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后裔蒙难记「三」

【六】:

“一般的古人类研究学者认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是古代中国人的后裔。周灭商时,他们为了逃亡,历经千辛万苦漂过广袤的太平洋抵达那里。为此他们还举出了2010年,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些自认为是中国人后裔的勇士,为了证明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不借助于任何现代技术,就用一只独木舟,白天靠太阳晚上看星星来辨识方向,靠着风力和洋流作为动力,靠着原始的捕捞方式作为食物供给,经历4个月,飘洋五万公里,终于成功地着陆于中国福建沿海的事实,来证明技术上的可行性。”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事实,即远古的人缺乏全球观念,他们怎知茫茫大海的另一边一定有可以生存和居住的地方?即连哥伦布发现新美大陆也靠地球是圆形的这一观念来做强力支撑。他们是在逃生,不是在自寻死路,他们有什么理由使自己为了逃离而陷入另一种更大的恐慌之中?”

“嗯,有道理!”我插言道。

“况且,商朝的统治范围并不广袤,北和南皆可逃窜,为何非要造船走海陆不可。商以后的朝代亡国者比比皆是,技术和知识非比商朝人不先进,却鲜有逃亡海外的,却是为何?所以,这条思路一开始就是大错特错的!”子胜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

“听君一席话,博古通今,知识渊博如海,颇有见地,阁下应该不会是只呆在这条神奇山谷里的乡村野老哇?”我起疑道。

“我父亲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他什么都懂。”子丸插话道。

“噢,原来是这样,我怎么说呢。谷里不是一直拒绝与外界接触吗?”

“是的,几千年来一直这样。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苏联为了交通上的便利,开通了一条穿越山谷上空的航线。谷里的沉默瞬间被打破了,族人们显然被隆隆而过的飞机吓坏了,于是他们就去问族长该怎么办,族长显然也无计可施。于是决定选一个人出去看看,最后选择了我。”

“那您是如何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大学读的书?

“我出来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为了避免被人认出,就装作聋哑人,在政府为勘察加人办的智障学校整整学了六年,懂得了俄语和其他一些民族语言,后又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大学深造了整整四年,越学越意识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回到山谷,我向老族长诉说了在外面求学的经过,他听得饶有兴趣,就很开明地说:‘既然世界那么大,你还可以到别的国家去看看,兴许能发现我们的根在哪里。’于是我第一站就走访了中国,并且还来到了殷墟故里河南安阳,在那里登了鹿台,拜访了比干庙,游览了商代博物馆。站在牧野公园我浮想联翩,我们的远祖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最后却被迫远走他乡,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这个与世隔绝的荒芜山谷。”子盛叹息道。

“后来,我又走访了美洲各地和太平洋各座有人岛屿,历时三年时间。回到谷中,已经二十九岁了。老族长已经年迈,他对我极信任,于是就把族长的位子禅让给我,希望我能给族人带来更好的前途。”

“那您现在呢,还是不是族长?”

“不了,我在族长的位子上整整干了十五年,就把他传给了一个更上进的后生。”

“那后生出没出过谷?”

“没有。我虽然在外飘荡了十三年。但看到的世界是一片混乱肮脏,世人也是尔虞我诈,于是我重新关闭了山谷的大门。规定除了我和子丸之外,任何人不得出谷。”

“为什么你要拥有这样的特权?”我笑道。

“因为出过谷的人,又怎能禁得住谷外的诱惑。”

“他怕别人腐蚀,宁愿自己腐蚀!”梅林妥夫揶揄道。

“是的,老族长的本意是想让我打开大门,而我却违逆关闭了大门。”子盛也笑道。

“那子丸呢?”

“我希望他将来能够出去,混个更好的前途?”

“瞧,老爷子就是这么纠结。”我们都笑了。

“您还没有告诉我们,你们是如何到达这里的?作为前任族长,你应该知道或听说。”


【七】:

“是的!但说来话长了。虽然我们刚才否认了乘船出海逃亡的理由,但却改变不了乘船出海逃亡的事实。因为我们的本意并非要到如此辽远蛮荒之地,实际目标则是邻近的朝鲜半岛,一切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子盛深深叹了口气,幽幽说道。

“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后,获胜的周武王分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为商侯,以续殷杞,并把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留在旧都加以监管。武王死后,继位的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武庚趁机联合管叔蔡叔以及攸侯喜【纣王时的大将,牧野之战时他正率商朝精锐征伐东夷,无暇回援,听说商亡后,就与东夷汇兵一处,伺机复仇】起兵发动复国战争。”

“周公旦迅速出兵平定了叛乱,诛杀了武庚。作为武庚的死党,我们二十五族三千余人深感罪责难逃,于是就向周王朝势力不及的东方海上逃窜,以期与当时统治朝鲜的纣王叔父——箕子会合。我们逃到了今天中国的山东半岛,征集了33条大船,希望能像箕子当年那样渡过海峡,抵达朝鲜。但因是匆匆出逃,无法按时令行事,在当时的地理条件和知识储备下,我们因海上骤起的一场风暴而错失了方位,近一半人丧身大海。余下的船只躲过了风暴中心,恰好在今日本琉球方向,遇到了从台湾北上的黑潮,于是就顺流飘到了北太平洋沿海一代。”

“有几条船和多少人最终抵达海岸获救?”

