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在延安是“刺头”,毛主席却能轻松解决,萧军:我太渺小了

毛主席对萧军感兴趣,也许因为他是“鲁迅的弟子”,而毛主席对鲁迅先生一生都是十分尊重的。

早在1940年,毛主席就在他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中,开辟出新的专门篇幅,对鲁迅先生作了非常崇高的评价。

也许是爱屋及乌,当毛主席得知“鲁迅的弟子”萧军到达延安以后,便亲自来到他所居住的窑洞见面。

图 | 毛主席

关于鲁迅,毛主席和萧军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关于文艺繁荣的发展,他们之间亦有许多共同的话题。

毛主席说:“萧军是极其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他谈得来。”

萧军父亲说:“这不是我的儿子,这是我将来的敌人,冤家啊!”

萧军,原名刘鸿霖,又名田军,他的故乡在辽宁省义县沈家台镇的碾盘沟村,是一个典型的东北乡村。

萧军的父亲名叫刘清廉,是个细木工人,曾办过小商号,还当过骑兵。“九一八事变”之后,刘清廉和乡亲们在家乡一带还闹过短期的“抗日义勇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萧军的母亲是个官宦人家的闺秀,她嫁给萧军的父亲,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不过,刘清廉对此并不当一回事,夫妻俩时常会吵架。在萧军六岁的时候,母亲就服毒离开了人世。从此,萧军便蹬着一双仇恨的眼睛,说要为妈妈“报仇”。

刘清廉听小萧军说出这种话,气得头都要炸了,他说:“这不是我的儿子,这是我将来的敌人,冤家啊!”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刘清廉竭尽全力也要送萧军去上学,希望儿子将来能大有作为,不用过苦日子。

但萧军从小性格就比较“叛逆”,他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是国文,深得老师的一致好评。可是,在高小不到三年级的时候,就被学校开除了。原因是他违反了教规。

就这样,萧军一生的学业便到此告终。算起来,他既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上过中学。但后来他自嘲地说:“总比高尔基稍强些,高尔基小学也没上完。”

图 | 萧军

不读书,萧军只好独自出去谋生。1925年,他被吉林城中的一个骑兵营相中,当了一名骑兵,那年他才18岁。

在军队里,萧军是最受宠的,因为他是个识字的学生,而部队里大多数人没有读过书。所以,萧军顺利被提拔为“字儿兵”,专门负责教大家识字。

可是,作为东北大山里滚打出来的血性汉子,萧军不能忍受这“教书匠”一般的生活,他要打仗,要学过硬的厮杀本领。于是,他又从骑兵营里走出来,到沈阳市张学良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

后来从讲武堂出来,萧军还当过炮兵,做过步兵训练。

谈起这些当兵的经历,萧军说:“当兵既锻炼的身体,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这一点很重要。”

偶然机会走上文学道路,鲁迅先生为其“保驾护航”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时事瞬息万变,但萧军酷爱的,仍是文学。后来他在回忆文章里说过:“我走上文学生涯这条路,几乎可以说完全出于偶然,即使在‘正式’从事文学创作这条路上的过程中,有几次我还做过‘正骨医生’,‘武术教练’等其他职业。”

萧军所说的“偶然”,恐怕是指他与女作家萧红的相遇。

自从萧军从军营里走出以后,就来到哈尔滨谋生,在那里,他遇到萧红。

有一天,萧军在街上走着,他看到报纸上有个女孩的求助启事,于是就顺着地址走了过去,找到了这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就是萧红,也是后来中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图 | 萧红

这次相遇,让萧军成了萧红的“保护人”,他俩都穷困潦倒,便试着写作,投稿为生,谁知写着写着,便不能自已。

“九一八事变”之后,二人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萧军著有《桃色的线》、《烛心》、《孤雏》等短篇小说,萧红则著有《王阿姨之死》、《看风筝》、《春曲》等小说。好不容易将这些小说集结成册,取名为《跋涉》,但刚印了1000册,就遭到当局的查禁。

二人并没有就此灰心,而是来到了上海,继续写作和谋生。

在上海,他们的命运出现了转折点,遇到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向来对充满斗志的青年人抱有很大的期望,当他听说萧军和萧红是从东北过来的文学青年时,便决心全力帮助他们。

