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特赦首批战犯33名,其中包括10名关押在功德林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是杜聿明、王耀武、陈长捷、曾扩情、周振强、杨伯涛、郑庭笈、宋希濂、邱行湘、卢浚泉。除了陈长捷外,其他九位都是出自黄埔军校。

原本,在最初拟定特赦名单时,周总理曾力主将黄维列入其中。北京有关部门已经通知了其在京工作的大女儿黄敏南,上海有关部门也通知了其妻子蔡若曙,让他们准备迎接黄维回家。最终的名单上并没有黄维,原因是黄维实在太过顽固,当特赦名单反馈到功德林时,管理人员认为如果特赦黄维,会让其他战犯不平衡。因此作罢。

这也说明,特赦战犯的名单,并不是由某一两个领导就能决定的,也不是基于谁昔日的职位高或者是影响力大,而是严格根据改造表现,并通过一系列民主程序的结果。跟黄维处境相似,同为黄埔一期的范汉杰原本也在名单之列,只是他最终落选的原因并非改造不好,而是遭到了多位民主人士的反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黄埔奇人,19路军“叛将”

在黄埔一期众多学生中,范汉杰绝对是最特别的那一个。早在1911年,范汉杰就考进了广东陆军测量学院,毕业后便在广东陆军从事测量工作。之后,范汉杰在粤军中可以说是平步青云,20岁就在陈炯明麾下做到了少校参谋。1923年,范汉杰转投桂军刘振寰部,做到第六路军上校司令。

20多岁的年纪,只差一步就能升为将军,这在一般人看来,绝对已经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但范汉杰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为不解的决定,当黄埔军校1924年招生后,他毅然丢掉军中高位,前去报考。拥有扎实根底的他,榜上有名也是理所当然了。

出生于1896年的范汉杰进入黄埔军校时,仅仅比曾扩情、李仙洲略小,比担任黄埔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还要大两岁。而戴着上校军衔入黄埔读书的,仅有范汉杰一人。事实上,范汉杰在进入黄埔前的军衔,比顾祝同、刘峙等众多黄埔教官还要高。

说范汉杰是黄埔奇人,恰如其分。

黄埔军校毕业后,范汉杰像其他毕业生一样,从头做起,在军中担任排、连、营职务,参加了讨伐陈炯明、邓本殷的一、二次东征。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因范实战经验丰富,遂被提拔担任第10师第29团团长,为黄埔一期生中最早升任团长的三人之一。范率部参加著名的汀泗桥战役和德安马回岭战役。同年10月升任第10师副师长。

北伐初期,范汉杰原本并不在蒋介石身边,宁汉分裂时,武汉方面的陈铭枢、蒋光鼐投奔蒋介石,作为他们下属的范汉杰也追随前往。蒋介石对范汉杰非常器重,任命其为浙江警备师师长,让他成为黄埔一期生中最早任师长者。也正是因为他跟陈铭枢、蒋光鼐等人的关系,以及其广东籍的身份,后来被派往十九路军担任参谋处长,也埋下了后来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仇恨他的隐因。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范汉杰跟蒋介石合影

1932年,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日,失利后看透了蒋介石积极内战,消极抗日的本质,在福建竖起反抗抗日的大旗。陈、蒋、蔡联络李济深、李宗仁、黄琪翔等各方面势力,成立了福建人民政府。

蒋介石听说福建事变,大为震怒,下令撤销蔡廷锴和蒋光鼐的本兼各职,同时拉拢陈济棠、李宗仁,瓦解十九路军跟两广的联系。接着,蒋介石亲任“讨逆军总司令”,调集20多万军队,包围福建人民政府,同时勾结日本舰队开进马江,协同作战。

在强敌压境之下,蔡廷锴急派范汉杰前往厦门,跟蒋介石的左路军总追回蒋鼎文联系,商洽对十九路军进行改变,以期望保存抗日实力。然而,范汉杰走后,音信全无,蔡廷锴焦急万分。在蒋介石的内外夹击下,福建人民政府终于宣告失败,十九路军也土崩瓦解,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逃到了香港。

后来有消息说,福建事变被镇压,跟范汉杰有关,是范汉杰把参谋处所有的密码电报派人送给了戴笠,所有军事行动蒋介石了如指掌。蔡廷锴闻讯后大怒,直到30年后范汉杰被特赦是还不能原谅他。