“这个没有确切数字,在一个多月漫长的海上漂流中,有些船沉没,有些船则发生了饥荒和人吃人的惨剧,成了空船漫无目标地漂流。听说最后有六条船抵达了今天美国的阿拉斯加海岸,四条船散落在北太平洋玛利亚纳群岛一带,而在勘察加上岸的只有我们两条船上的三族人,不足二百口。”

“那你们为何最终选择在此定居?”

“刚开始,我们在沿海一带生存,温暖的洋流退潮后,总能给我们带来富足的食物。我们三族之间相互通婚,由于生活安定,我们的人口骤增至上千人,但在第六代族长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大的瘟疫,人口锐减到只剩区区六十余人。我们以为是由于分食了一条在海滩搁浅的巨鱼所致,受到了海神的惩罚,于是在新一代族长的带领下,开始向内地迁徙。

其实,在我们到达之前,这里已经生活着一种人类。他们生性粗野,身材高大,浑身长毛覆体,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是一群未开化的野人,应该是流鬼人的远祖。他们人数不多,也就区区数百人,却经常袭扰我们。

我们在族长的带领下,用弓箭和青铜长矛射杀他们,就像对待野兽那样,最终他们四散奔逃。但此处由于多山又靠近北极,生存环境严酷恶劣,虽然那时人类正经历一个小暖季,气温要比现在高上两三度——你们河南当时还有象在出没【河南省简称豫的由来】但我们仍难以抵挡,于是就辗转来到了这条温暖湿润的山谷,最终定居了下来,如今已发展到六千余人。”

“那其他人,比如美洲印第安人和太平洋岛国土著居民,究竟是不是你们的后裔?”我忍不住又问。

“据我的了解,大约在一万六千至一万三千年前,在中国云南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蒙自地区,生活着数量可观的马鹿洞人【近古人类的一种】,这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物种丰富,供给有余,他们长期过着悠然自得的原始生活。但随后不久地壳运动变得剧烈,印度洋板块拼命向亚欧板块挤压,云南地区开始地震频发,这使他们惊慌失措,改变了固守习性,纷纷逃离家园。”

“他们的其中一支北上入川,少部分留下来,大部分一路向北,越过汉中和秦岭,到达了黄河流域一带,并在那里繁衍生息,发展出后来的半坡氏族文化和炎黄部落文化,而留在四川的则发展出三星堆文化。还有一部分人则继续向北,到达东北亚,大约在一万两千年前,通过白令海峡的大陆桥【白令海峡当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宽,而且当时人类正处于一个小冰河期,冬季会结厚厚的冰】迁徙到北美洲,然后因为生存需要,他们顺着狭窄的太平洋东海岸一路向温暖的南方进发,或者越过落基山脉向广阔内地发展,他们在那里几无天敌,因此发展得很快,逐渐形成了土著的印第安人几个主要分支,但由于缺乏竞争,他们的社会形态发展得很慢,直到一群文明人的到来,才改变了这一切。”

“你是指散落在今天美国阿拉斯加沿海的那六条船上的商人后裔?”我又问。

“是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那几条船上大概载有八九百人,他们凭着自己当时高超的文明和科技,征服了先期抵达的那些人,逐渐成为统治者并建立了政权和国家,这让印第安人的文明前进了一大步。”

“原来如此,怪不得印第安人不但和中国人长得很像,而且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中国元素:比如他们也崇拜龙图腾,他们也相信天狗吃月,他们也使用象形文字,再比如他们的鸟形王冠上甚至还出现了太极图等等。”

“没有竞争的民族难以进步,苟且偷安的民族难有前途。与欧亚大陆相比,他们的文明发展过程还是大大落伍了,因此最终遭到了欧洲白人移民的疯狂虐杀。”

“是呀,欧洲白人在列国混战中崛起,最终殖民了世界,连远逃美洲的黄种人后裔也没能逃脱魔爪!”我叹息道。

“你刚才不是说还有几条船漂流到了北太平洋诸岛,情形和这一样吗?”梅林妥夫这时来了兴趣。

“叙事基本雷同,但他们是第一批到达那些岛屿的居民,因此不是客人,而是主人,是先于哥伦布的伟大发现!”

“你是说泛太平洋岛屿居民都是这些商人的后裔?”

“不是,商人后裔主要集中在以夏威夷群岛,复活节岛和新西兰岛为三个顶点的巨大三角形海域,活动范围高达2500万平方公里,即广义上的波利尼西亚岛群。他们基本上全都属于同一个种族,说着几乎一样的语言。根据最新DNA测序研究表明,它们来源于东亚,与中国古人类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是对商人后裔的直接佐证;另一个佐证则来自中国山东半岛发现的古人骨遗骸,经人类学家测量表明,它们与波利尼西亚近代人在相应项目平均数中的阈值在变异范围之内。至于其他太平洋岛屿土著,则是从东南亚一带后期迁徙过来的,他们来源于马鹿洞人的另一个分支。”

正在说者娓娓,听者动容之时,子丸突然在门口兴奋地大叫道:“快看哪,族长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巴甫洛夫   山东半岛   后裔   哥伦布   阿拉斯加   土著   彼得   波利尼西亚   美洲   殷商   商朝   太平洋   族长   岛屿   山谷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