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乐事5运动会

我们低年级的时候,学校没有开过运动会。大概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分来了师范学校体育班毕业的王老师,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破天荒开了第一次运动会,而且后面一直开下去了。

先说说新屯川学校运动会的开创者王新民老师吧。他那时候大概22岁,中等个子,方脸,板寸头,经常穿一生天蓝色的运动服,回力球鞋永远白生生的,永久牌的大包链自行车也总是擦得一尘不染,篮球打得非常漂亮,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在他来我们学校之前,初中男生大多喜欢穿只有一个扣子的大包西装,脚上穿布鞋或皮鞋,留长发。他来我们学校以后,家里条件好的,都开始穿运动服,男生大多理了寸头。王新民老师可以说是我们学校那几届学生的审美路上的导师了。

运动会通常在五一放假的前两天举行,但报名更早,会提前一个月。报了名,学校就热闹起来了,下课和上学、放学路上,好多学生都在训练:跑呀!跳呀!投呀!话题也离不开运动会,“你报了啥项目?”“我报了一百米、200米、跳高。”“王老师说我在体育上有天赋,高中可以报体育特长生。”“我们班的长腿,跳远能跳6米哩!”“我个子小,但是耐力好,我报了个3000米。”“运动会再有几天了?”“8天了!”

盼望着,盼望着,运动会终于到了。巨校长和学校的甘副校长、几个主任坐到戏台上的主席台上,宣布开幕以后,鼓乐齐鸣,入场式就开始了。最神气就是鼓乐队了:六年级的胖丫头“吨半”用力踏着步子,把大鼓擂得震天响,仿佛大鼓就是给她起绰号的那几个捣蛋鬼。五年级的“七个小矮人”都是小号手,腮帮子鼓得有些夸张,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号声整齐而有力。我们班打小鼓的女生竟然涂了红嘴唇,鼓打得不怎么样,头抬得比谁都高。最帅气的就是彩旗队的初三男生了,个个一套天蓝色运动服,脚上不是“回力”就是“双星”,发型是板寸或者林志颖的三七开。各班的运动员方阵 ,有的手举花环,有的手拿气球,有的高举小旗,依次接受主席台检阅。

开幕式结束后,各比赛项目就开始了。我在小学初中一直是班里个子最矮的,绝对的饮水机管理员。但那时候没有饮水机,只有同学们每人收五毛买的桔子粉,老师让我保管。我允许所有同学每天可以冲两杯,自己则可以悄悄多冲一杯。那时候学生都喝一种叫冰袋的饮料,塑料外包装,里面是用糖精兑的甜水,可以常温喝,也可以冻硬了慢慢舔。一毛一袋,便宜。另外,我还担任通讯员,就是往运动会广播站送新闻稿。班上有同学取了好名次,我就喝着橘子水或者咬着冰袋,写一篇新闻稿,然后送给广播员。一会儿,广播里就开始播我的“作品”了,班主任投来赞许的目光,并当着同学们表扬我。我表面谦虚,但心里非常“受用”。

运动会的高潮是小学高年级1500米,“七个小矮人”居然全部报了这个项目。其他选手全部冲线以后,他们还有两圈,这也难怪,他们的身高刚刚到得冠军的大个子的肩膀上。尽管已经气喘吁吁,跑得踉踉跄跄,但他们没有放弃。甘副校长拿过话筒,在广播里为他们加油,全校师生一齐为他们加油助威,直到他们中的最后一个走过终点线。颁奖仪式上,学校还特别为他们颁发了精神文明奖。











离开母校已经二十年了。一次酒局上,我认识了母校现在的赵校长,一个二十多岁的优秀青年,了解到学校的现状:新盖了教室,配了计算机,上课也用了智能白板,采暖用电暖,操场里的戏台也重修了。村里多数孩子去了西固、新区上学,目前只有60多个学生,12个老师。当初教我们的老教师,很多已经退休了,当初我们口中的小李老师,如今也成了“李老”。那天晚上回来,同学、老师,还有哪些快乐的往事出现在了我的梦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小旗   乐事   运动会   寸头   戏台   大鼓   冰袋   新闻稿   天蓝色   饮水机   运动服   母校   个子   同学   老师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