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迷茫

我很迷茫。虽说对诗不大会欣赏,更谈不上 懂,但经过在教育战线上三、四十年的摸、爬、滚、打,自觉或不自觉地也读了一些诗。不乏有古体诗,新体诗;有律诗,也有绝句;有长诗,也有短诗;有中国诗,也有外国诗;有自由诗和散文诗;也读过词和曲。同时也了解过一些诗词名人。如诗仙一一李白,诗圣一一杜甫,诗鬼一一李贺,诗神一一陆游等。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时代久远,但却有身临其境之感,无半点矫揉造作之态。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有志有才又不甘沉沦的人物站立在我们的面前。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赞美了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看了这些诗词,总觉得心中有股暖暖的、催人奋进的东西在感化自已。

而最近一段时间却兴起了一股与世格格不入的作品来,并且大有出尽风头之势。它就是当代兴起的被某些人拍手叫绝的“屎、尿”诗和“睡觉”诗。不知是为了博人眼球,还是想另立门户,放着好好的诗不写,偏偏把“屎”啦、“尿”啦、男女跑到一起睡觉啦这些常人难以启齿的东西放在诗里来写,并且当作珍品佳肴供人欣赏,鄙人实在不敢苟同。

诗是什么,有人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衡量:一是形式上要有“美”感;二是内容上要有正能量。从形式上说,诗要押韵合辙,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要用符合实际需要的修辞,使语言优美流畅,要给读者合理的想象空间。如果只是把一般的散文非要它变成诗,把一行文字变成多行,且美其名曰这就是诗。如果这也算作诗,那幼儿园小朋友也可成为大诗人,还需要从小学到大学用10多年的时间学吗,那些以诗人自居的所谓名人还有什么“名”而言呢?

另外,从内容上无论是写诗还是其它体裁的文章,都是为了告诉读者所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赞美,可以抨击。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说人话,如果只是为了博人眼球,说些令人恶心的污言秽语,甚至使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你要表达的何种意思,这能算诗吗?充其量不过是垃圾桶里的小孩子的一块尿布。

总之,诗是给人看的,是和其他一样的文学体裁,既不要故弄玄虚,高高在上,让人敬而远之,更不要故意糟蹋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说实话,现在还有几人愿意看现代人写的诗,反正我是不愿看的。

我很迷茫。做了近四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并且还是一位高级教师,每天都指导学生写字。要求学生字要横平竖直,要美观大方,并且时时以此标准要求自已。可近几年却出现了与“美”相反的一种体一一丑体。大大小小,歪歪扭扭。从不讲究笔顺笔调,既不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式方法写,也不遵循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一味地玩弄独特,自成一体,想流芳百世,能达到目的吗?长期这样下去,我们这些教写字的人又该如何教学呢?

什么是好字,虽没有统一标准,但我觉得像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那样的字才真正算得上好字,才真能流芳百世。

写字的目的是什么?一是让别人看得清,如果写的字除了自已以外别人谁也不认识,甚至刚写后认识,过一阵就不认识了,这样的字充其量不能算作好字。二是要符合常人的欣赏标准,使人看后有一种“美”感,像在炎炎烈日下吃一块冰糕,不像卡在喉咙里的鱼刺。

总之,美就是美,丑就是丑,无论如何丑也不能变成美。如果非要把丑的东西说成美,甚至以丑为美,以丑为荣,以丑想流芳百世,最终只能遗臭万年。

我很迷茫。本人已从教近四十年,从初级教师到中级教师,又到高级教师。教的学生不计其数,每年的教学成绩也都相当不错。通过教学实践也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可不知怎么了,最近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学了。今天来个领导说要学杨思经验,把学生桌子对脸放,这样有利于学生讨论,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天的校长说这样不行,给学生造成随意说话的条件,容易谈情说爱。今天的领导劲头十足,带领老师跑到杜朗口,学习他们教室四周全部是黑板的经验,明天的校长说,这肯定不行。我们是上课,又不是放羊,闹哄哄成何体统。今天的领导说要学衡水中学经验,要争分夺秒,以“秒”为单位计算时间,不但上课学,上操时也要背,吃饭前也要读。明天的校长说这套东西完全违反当前的教改精神,与上级要求 相悖。今天的领导说要学魏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明天的校长说,算了吧,他是校长,他学校都学不来,我们能学会?

每次开会,主题都是教改,好像以前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可行的,只有他说的那一套才是真理。仿佛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好像不这样折腾就显不出他领导的作用。

结果,学过来,学过去,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什么东西也没学到手,导致现在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了。

我认为,教学无定法,不要拘泥于某个专家或学者的一厢情愿而一意孤行。条条大路通罗马,只不过有近有远罢了。

顾名思义,教学、教学,就是有教有学,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教学生需要掌握的东西,至于用什么形式,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4亿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何况老师的教学。

望这些领导大人们不要异想天开地瞎折腾了,没事干到凉快地方喝茶叶水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柳公权   迷茫   目的   流芳百世   教改   体裁   老祖宗   校长   明天   东西   领导   经验   教师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