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接坠楼女孩是冒着生命危险,曾有人被砸身亡

事件一:
2022年7月19日上午,浙江桐乡某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沈东和陆晓婷两位职员,冒着被砸伤的危险,徒手勇接从六楼坠楼的女童,被全网称赞!

事件二:
2021年10月17日,从安徽宿州来杭州务工的常学平徒手接住从4楼坠下的11岁男孩,造成鼻骨骨折。

事件三:
2018年9月22日下午 ,浙江乐清,袁润生和丁纪彩二人徒手接住五楼坠楼女童,女童获救,两位英雄被砸骨折。

事件四:
2011年7月2日下午,仍然是浙江嘉兴,吴菊萍和老公接下从十楼坠落的女童,导致胳膊粉碎性骨折,头盖骨错位。

事件五:
2017年12月10日上午,西安某保安,徒手接十一楼跳楼女子,结果被砸身亡!

文/易明

楼层越高,冲击力越大,惯性会让物体质量成倍增加

前面五个案例中,只有事件一沈东和陆晓婷没有受伤。据上观新闻报道,沈东喜欢运动,爱好篮球,接孩子就像接冲击力强的篮球,随手而接。

头条网友评论

沈东和陆晓婷

而其他几个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或多或少的受伤。事件四中的吴菊萍更是住院大半年。事件五中的保安,年仅43岁,退伍军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事发时,家里还有一个六岁的可爱女儿,就这样离我们而去。

吴菊萍勇接坠楼女童


救死扶伤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要讲究方法

我非常敬佩迎难而上的英雄们,但本人还是觉得凡事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就像前几年的多例搀扶老太太反被讹诈,虽然这个老太太话题有点跑偏,也是极少数老太太的个人行为,但助人为乐反被讹上,无论放在谁头上都让人不爽。

头条网友评论

有个别老人因为年龄大了,怕被子女指责,拉上一个垫背的,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这就牵扯到了方法问题。

科学的方法

营救坠楼者,特别是超过六层楼,超过20斤的。最好先报警,劝阻,再找床单、窗帘、被子类似的物体,两个人,或者四个人拉着营救。徒手接是万不得已的办法!


网友们除了称赞,还有担心的声音

打开今日头条坠楼接人相关讨论,会看到大量的评论,有称赞,有鼓励,更有做诗的,网友太有才了。

头条网友评论

中华民族能够繁衍盛世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需要更多的人传承,在讲究方法的基础上,保证救人者的安全也是不能忽视的。


[参考资料]:光明网、安徽日报、浙江日报、上游新闻、上观新闻,头条评论、网易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桐乡   宿州   乐清   安徽   女童   浙江   老太太   物体   中华民族   被子   保安   讲究   危险   事件   生命   女孩   方法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