出来科普了:



“他们的语序和表达都与正常人不一样,能拼成完整的主谓宾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用很多形容词或者描述情感的词,他们是拼不起来的,多担待吧姐妹。”


有位自己身边的亲戚就是听障人士的网友也出来发声:



“我表姐就是聋哑人,他们的语序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只能尽量把意思表达出来,而且我们说的话,他们理解得可能也有偏差!”


有人代入了那位听障外卖员的处境,觉得有点难过:



“前面两句都用了谢谢,第三句用了请,他在极力地想让对方满意,后面说快点啥的估计也是怕自己迟到。


“看他说‘好知道’,就很心酸,也许‘问平台’对他来说也不像我们这么容易,打个电话就能解决。”


是啊,对于听障人士来说,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从小戴助听器,那语言表达方面可能和其他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听障人士的语言是非常直白的,手语的表达逻辑和我们说话的逻辑是有些不同的。


他们为了让世界听懂自己的语言,已经付出很大的努力了。


有时候我们认为的简简单单,对别人来说,却是倾尽了所有。



遗憾的是,还有很多人对残障人士存在着偏见、误解,还有冷漠和无视。


比如,之前就有人给一位听障外卖员写了长长的差评,称对方掏出一张残疾证让她捐钱。



虽然她称自己并没有歧视聋哑人的意思,但她的言语里充斥着满满的偏见和不理解。


事实上,这件事只是一个误解。


那位听障外卖小哥向顾客出示的,并不是什么讨钱的残疾证,而是公司专门为他制作的工作牌。



因为无法和顾客正常交流,所以工作牌的一面是询问取餐地点,一面是请顾客检查菜品是否齐全并做出评价的文字。


出示了工作牌,对方却看都不看,就判断是在乞讨,并气愤地写下差评,这种行为,实在是有失偏颇。


再比如,因为疫情,戴口罩成了日常,这刚好严重影响听障人士识别嘴部动作,读取说话内容。


日本就推出了一款透明的口罩,但还是有点贵,一个要88元。



而这条报道下面的热评前三,却都是在说发明这种口罩是“吃饱了撑的”,嘲讽这种口罩又贵又没用。



他们无法与残障人士共情,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因看不到口罩下的嘴部动作而苦恼。


作为健全人的你很幸运,但身为残障人士的他们,同样需要被这个世界看见,而不是被冷漠地无视。



最近,豆瓣9.3分的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让很多人重新意识到特殊人群的存在。


剧中有一集让我印象深刻。


父母回家时,听到房间里传来小儿子的怒吼声。开门一看,发现小儿子正在用力捶打着躺在地上的哥哥,嘴里大喊:“不要这样,你会死的。”


而哥哥早已口吐鲜血,一动不动,父母赶紧叫了救护车,但最终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检察官以“伤害致死罪”的罪名起诉了这个小儿子。媒体也报道了这件事,交代了背景:


20岁的小儿子,患有自闭症,精神年龄大概在6岁到10岁之间。



而被打死的哥哥,则是位智商很高的天才,以超高的分数考入了首尔大学医科专业。


这个案件,任谁看都是因为小儿子突然发病,做出异常举动,才殴打了哥哥,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事件报道的评论区里,各种围绕那位自闭症小儿子的恶评层出不穷:



“医大学生死了,自闭症活下来了,这不是国家的损失吗?肯定又会以身心脆弱为借口判无罪。”



“就算是自闭,该知道的也都知道啊,送他去监狱吧。”



我们公寓也有患自闭症的人,一起坐电梯的时候,说实话很害怕。”


然而,经过律师的调查取证,事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优等生哥哥因为学习压力大,曾反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目睹了这一切的自闭症弟弟,每次都哭喊着跑过来阻止他。


那天,哥哥又用塑料绳套住自己的脖子,踢倒了椅子。


闻讯赶来的弟弟,冲上去把哥哥抱住,把绳子弄断,但哥哥却在倒地的瞬间,22根肋骨折断,导致失血身亡。


仅仅因为弟弟患有自闭症,就用有色眼镜看他,在没弄清事实真相前就口诛笔伐的人,实在太多了。


残障不是边界,偏见才是。



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大家看到、意识到这类人群的存在,并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在遇上快递、外卖、洗车、保洁、售货员甚至咖啡店员是障碍人士时,我们可以多一份耐心和包容。


在看到路上的盲道、商场洗手间的设计,没有考虑到障碍人士的存在时,我们可以尝试去反馈、沟通。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个庞大的群体不该被忽视、遗忘。


人生不易,有些人更是一开局就碰到了“困难模式”,我希望所有认真生活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点个“赞”,为障碍人士发声,为我们所向往的相互理解、尊重的社会努力。


共勉。



作者:小椰子,用独特视角解读热点事件,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来源:小椰子专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自闭症   语序   肯德基   聋哑人   残障   疾苦   手语   小儿子   最高级   口罩   深圳   外卖   偏见   成年人   障碍   善良   弟弟   哥哥   人士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