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约情人节,咱们一起抓蜘蛛!古代小姐姐教你正确过七夕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即将到来,又是秀恩爱和撒狗粮的日子:情侣们约会定情领证,一起看星星许愿、欢度中国式情人节。

但实际上,在古代,七夕的传统习俗与“情人节”毫不相干哦。

话说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在夏夜人们仰望天空时,发现坐落于天空中,最南和最北的两颗耀眼的星,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相望,因此被喜欢追求秩序的古人们奉为崇拜对象,这也是七夕节初始的由来原因。

实际上,牛郎织女并不对称匹配,织女星的半径、质量、亮度、岁数都比牛郎星大,他们相距16.4光年,从科学的角度说他们是妥妥的姐弟恋加异地恋呢!

后来。牛郎织女逐渐被神话,织女成了民间爱戴的七姐,负责编织云彩、精于纺织,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又传说七月七日是她的诞辰,于是逐渐诞生了“七姐诞”的“乞巧”习俗。

古时女子都希望以织女姐姐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夕,她们都会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这也就是“乞巧”一词的来源。

七夕乞巧的节日起源于汉代,《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这一天,少女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织女姐姐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所以,乞巧节也称为女儿节。

女孩们也会在七夕斗巧,举行穿针比赛,谁穿得越快,谁的手越巧,就意味着谁,祈到的巧越多,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还有抓小蜘蛛的“喜蛛应巧”活动,七夕节前抓一只小蜘蛛,七夕晚上把它放在首饰盒或其它器皿里。第二天早上观察蛛网形状,如果蛛网形状规整,疏密有致,就表示得巧多,反之则少。古代小姐姐真是技高人胆大阿,佩服佩服。

宋代将七夕节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七夕节的节日气氛在商业与娱乐的作用下达到顶峰。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人们争买巧果雕花、磨喝乐作为礼物,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成为当时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汉文化的影响,韩国、日本都保持着七夕节的传统。韩国的七夕会有祭祀和祈福活动,人们相信,如果到了傍晚供桌上有蜘蛛结网,就代表织女答应帮忙实现愿望。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七夕祭”,和伴随的烟花大会,非常的热闹。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七夕节已经逐渐演变成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好了,不说了,我去朋友圈领狗粮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情人节   南和   拜祭   西京   蜘蛛   织女星   姐姐   古代   蛛网   织女   牛郎织女   韩国   日本   形状   节日   正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