鲁迅先生拿出自己的积资,为萧军和萧红出版小说,列入奴隶社的丛书,还亲自为他们作序介绍。

萧军在出版第一部长篇处女作《八月的乡村》时,鲁迅先生就帮助巨大,这种恩情,让萧军难以忘怀。

在萧军的心里,鲁迅先生就是太阳。他觉得鲁迅先生的精神是战斗的,思想方法、人生态度是现实主义的。

1936年,鲁迅先生因病在上海去世,萧军就是治丧办的主持人,也是“出殡日”队伍的总指挥。鲁迅先生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红旗,旗帜上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此事轰动海内外。

图 | 鲁迅

毛主席得知萧军来到延安,亲自到其居住的窑洞见面,萧军听说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后,肃然起敬

抗日战争打响以后,萧军提出要去打游击,可萧红不同意。

萧红说:“你打仗可以,但死了你一人,不见得中国能如何,你终究是有所成就,有才能的作者,应当写作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可萧军铁定心思要去打仗,他说:“我现在没有这个心情,你走你的路,我走我路。”就这样,萧军和萧红分手了。

1938年,萧军来到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在那里担任文艺指导老师。可这所大学的校长是阎锡山,萧军对他十分反感,尤其是听到他污蔑共产党的言论后,萧军愤怒不已,决定辞职去打游击。

这年二月,萧军渡过黄河,步行二十多天,终于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3月21日,萧军拖着疲惫的步子,走进延安陕甘宁招待所。在那里,他见到了昔日左翼文化运动时期的战友,被毛主席称为“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的著名女作家丁玲。

图 | 丁玲

阔别多年的友人在异地相逢,其欣喜之情一下子就冲散萧军的疲惫,他兴致勃勃地和丁玲谈起了这些年的经历,并告诉她这次要去五台山打游击。

第二天,丁玲去见了毛主席,向他汇报“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情况,顺便把萧军到达延安的消息也告诉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到后,对这个鲁迅先生培养起来的“弟子”非常感兴趣,当即就让办公室秘书和培元前往招待所代他致以问候。

和培元领命后,匆匆赶往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所,询问萧军到延安的日程,并转达了毛主席的问候,还热情地提出安排时间让萧军见一见毛主席。

当时萧军认为自己对毛主席缺乏了解,加上不愿与政治人物打交道,就委婉地拒绝:“我打算去五台山打游击,到延安只是路过,呆不了几天,毛主席公务繁忙,我就不去打扰了。”

事后,丁玲责备地对萧军说:“你既然来到了延安,多么难得的机会,毛主席热情相邀,还是应当去见一见。”

这时,萧军也觉得自己有失礼貌,便点头同意了丁玲的意见。

正当萧军和丁玲在商量找机会与毛主席见面的时候,毛主席却已经来到了招待所看望他。

身材魁梧的毛主席一见到萧军,就热情地上前握住萧军的手,非常亲切地嘘寒问暖。萧军见毛主席如此礼贤下士,感到非常惭愧,他觉得自己年轻气傲,太过渺小了。

尤其在听说毛主席对鲁迅先生作出很高的评价时,让他对毛主席肃然起敬。

图 | 毛主席

4月1日,陕北公学举行第二届开学典礼,毛主席、陈云等和萧军又聚在一起。会后,毛主席与众人会餐,七八个人站在操场上,围着桌子喝酒,场面十分开心。

从那以后,萧军便打消了去五台山打游击的想法,而是参加了“西北战地服务团”,离开延安前往了西安。

在那里,萧军见到了萧红,可萧红此时已另有爱人,她向萧军郑重声明,从此两萧便永久地分开。

在西安待不下去的时候,萧军准备西行,他与友人来到了兰州,住在王谦德家。王谦德有个妹妹,叫王德芬,长得娇小可爱,萧军与之相识相爱,很快就结为了一对夫妻。

后来,萧军和王德芬在四川成都安了家,并担任过成都《新民报》的副刊主编。1940年,萧军举家前往重庆,但“陪都”的气氛总让萧军受不了,于是他又找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想二去延安。

毛主席对萧军说:“现在正忙着打仗,种小米,哪有什么文艺政策?”

