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不久前,南京警方发布了吴啊萍供奉日本战犯案件的调查信息,初步排除了吴啊萍受人指使的嫌疑。

警方表示将继续深入的调查。

我相信警方的工作,因为我知道14亿中国人感情的重量。

既然警方表示将进一步调查,我也想把我的种种疑虑说出来——

吴啊萍怎么有点像《水浒》里的宋江呢?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我关于吴啊萍的种种疑虑:

吴啊萍说:

自己是因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对松井石根等的犯罪产生了心理阴影,长期被心理疾病折磨,出现长年的恶梦失眠等抑郁症状,并因此在所在的医院3次请病假而无法解脱。

我的疑虑1由此而生:

吴啊萍当年是学霸级的人物,考进北京某著名医学院,学习护理专业。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我的前女友就是某医院护士。听她说过,心理学及心理疏导,是他们的护理专业里重要的课程。

终南山院士曾说过,治病是3分医疗,7分护理。

我的前女友接触过我两次就看出我是一个虚荣而懒惰的人。

她在生活中性格强势,不可一世。但在医院里对病人总是满面笑容,和和气气的。

也就是说,护士是给别人做心理疏导的人,怎么自己反倒掉在心理疾病的泥淖里出不来了呢?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有谁见过秃头的理发师?

医护人员得病不稀罕,但得抑郁症,我是头一次听说。

吴啊萍又说:

自己后来接触到了佛教,试图通过佛教宣扬的“解冤释结”等教义,化解心理阴影,于是就产生了供奉日本战犯求“解冤释结”的想法。

解冤释结?

说得那么文雅,事实上就是为虎作伥,认贼作父!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我的疑虑2由此而生:

这是一个学着人体解剖课,跳着《本草纲目》的现代大学生应有的思维逻辑吗?

高圆圆拍《南京南京》的时候,也曾因为那段历史得过抑郁症,后来是靠听郭德纲的相声得到心理治疗。

我小时候看完《屠城血证》,做梦老是被鬼子追杀,过年的时候,我就在自家大门上贴上了杨靖宇、邓世昌的年画,用来震慑小鬼子的阴魂。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你一个医护专业的学生居然因为恐惧恶魔而得了抑郁症,居然还要通过供奉恶魔来求解脱。

宗教信仰是每个人的自由。

但哪个宗教告诉人们要供奉恶魔了?

佛虽慈悲,还设了十八层地狱关恶魔呢!

她的话又是自相矛盾!

这些逻辑混乱,自信矛盾的供述,出自一位北京著名高校毕业的本科生之口,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除非她本人真的有精神病。

她真的疯了吗?

这需要警方的确切消息,我不能妄言。

而她之前都有在单位因病请假的记录,还因病脱俗做了某寺庙的居士。

这一切怎么都这么顺理成章,仿佛早就准备好了到今天给后人查看一样。

这让我想起《水浒》里面惯用的写作手法: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小说后来故事高潮里的果,早在小说开始就有伏笔的因,当然是作者有意为之。

因为吴啊萍我想起《水浒》里的一段戏:

““心在江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这首格律工整,沉郁顿挫,又豪气冲天的七绝反诗,颇有些几百年前,同在浔阳江头的白居易写的《琵琶行》的风骚。

这是刺配江州的宋江酒后所作。

很快,因为这首反诗他被同事黄文炳告发,蔡知府怒审宋江。

于是,宋江就在公堂上开始装疯卖傻,披头散发,满身屎尿。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但因为他这首反诗文笔之凝练,实在不是一般学霸能作的,所以蔡知府绝不相信他是真疯,于是大用酷刑,最后宋江在酷刑之下,终于承认自己是装疯......

吴啊萍案还有很多疑点,比如她后来去玄奘寺供奉鬼子时,和文盲和尚的无缝衔接,以及后来鬼牌被巧妙地“误存”多年等,都仿佛是有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巧妙手法。

只是,巧得让人生疑:

怎么都这么巧?

看吴啊萍的案情,想起《水浒》的英雄

由于篇幅所限,我只是大概表诉了一下我的疑虑。

确切的案情,应以警方发布的消息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水浒   佛教   知府   战犯   自相矛盾   心理疾病   案情   南京   日本   酷刑   疑虑   鬼子   警方   恶魔   英雄   心理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