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大“倒霉酒”,巅峰时家喻户晓,如今没落无人问,你记得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虽然如今的白酒市场已经趋于稳定了,但是这句出自于清初诗人赵翼的诗,却是几十年前的白酒江湖的最佳写照。

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好酒,它们都是最鲜明的时代印记。有些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如今白酒界的扛把子,而有些却在时代的浪潮中成为了沧海遗珠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曾经家喻户晓,如今却没落无人问的“倒霉酒”。


一、董酒


如果非要在中国白酒中找一款最特别的酒,那一定是董酒无疑。“香艳露骚,味浓丰润”,就是评酒会专家对它最贴切的评价。


董酒生产工艺和配方都非常特别,采用了大、小发酵、双醅串香蒸馏的工艺,并在制曲时加入了130余种中草药,甚至还3次被列为了“国家机密”。


1992年,董酒在蝉联了4届中国名酒的称号之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年销高达11610吨


可惜这样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太久,之后的董酒可谓是“天灾人祸”不断,倒霉至极。


先是为了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删减配方,丢了大半灵魂;后又因老厂长去世陷入长达2年的内耗,导致资不抵债。


更为悲惨的是,振业集团看上去为“振兴董酒”的入主改革,实则却将董酒推向了深渊——停产董香、改产浓香的做法,让董酒彻底没劲了。


振业集团虽然在后来撤了摊子,但董酒被消耗的10年却是真实存在的,以至后来数次易主、做回董香型也没能让它重回巅峰。


二、全兴大曲


全兴大曲在老一辈酒友心中,是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作为老八大之一,它曾到过很多白酒都不能企及的高度。但如今论起来,它却是“老八大里混得最惨”的。

而这一切都要从“兄弟阋墙”的故事说起。

1997年,全兴集团成功上市,之后“全兴万事兴”更是响彻神州大地,甚至连续3年创下了破12亿的销售神话。

1998年,在全兴的酿造车间里,发掘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酿酒作坊——水井坊。至此,全兴集团的“高端梦”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借着遗址发掘的热度,全兴倾注了全部心血,推出了以“水井坊”为名的高端品牌,一举闯入了高端白酒行列。

与此同时,作为低端线核心的全兴大曲,却因没有资源支持,发展一度陷入停滞,在市场上开始节节败退,但噩梦并未就此结束。

2013年,全球最大的的洋酒公司全资收购水井坊,而只剩空壳的全兴大曲,归属了上海糖酒集团,成为了一个下属企业,兄弟二人分崩离析。


如今的全兴大曲,几乎已经成为了白酒界的“小透明”,实在令人唏嘘。


三、木台厚道酒


木台厚道酒诞生之时,正是茅台镇的酒企如雨后春笋般冒头的时候。


那时候,茅台镇上的有正规资质的酒厂高达600家,即便是小作坊也有500家之多,竞争极为激烈。然而就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它还是打出了一片天地。


当然,这跟它本身“师出名门”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它的酿造人是有着“茅台八仙之一”之称的冯小宁,也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唯一的女弟子。

在茅台厂学习工作的40余年里,冯老对酱酒的感情达到了巅峰,所以自己做起酒来,更是倾注了所有的心血,而这款出自于冯老之手的大曲坤沙酒,就有着浓浓的茅香


它采用了和茅台相同的12987的酿造工艺,在经历了1年的酿造周期之后,还要陈藏至少5年,让酒体更加陈化、老熟,所以在入口上,它有了极强的适口性,非常的醇厚柔和,完全没有新酒的辛辣刺激。


当地喝惯了酱酒的酒友,对它最大的评价就是“喝着舒服”——虽然朴实,但却是极高的评价。


这样的酒,本该有更广阔的天地,可惜“镇酒”的名声,早已被不法商贩和贪小便宜的酒友“搞臭”了,所以至今它也不敢大肆宣传,名气自然只能在贵州,实在是让人感到遗憾。


中国白酒历史上,如同上面3款的白酒数不胜数,或许决策失误、也或许时运不济,总之,留给我们的,只剩一声长长的叹息。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好酒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大里   巅峰   丰润   酒友   大曲   茅台   家喻户晓   厂长   白酒   印记   厚道   中国   心血   倒霉   评价   集团   时代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