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宝宝出生3天就命悬一线,协和医院医生修复心脏上的“水管”

出生3天就被查出,心脏主、肺动脉完全搭反,还伴有房缺,卵圆孔未闭等问题,让这名女娃小琦(化名)一出生便一脚踏进了鬼门关。但出生15天后的心脏手术,成功让她的心脏复原。

专家提醒,福建每年约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00例左右,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先心病可在胎儿期检测出来,建议孕期要遵医嘱定期产检。

出生第3天被查出复杂先心病

今年5月,足月的小琦平安降生,是这个家庭的第三胎。但妈妈发现,小琦和之前的2个宝宝出生时不太一样,嘴唇是紫黑色的。

出生后3天的体检发现,小琦心率偏慢,进一步检查更让家长揪心:小琦有心脏大动脉转位,同时伴有房缺、卵圆孔未闭等多个问题。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夫妻二人将女儿转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

小琦的接诊医生,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廖东山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相对少见、同时又复杂危重的心脏畸形,在先心病中占5%~8%,在10万活婴中有20.1~30.5例。

目前由于产前检查的普及,很多基层的产妇筛除了大多数的复杂先心,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已经是十分罕见。

若不及时救治,基本无生还可能,而小琦这种类型的大动脉转位生存率最低,生存1周者占80%,生存2个月者占17%,以及生存1年者仅占4%。如果不及时手术干预,动脉导管,一旦闭合,小琦青紫症状和酸中毒将呈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

在“鸡蛋”大小的心脏上修复“针尖”细的血管

出生第15天,廖东山主任手术团队就为小琦进行了手术。

婴儿的心脏仅有鸡蛋大小,血管仅有针尖细,手术难度极大。小琦出生仅9天,心脏组织极为脆嫩,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廖东山主任医师、谢先标主治医师带领团队研究小汐相关辅助检查后,敲定手术方案,将安装反的“水管”重新装修,不到2小时就完成了大动脉调转术,让“水管”回到正确的地方,重新完成它的运输工作。

↑廖东山主任医师和谢先标主治医师及其团队为小汐手术过程中

出院前,小琦的各项检查结果均已正常。

福建每年约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00例左右,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先心病可以在胎儿期检测出来。

廖东山主任建议——

孕产妇加强孕期检查,尤其是相关高危人群,如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一些年龄较大的产妇,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若产检时发现胎儿疑似先天性心脏病,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咨询。先心病的治疗时机跟病种有很大关系,绝大多数都能得到良好的救治。

据了解,福建协和医院每年接收1500例先心病患者,其中,14岁以下儿童约为800例。高难度的手术约占10%。2020年3月,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开设了福州第一家小儿先心病病房,由陈良万教授、廖东山主任、丘智煌博士组成小儿心脏外科团队,让先心病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照护。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协和医院   福建   心脏外科   完全性   心脏   圆孔   大动脉   主治医师   针尖   主任医师   产妇   先天性   胎儿   水管   手术   团队   医生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