有了想法,萧军立即展开行动,他在邓颖超等人的帮助下,先到西安,然后又乘八路军办事处的卡车,历经重重关卡,于1940年6月再次来到延安。

二到延安,萧军打算大展拳脚。那年,他被当选为“文抗”理事,次年又被选为主席。萧军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与众多来到延安的专家学者,文艺青年相处融洽。他们团结合作,给延安的文艺百花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那时候,萧军才不过33岁,作为一名作家,他是年轻的,也是敏感的,有着青年人的傲气。因此,在延安的一年多时间里,他难免会生出许多“牢骚”。

这给萧军炽热的心造成极大的打击,他又开始考虑离开延安。

图 | 萧军

那天,萧军到毛主席那里辞行,可着实把毛主席吓了一跳,毛主席心想:“萧军一家历经重重艰难来到延安,为什么又要离开呢?”

萧军坦率地说出了心中的不快,原来他的一篇反批评文章,《解放日报》拒绝发表。

毛主席听后长舒一口气,他安慰萧军:“你不是编了一份《文艺月报》吗?《解放日报》不给你登,你就登在《文艺月报》上。”

毛主席心平气和的一番话,使萧军觉得非常有道理,但他仍有疑惑:“咱们党有文艺政策吗?”

“哪有什么文艺政策。”毛主席坦率地讲:“现在正忙着打仗,种小米,还顾不上。”

萧军听后说:“党应该制定一个文艺政策,使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有所遵循,有所依据。这有利于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

其实这些道理毛主席都懂,只不过因为战事紧张,就一直搁置了下来,现在听萧军提了一嘴,便表示道:“你这个建议很好,就别走了,帮我收集一下文艺界各方面的情况好吗?”

面对毛主席如此恳切的挽留,萧军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决定留下来,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

既然决定留在延安,萧军立即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种资料陆续寄给毛主席,同时还向毛主席借阅了《毛泽东抗战言论集》,他想系统地学习学习。

不久,毛主席便复信来了。

毛主席的这封信,完全是同志式的推心置腹,萧军看后感动不已,他想再找机会同毛主席“谈”一回,并去信询问会面时间。

几天后,萧军得到了毛主席的准许,立即赶往了杨家岭。毛主席热情地将他迎进窑洞,两人促膝长谈,聊了许多有关文艺方面的情况。

最后,临离开时,萧军告诉毛主席:“在‘文抗’住的艾青、罗烽、舒群等一些作家,到延安一方面是参加革命,另一方面是想见见您,您是不是抽个时间,同大家见上一面。”

毛主席有些惊讶,用略带歉意的语气对萧军说:“这么多作家来延安啦,我还不知道哩,哪天我去看看大家。”

第二天,毛主席就出了杨家岭,来到“文抗”所在地。萧军听说毛主席过来,异常兴奋,赶紧把自己居住的窑洞空出来,然后去通知艾青等人。

很快的时间,众人便相继到场了,只有艾青大约晚了半个小时。原来他为了表示对毛主席的尊敬,特意换了一身西装。

毛主席和各位风趣地交谈着,不知不觉间,外面的天已经变黑了。离开时,警卫员提着一盏马灯在前面引路,萧军等人陪同毛主席从山上走到山下,才握手告别。

兴许是有太多话题没有聊完,毛主席意犹未尽,他于第二日清晨,又给萧军写了一封信,问他和这些作家是否有空,并发出邀请到家一叙。

收到毛主席的邀请信后,由萧军带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杨家岭走去。毛主席和大家一一握手,接着又是无拘无束地畅谈。

那时节,大家都感到开心。

毛主席对萧军说:“你改改行好吗?”

毛主席和各位作家进行第二次交谈之后,决定召开一次文艺座谈会,以便制定相应的文艺政策。

图 | 毛主席

在准备座谈会之前,毛主席又多次约见萧军。有一次,两人在谈到兴奋处的时候,毛主席突然对萧军说:“萧军同志,你改改行好吗?”

