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大V激辩姜昆和相声,有人客观公正,有人左右逢源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春节晚会有邀请体育明星的传统,体育节目里也经常有娱乐嘉宾的身影。

2022年初,相声、小品演员巩汉林就和前国足队员冯潇霆上演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冯巩之争”,一时间,足球圈和相声圈各路人马都被卷了进来。

2022年中,随着《人物》杂志一篇姜昆专访《姜昆:误解的总和》发表,相声圈连续刷屏,没想到足球圈大V也参与了,而且还把娱乐圈大V也给带了进来,大家一起激辩姜昆和相声。#百年笑声#

率先发声的是足球圈大V、知名记者赵震,他目前在社交平台上拥有五百多万粉丝,老球迷朋友应该都知道他。

先说一个小花絮,十年前当某南方足球俱乐部拿亚冠时,笔者曾在体育论坛上发表文章,指出该俱乐部的金元模式属于“饮鸩止渴”,最后遭受伤害最大的是中国足球的未来。之后笔者不幸被该俱乐部球迷排到了“四大恒黑”名单里。有些球迷还发起人肉,发现笔者的IP地址、名字和观点都和赵震相似,于是赵记者也被骂了。

赵震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姜昆:误解的总和》这篇文章,他评论道:某种程度上我是听着姜昆相声长大的,我也很喜欢郭德纲,但在创作能力上,郭德纲和姜昆、马季这些前辈相去甚远。

赵记者出生于1975年,姜昆在春晚上大红大紫之时赵记者应该上小学,再加上赵震所在的沈阳也是曲艺重镇,相声氛围很浓厚,因此赵记者应该也是一位听过很多相声也懂相声的人,关键是,他的观点是客观公正的。

姜昆在1986年才遇到梁左,在那之前他已经红了七八年,其中《如此照相》、《错走了这一步》、《想入非非》、《祖爷爷的烦恼》等作品在当年都是非常优秀的相声,而且内容上也非常有深度,反映生活、讽刺丑恶、宣传政策等各种类型作品都有。

而且,姜昆和梁左的合作中,梁左只负责写故事,相声的二次创作都是姜昆负责的,这个工作很难,不信的话你找一集《我爱我家》,试试把一集故事改成十几分钟的相声,不仅包袱不能丢,语言逻辑和技巧还要严丝合缝,你看看难不难。

相比较而言,郭德纲创作能力确实有,但他最擅长的还是改编传统相声,在作品的深度和格调上确实没法和姜昆比,赵记者的评价相当客观。

有网友“提醒”赵震,姜昆2022年春节晚会的那个相声你看了吗?其想表达的观点应该是,姜昆已经江郎才尽,2022年春晚就是证明。

赵震的回答很有艺术性:马三立先生1985年春晚的相声你看了吗?他的核心观点很明显:姜昆上2022年春晚时的年龄比马三立上1985年春晚时还大一些,马三立七十岁上春晚说得并不好,观众反响很冷淡,同理我们也没必要苛求七十多岁的姜昆。

再说了,郭德纲2013年上春晚时才40岁,表现同样不好,甚至还不如姜昆在67岁时表演的《新虎口遐想》。

赵震转发了文章,娱乐圈的大V汪海林也来凑热闹,他是著名编剧,代表作《铁齿铜牙纪晓岚》,目前粉丝数量在三百多万,他也是比较活跃的娱乐圈名人。

汪海林的发言就有些左右逢源了,他说:姜昆创作能力很强,郭德纲也不错,差别在于剧场相声尺度大,更活泼一些。那些人对姜昆的贬低,很无知。

之前经常和肖战粉丝发生冲突的汪海林这一次相对比较温和,他的观点虽然有左右逢源的一面,但也有客观公正的一面。

郭德纲擅长在小剧场或商演里说相声,动辄就是几十分钟,这个时间需要大量东西填充,自然在内容上很难精练也很难提升档次。

在作品的提炼上,郭德纲显然并不擅长,他也上过春晚,那效果用相声行话来说就是“泥”了,表现非常不好。

原则上来讲,越是精练难度越高,越是时间短难度越高,这就跟电视剧一样,大部分经典电视剧集数都不是特别长,那些动辄六十集以上的很多都是味同嚼蜡的注水剧。

另一位体育博主贺晓龙赞同了汪海林的观点同时还发挥了一下,他认为姜昆之所以被网暴,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体制内的身份。如果姜昆是一个普通相声演员,一旦和郭德纲交锋,挺他的人会很多。

贺晓龙的观点有一半是准确的,姜昆和其他体制内演员一样,他们被网暴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体制内身份。但是,这并不代表民营团体的演员和郭德纲交锋就不会被网暴,贺晓龙显然小看了饭圈的攻击力。

除了几位知名文体大V外,在赵震文章的评论区下方还有一些网友的观点交锋很有代表性。

有网友提出:姜昆近十年有好的新段子吗?(近十年的姜昆是六七十岁的老头)

别的网友反驳:郭德纲这十年有好的新段子吗?(近十年的郭德纲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另外一位网友敲边鼓:惠特妮·休斯顿这些年又有多少新歌?

有一位网友的观点很有意思:别说什么观众喜欢之类的,举个例子,法律要是允许,跳脱衣舞保证好卖票,这能代表什么?

这也是笔者一直坚持的观点,所谓“能卖票的相声就是好相声”纯属片面观点,东瀛那些年轻女老师们的经典电影如果可以卖票,票房估计能秒杀很多经典大片,论下载量更是天文数字,这能代表她们表演的就是好电影?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曾说过一个观点:看那些低级趣味的滑稽表演我会笑,然后觉得降低了自己,听侯宝林的相声我也会笑,然后我觉得提高了自己。

相声追求的是雅俗共赏,这个“雅”不一定是高雅,而是优美,但这个“俗”肯定不是低俗,而是通俗。

朱自清曾提出雅俗共赏还是应该以雅为主,化俗为雅,俗不伤雅。按照朱先生的观点,相声作品应该追求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艺术,同时也要让语言通俗易懂,符合老百姓的审美和语言习惯。

如果按照朱自清的标准,姜昆的很多代表作《如此照相》、《想入非非》、《祖爷爷的烦恼》、《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和《新虎口遐想》都符合雅俗共赏的思路。

还有一位网友则认为,姜昆火爆的年代,很多某社的粉丝还没出生,巅峰时期的姜昆,不是某些人能比的。

这话倒是很在理,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只要当时家里有电视机或收音机,肯定都会了解巅峰期的姜昆是什么样,一些年轻人没经历过那个时代,自然也不了解姜昆,有些年轻人干脆也不了解相声,所以很轻易就被一些人带了节奏。

综合来看,赵震、汪海林、贺晓龙这些文体界大V以及各路网友对姜昆和相声的评价还是相当客观公正的,这一次足球圈和相声圈之间无疑是一次和谐的友好联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文体   相声   公正   客观   雅俗共赏   左右逢源   虎口   遐想   笔者   演员   粉丝   观点   记者   足球   网友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