如今看来,范汉杰是否真的透露了十九路军的秘密情报,真假难辨。但福建事变原本就起事仓促,缺乏周密的计划。福建人民政府内部,鱼龙混杂,人心不齐,甚至军队内部高级将领中,也都各有不同意见。蒋介石安排在粤军中背景颇深的郑介民前往,很快就将福建人民政府内部渗透得千疮百孔,这其中有没有范汉杰,基本上已经不重要了。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蔡廷锴

事变平定后,范汉杰被委为南昌行营中将高参,由于南昌是蒋围剿江西红军的大本营,蒋介石常驻于此,从而使范汉杰首次进入蒋的军事中枢。

锦州被俘,主动坦白身份以求速死

抗战时期,范汉杰指挥27军在太行山区作战,战果辉煌。当时,范汉杰所部一方面归第一战区卫立煌指挥,同时也归18集团军(原八路军)朱德总司令节制。朱老总到27军军部慰问,赠送范汉杰“太行屏障”锦旗一面,范引以为慰,将此事以号外印发全军,士气为之大振。

在太行抗日前线,范汉杰是日本鬼子眼中的“大胆将军”、国民政府眼中的“中条山的柱子”。就是这样一位将军,最后却按照蒋介石的意思,接任了第38集团军总司令,在胡宗南麾下,封锁陕甘宁边区。

解放战争爆发后,范汉杰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1948年初,东北战局如箭在弦。在这紧要关头,范汉杰成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先锋。7月,他奉蒋命将驻锦州、山海关的国民党部队重新整编成新8军和新5军;9月被蒋任命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上任之际,正是驻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已被我军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和锦州三个互不联系的孤立据点之时。三个据点的蒋军虽被困,但他们在城内修筑工事、储备物资,还颇具一定的实力,而范汉杰节制锦州,担负着保护东北国民党军咽喉的重任。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歼灭了范汉杰指挥的10万国民党军队,攻克锦州,切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南逃关内之路。解放军向锦州发起总攻后,范汉杰见大势已去,与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人商议,决定弃城突围。14日黄昏,范汉杰急忙带着妻子和随从人员仓皇逃命,最终在锦州城外的一条小路上,被解放军潜伏哨兵俘虏。

当时,范汉杰一行四人,走在距锦州城东南20余里的谷家窝棚东南小道上。其中一个高大个儿,头戴烂毡帽,身穿一件露出棉花的破棉袄和一件极不相称的小棉裤,肩上披着一条破麻袋,手里拿着一个萝卜在啃。解放军一眼就看出这几个人“与众不同”。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范汉杰被俘时穿的是士兵衣服,解放军没能识破他的身份,把他当作普通俘虏押往佳木斯。范汉杰当时的心情很复杂,思想斗争十分激烈。他认为自己长期与共产党为敌,对共产党而言自己罪行累累,他们绝不会放过自己,而作为锦州城指挥官,丧城失地,也难逃蒋介石的惩罚,所以,即使溜出去也是死路一条。范汉杰在矛盾中走了一天又一天。他很长时间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身体实在吃不消,决定向解放军坦白自己的身份,以求能早日被枪决,免除痛苦。

范汉杰被俘后,见到了林彪,问了一个问题,“贵军何以敢长途奔袭,冒险攻打锦州?如此雄才大略的决断,到底是何人所作?”在范汉杰看来,解放军的重点目标是长春而不是冒险去打锦州,越过长春打锦州,“一是战线过长,二是运输补给太过困难,三是一旦失利就会断了后路!然而,先打锦州虽然冒险,但是一旦拿下锦州,则我东北部队将成孤军,必败无疑!如此高明的决断,想必是出自林将军!”

林彪倒也很诚实,告诉范汉杰,“这并非我的手笔,而是出自我们的统帅毛泽东!”事实上,林彪最初的想法跟范汉杰如出一辙,最后在毛主席的再三催促下,才下定决心攻打锦州的。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刚在俘虏中见到范汉杰时,林彪也问了一个问题,“范将军,你还记得23年前那个秋夜,咱们的谈话吗?”