萧军非常不解,几乎是脱口而出:“改什么行?”

“入党,当官。”毛主席用夸张、风趣地口吻回答说。

萧军一听,使劲摇头:“不行,不行!入党,我不是那块材料,当官,我不是那块胚子,我这个人自由主义太重,受不了缰绳的约束,我还是在党外跑跑,谢谢您这么看得起我。”

毛主席并没有收回自己的意见,而是说:“你什么时候想清楚,什么时候提出来,我们欢迎你。”

此后,毛主席又相继约见了好几位作家,通过平等、坦诚的交谈,让他对革命文艺的重大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就这样,文艺座谈会悄悄来到。

座谈会是1942年5月2日在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大礼堂召开的。毛主席、朱德等与延安文艺界人士100多人共聚一堂,探讨中国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和未来。

首先,毛主席作了“引言”部分的讲话,接下来改由谁来发言呢?女作家丁玲说:“萧军当过炮兵,你先打头炮吧!”

萧军本来不想参加这个座谈会,他担心自己心直口快,在会上与大家发生争辩,弄得不愉快。为此,他甚至还提出要到外面“旅游”几天,最后被毛主席挽留了下来。

而今丁玲风趣地请他先讲,他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没有谦让,大方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图 | 萧军

毛主席一边听着,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时而点头,时而微笑。

接着,又有几位艺术家谈到了自己的看法。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总体还是非常和谐的。

休息时,女作家丁玲打趣地说道:“主席,今天请我们吃一顿吗?”

毛主席笑着说:“小米饭是有的。”

闭幕会上,毛主席作了总结性的讲话,萧军对这次讲话印象特别深刻。

在延安期间,萧军还开始着手创作自己的另一篇长篇小说《过去的年代》,与此同时,他还在鲁迅艺术学院教书,并写下了大量散文和诗歌。

毫无疑问,延安成了萧军创作生涯的第二个丰收期。

图 | 萧军

二到延安,让萧军同毛主席的交往变得密切,他们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直接交往多达13次,这是其他文人没有过的。

每一次和毛主席的交谈,萧军都会记在心里。与毛主席相比,年轻时的萧军是敏感、多疑的,甚至有时表现得有些“刺头”。

但经过多次谈话后,萧军已经被毛主席为人处世的方式所折服。那么,毛主席在化解纷争方面,有哪些高招呢?

我想,这3个方面尤为重要。

第一,善于体察人,说话谦和宽厚。

在同萧军讲话的时候,毛主席就像一个宽厚的兄长。当萧军直率地问:“党有没有文艺政策”时,毛主席回答:“哪有什么文艺政策,现在忙着打仗,种小米,还顾不上!”由此可以认为,当时对于文艺工作,对于作家的创作活动,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

而毛主席回答却有谦让的成分。事实上,早在1940年,毛主席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时,已经就国民文化基本方针政策作了明确的论述。

毛主席通过谦逊的方式,让萧军发表意见,并大加鼓励,委以重任,充分发挥萧军的积极性。

图 | 毛主席

第二,褒贬适度,句句真诚。

在化解萧军的“牢骚”时,毛主席没有做好好先生,也没有顺从迁就,而是直接指出萧军的只有正确审视自己,才能打开心结。

这种直接的交流,会让人感到句句真诚,就像好朋友在身旁劝导。毛主席就事论事,褒贬适度,逐渐化解了萧军心中的郁结。

第三,换位思考,宽容理解。

在与人的交流交往中,换位思考是尤为重要的。萧军是一个敏感的人,在处事方面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毛主席总会耐心倾听,不直接给出评价,而是先给他一个台阶下。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让萧军觉得毛主席是理解他的,让他更能接受毛主席的意见。

总之,毛主席对于萧军来说,就像一个大哥,循循善诱,引领他成长。

就像他晚年卧床时,回忆与毛主席的交往,总会发出感叹:“我们是同志、朋友、知交、是半宾半友的形式相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延安   高尔基   解放日报   鲁迅   刺头   窑洞   女作家   小米   骑兵   招待所   风趣   座谈会   渺小   文艺   作家   轻松   政策   时间   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