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首席战友”海山同志

我有一位战友,叫刘海山。我和他一起工作了十年,也听了他十年的外号:“刘三保”。

刘海山比我早四年入伍,当过连队文书、团政治处宣传股放映员,我入伍认识他时已提干,为宣传股干事。

刘海山是东北人,为人豪爽正直,能力又强,书法也极好,深受领导和战友的喜欢。我第一次认识他时,战友介绍说:这就是我们团大名鼎鼎的“刘三保”。我以为他的大名就是“刘三保”,后来才知道这是他的外号。问起“外号”的来由,战友笑着说:这外号上届政委“御赐”的,说明刘海山能力强,任何工作交由他办,都能“保质保量保速”地办好。

后来我和刘海山在同一个办公室同事三年,亲眼见证了他的能力,领导交给他的每一项任务,都能高质量按时完成,从来没出过什么差错。当时政治处主任特别喜欢他,称呼他时前面总是加一个前缀“我们”:“我们海山”或“我们海山同志”,生怕刘海山被别人抢走似的。我到机关的第一年年底,在政治处年终总结大会上,主任又给“我们海山同志”加封了一个“荣誉称号”:“首席干事”。后来,海山同志当了组织股长,当年年底又被主任加封为“首席股长”。

“首席干事”“首席股长”不是正式的一种表彰称谓,我们也把它当着一种外号称呼海山同志。后来,战友们通过提炼总结,又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海山首席”,意思是无论他到哪里、干什么工作都是“首席”。“首席”者,级别最高者也,我们只能望其项背。这一称谓也总是让我联想起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首座”一说,可见“海山首席”的功力与修行!

有一次副主任带刘海山到驻地政府协调工作,副主任一不留神向地方副局长介绍:“海山首席”,组织股长。

地方副局长愣了一会说:“海山”这一复姓应该比较少见。

尽管海山同志的外号很多,但“刘三保”叫得最多、叫得最频,叫着叫着,有时把他的真名给忘记了。2003年刘海山在驻地结婚,一位副政委代表部队致祝词。副政委一上台,开口说话时却一时想不起刘海山的真名了,灵机一动说:……刘股长是我们部队的优质产品、首席人才,质量“三包”,婚姻“三保”:‘保质、保鲜、保险’。

2004年,刘海山和我先后调入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居然也有许多人称他为“刘三保”,可见他名声之外。2010年,他从秘书科科长任上转业,从此我俩分离没见过面,他就成了我记忆深处的“首席战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海山   战友   首席   政治处   同志   股长   真名   驻地   干事   称谓   副局长   外号   上级   机关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