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狂人”赵伟国倒下后,中国芯片业该何去何从?

根据媒体的报道,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因涉及利益输送等未经公开招投标问题,已于7月上旬在北京家中被带走调查。

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赵伟国身涉调查或与其个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团旗下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相关,比如设备采购、装修工程等未经公开招投标的问题,被带走调查后目前仍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根据百科显示,赵伟国1967年出生于新疆,198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进入校企清华紫光。2009年,赵伟国接掌紫光集团总经理时,集团资产规模仅13亿元,到2019年达到2978亿元的峰值。当时紫光集团旗下企业涵盖手机芯片、存储芯片、可编程芯片FPGA、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各大环节,是中国芯片产业的一支主力舰队。

可是这些年,蛇吞象的的发展模式也让紫光背负了巨大的债务,最终在2021年7月宣告破产重组。根据行业的评价,赵伟国掌控下的紫光最大问题是“短贷长投”,半导体行业需要长周期、大投入,紫光却不断拿从银行和债券市场融到的钱去做大额投资;而赵伟国收购的企业又无法迅速上市,长期投资退不出来,无法偿还短贷。

紫光换帅以后,新的董事长是李滨,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任中芯国际高管、埃赋隆半导体董事长等职,是紫光集团重整战略投资方的核心人物。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程序后,北京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联合体成为破产重整的战略投资方。李滨不仅是智路资本的实际控制人,还是建广资产的大股东。

因为建广资产有政府背景,所以在当时重组时候击败了阿里巴巴牵头的一个财团,当时阿里与北京智路资产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被确定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但但是蚂蚁集团上市告吹后,阿里迅速进入到舆论漩涡,开始时候官方原本青睐阿里巴巴和浙江国资联合体参与筹组,但阿里巴巴在美上市问题引发了疑虑。如果紫光的母公司是阿里巴巴,美国可能会要求紫光这个领先芯片企业披露敏感信息。所以最后建广获得了入驻。

建广资产股权穿透后大股东为央企中国建投,出资人为国务院,李滨则间接持有建广资产29.83%的资产。李滨和赵伟国都是毕业清华大学,这两年重组两人的矛盾很大。

赵伟国的模式就是希望官方救紫光,拿钱给公司解决危机,但他还指望个人的权利在紫光继续得到保障。自从紫光开始重组后,赵伟国救完全被架空,2021年12月,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方案出炉,显示紫光集团的资产公允价为1214.78亿元,匹配拟化解债务约1376.09亿元,资不抵债161.31亿元。

自从重整以后,赵伟国对重整方案大为不满,公开提出质疑,并向纪委、纪检等多部门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的管理人。他说重组草案大幅低估了紫光的资产,造成734.19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比如,紫光持有的25.91%的长江存储的股权估价应该有414.56亿,而重组草案评估仅为124亿元。他还点名李滨称:“流失的734.19亿国有资产,大部分将落入李滨等人的私人腰包,这是典型的侵吞国有资产行为。”

赵伟国还对重整不满意,他说:“这么大的一个重整,我作为紫光的主要管理负责人,却被屏蔽掉,让我出局。”“你们不仅吃肉不吐骨头,还让清华和健坤零对价出局,连点汤水和骨头渣也不留。”

赵伟国反对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的收购紫光集团的建议,从而引爆了冲突。他的控股公司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紫光集团的49%股权,可谓是都不安好心。

紫光集团当时的管理人则表示,赵伟国散布不实信息,企图干扰重整工作,将采取措施追究个人和单位的法律责任。管理人还称,紫光是在赵伟国的经营下资不抵债,造成损失。

2022年1月,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紫光的重整计划,宣告赵伟国的落败。

过去也就半年多,紫光刚刚完成重组的信息公布,赵伟国就报道被捕。卦哥家财经查询到,紫光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7月11日完成,原股东全部退出,其中包括赵伟国实际控制的北京健坤投资集团。媒体报道赵伟国被捕发生在7月中旬,仅相差一周左右。

根据官方的信息,赵伟国已经54岁,大学毕业和朋友承包过北京市海淀区水泥厂下属业务。读研究生时候,赵伟国在紫光集团兼职,硕士毕业后三年,他就在1998年担任同方电子总经理,创办健坤投资集团。

紫光集团2009年时候一度亏损严重,赵伟国在清华大学支持下获得经营权,并在2010年至2013年通过建坤投资取得紫光49%股权,出任紫光集团董事长。紫光另外的51%股份持有者是清华控股,但是清华控股不参与运营。

做了紫光集团一把手以后,赵伟国通过兼并收购把紫光打造成了一艘巨型半导体航母。在2009年,紫光的资产规模只有约13亿元,而到了2019年底,资产规模达到2978亿元的峰值,旗下企业涵盖手机芯片、存储芯片、可编程芯片FPGA、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各大环节。

紫光集团2013年以17.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后者是最大的独立手机芯片开发商。2014年,紫光集团以9.07亿美元收购了锐迪科,最终整合为紫光展锐,在独立手机芯片厂商中份额仅次于美国高通和台湾联发科。

赵伟国2015年时候继续发展,以不低于23亿美元的价格从惠普手中收购了华三通信51%股权,成立了新华三集团,如今是中国最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2018年,紫光集团成立紫光云,从而形成了从芯到云的完整布局。

紫光集团还收购了武汉新芯,并在武汉新芯基础上成立了长江存储,如今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存储器制造商之一。

赵伟国不断的成功收购,到此也就没了。他之前还表示要收购台积电、美国美光、存储器老头西部数据等公司,但因为政策等多重阻碍而不了了之。

赵伟国之前表示:紫光集团将以国家战略为方向,以国际并购为路径,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产业整合为目的,以快速卡位为突破,从而超常规、超大规模的快速形成产业集群。

根据一系列的紫光收购,他也已经做到了一定的成绩。

正在发展时候,迎来来历史的一击。国家开始教育改革,清华大学2018年开始推进校企改革,筹划转让紫光集团的控股权。失去清华大学“背书”的紫光集团,在2019年3月之后便无法在市场上继续发债,总结来看卦哥家认为这就是推倒紫光过度扩张模式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紫光到底欠了多少钱?根据紫光的财报查看,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上半年,紫光集团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惊人的62.09%、73.42%、73.46%和68.41%。

2018年时候紫光在巨大亏空债务暴雷前夜,赵伟国表示“要小心管理自己的野心和运气”,可是他已经无能为力阻止暴雷了。2020年11月,紫光集团出现债券违约,从此开始引爆债务危机,带崩了整个内地的芯片行业,大多芯片股一直跌到现在,中国芯片行业至今还在风暴中挣扎。2021年7月16日,在债权人申请之下,紫光集团宣告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现在的紫光重组已经结束,在之前的暴雷和各种发展过程证明,完全指望资本进行发展是不现实的,只有在技术上老老实实的进行研发和超越才是正道。资本只是获利的,而不是雪中送炭陪你十年八年,只有科技实力的提升才能让企业走的更稳更长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中国   可编程   芯片   紫光   清华大学   联合体   阿里巴巴   年时   狂人   何去何从   债务   北京   半导体   股权   资产   集团   芯片业   企业   赵伟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