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全网的“二舅”,真能治好精神内耗吗?

本文主稿:心理咨询师周瑜


这两天,周瑜的朋友圈都被一位“二舅”刷屏了。

他的故事,说起来很简单,也很朴素。

二舅中学时成绩非常优秀,但由于一次生病时治疗失误落下残疾,荒废了学业。躺了两年之后,他用三天的时间学会了木工活,开始用手艺养活自己,直到现在。


二舅的故事被B站up主@衣戈猜想,以视频的方式分享出来,视频标题写着: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前来围观的人,都认同二舅故事的神奇能量。

这样一位普通的二舅,到底怎么治好“精神内耗”的呢?



回答上面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精神内耗”是什么意思。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这是百科上关于精神内耗的解释。

读过这段话,我们好像知道了什么,但又好像没完全知道。

简单来说,当我们内心产生冲突的时候,就带来了所谓的精神内耗。

而内心的冲突,可归纳成三个主要类型:

这个模式主要表现为“既要也要”,比如:

——到底是上清华呢,还是上北大呢,哎呀呀,我好纠结。

这种模式则是“两种我都想要避开”,比如:

——我现在起床去上班,会迟到被扣钱,可是我直接请病假的话,工作没完成又会被老板骂,怎么办呀……

这个也好理解,它表现为“我想要某个东西,但是因此带来的我又不想要”,比如:

——我好想点奶茶啊,但是喝奶茶又容易长胖,到底要不要点奶茶啊……



在内心冲突没有解决之前,思想会一直进行战争

说到战争,大家应该就好理解了。战争往往带来的是大量的消耗,尸横遍野,寸草不生。无论最终获胜的是哪一方,都将带来巨大的战损,这也是我们精神疲惫的原因。

我们不妨将视角拉高,从“人生意义”这个层面去尝试着看一看精神内耗的问题。

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但通俗来讲,就是你想要什么。

当人生的意义不明确的时候,人会迷茫,会焦虑。反之,当人生意义明确的时候,对于解决心理的冲突是有很大帮助的。

从目前看,二舅的人生就非常的有意义。

他认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将每一件作品都尽力去做到最好。

他不但充实着自己的人生,同时给老母亲、妹妹、孩子,甚至是全村的老人,都带来了不可或缺的意义。

我觉得,在二舅躺着不想动的两年零三天的时间里,他想清楚了他的人生想要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二舅不是想清楚了,而是没有办法,被迫的。

实则不然,我更倾向于二舅是知命,而不认命,从他认真的态度中,从他的作品中都能看到那份坚定。


不知道你是不是偶尔也会有类似的念头:

“要是我当初跟xxx结婚,现在是不是更幸福”

“想当年,我要是高考再多十分,现在就是院士了”

“我要是没有辞职,现在公司一上市,我也有百万身家了”

……

这些念头都曾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可能,也是我们经历的一部分。

其实,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一直在失去,失去着很多“可能”。

初生生命的美好,就在于它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而成长,是将这些可能性向某个现实方向坍缩的过程。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哀伤与抑郁》,其中就谈到了相关的话题。

一个人在面对“丧失”的时候,如果能够完成哀悼过程,即使不需要治疗,哀伤情绪也可以自愈;如果无法完成,必然会相应的产生更多的精神内耗,甚至会导致抑郁。

可以说,对丧失的哀悼,是人走向成熟的必然经历。


二舅便是如此,心理上明确自己丧失了什么,亲手将其掩埋并完成了哀悼。

在想清楚自己不能做什么之后,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坚定地走了过来。



在明确人生的意义之后,我们的内心会建立起秩序,相当于我们内心世界运行的规则。

但内心秩序是动态变化的,我们的所有经历都会对秩序产生影响。

当我们内心秩序出现混乱失衡的时候,必然会陷入内心的冲突,也相应的带来精神内耗。比如:

……

当我们内心的欲望波动,与内心秩序相矛盾的时候,我们最痛苦。

我们很多人,其实从小没有经历过大风浪、大波折,一旦内心有些不稳定状况出现,就容易失衡。这时候除了靠自己慢慢调整,还有什么办法能治疗这种秩序混乱带来的内耗呢?

物理学家薛定谔说过一句话:生命以负熵为食。

他认为,任何一个孤立系统里,总体的混乱程度,只会增大不会变小,直到达到混乱的最大化,并最终走向终结。缓解混乱,或者说抵消这种混乱的方式,就是从其他系统中去寻找“负熵”。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可以从象征层面得以调节的。非现实的符号或形象,是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混乱的。

这时候,二舅出现了,他成功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让我们获取了力量,让我们的内心逐渐有序,也渐渐趋于稳定。

于是,我们的精神内耗得以治愈。


结语

精神内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有可能陷入迷茫,陷入内心的冲突。不用怕,不妨想一想,找一找,你能够获取力量的“负熵”在哪里?

谁说必须双腿健全,才能踩出一串清晰、坚定的脚印?


互动话题:你有没有类似的“精神内耗”的经历,又是怎样克服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本文主稿:周瑜、小诺;编辑:小诺;审核:法医秦明编辑团;质检:天空;排版:鲁鲁修

本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B站@衣戈猜想

本文系法医秦明编辑团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内耗   精神   法医   奶茶   秩序   混乱   疲惫   坚定   冲突   内心   本文   意义   心理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