23年前,他们这些黄埔同学还没有分道扬镳。林彪去找比自己高三期的范汉杰,是受了党组织委托。当时,党组织正在积极地招揽军事人才,组织上认为范汉杰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正直、有能力,而且对我党的态度还算友善。所以,组织通知林彪,让他多与范汉杰接触,尽力做范汉杰的思想工作。

可是当林彪说明来意之后,范汉杰却摇头婉拒了,虽然他对共产党没有什么坏印象,可是他毕竟已经在国民政府军中混出了名堂,而且,他对于国民政府的前途还是抱有信心的,所以虽然林彪已经尽力地劝说,但是范汉杰并没有动心。

多年后再相遇,林彪对范汉杰说:“那时我们党认为你是一个正直有才干的年轻人,我奉命做你的思想工作。可我们的庙太小了,你这尊菩萨当然瞧不上眼喽!”

范汉杰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回答什么,跟着战俘的队伍默默离开了,这是这对老同学在战后难得的一次交集,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这或许就是命运的一些巧合。

功德林里做学霸,积极改造待重生

令范汉杰意外的是,他表明真实身份后没有被枪毙,而是被送到解放军纵队司令部,之后转往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俘虏收容所,受到了解放军的优待。在东北解放军官训练团关押期间,范汉杰明哲保身,逆来顺受,他把过去的自己当作已死了,告诉自己千万不可发牢骚、讲怪话,否则自取眼前亏,自讨苦来吃。

1956年,关押在全国各地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集中到北京功德林,刚进功德林时,范汉杰还是那样小心翼翼。他在那里遇到了很多昔日的熟人,其中就包括过去在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的同事文强。

有一次,范汉杰上厕所时,文强尾随而至,看四下无人,低声对他说:“你的林氏夫人从锦州逃出来啦。”范汉杰的妻子是林则徐的曾孙女,自从锦州被俘后,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他妻子的消息。他口里虽然连说“不要说话,不要说话”,但是眼睛死死盯着文强不放。

文强继续说道,“林氏夫人在道上碰到一个农民,她给了他金子,农民用毛驴把她送到葫芦岛林伟俦那里,林伟俦又把她送到北平见蒋介石。蒋介石给了她10万块钱,她就拿着回福建去了。”范汉杰连连点头,同时又连连摇手:“不要说话,不要说话。”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林伟俦后来在天津战役中被俘,当时也被关在功德林里。

在功德林一段时间后,许多国民党起义将领和民主人士如张治中、程潜、傅作义、陈铭枢、刘斐、卫立煌、邵力子等人都先后来探望他们。张治中还向他们传达了毛主席宣布的对国民党战犯“不杀、不审、不判,分批释放,安排就业”的宽大政策。范汉杰了解了共产党的政策,十分激动,他把过去长期蓄留的长胡子剪了,开始期待自己“重生”。

有了希望后,范汉杰甚至开始为自己出去后的生活做打算。他购买了一大捆高等数学的书本,每天坚持不懈的做题,他过去是测量学校的高材生,有数学方面的基础。邱行湘对此大为不解,范汉杰解释说:“我对数学下过不少功夫,舍不得荒废。何况将来我出去靠什么吃饭?现在温习温习,以后我到大学讲课去。”

在黄维研究“永动机”被大家批判为“逃避改造、对抗改造”之后,许多人也给范汉杰提意见,希望他以改造思想为主,准备谋生为辅,不要本末倒置。范汉杰深以为然,不过他并没有放下书本,而是拿起《毛泽东选集》,怀揣着与数学同等的兴趣和热情。

沈醉在回忆录中写道:“对政治学习,范汉杰相当认真,特别是他学有专长,除了军事方面外,他在测量方面也是能手。”

功德林的战犯们,很多人都有严重的慢性病,尤其是结核病要命。杜聿明、黄维、文强等人都曾被结核病困扰,范汉杰也曾患有严重的结核病。为了给他们治病,有关部门特意派人到香港,用当时极为珍贵的外汇券给他们换特效药链霉素。这令范汉杰十分感动,同时也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对他们这些战犯的宽大政策是真实的。范汉杰病好后,思想逐渐开朗,又恢复了以前幽默的个性,那个喜欢开玩笑、捉弄人的范汉杰又回来了。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范汉杰积极参与改造,没想到在第一批特赦时,遭到了蔡廷锴等昔日十九路军将领的反队。他对此大叫冤枉,详细解释了当时的情况。功德林管理员如实把情况向上级机关作了汇报。后来,周恩来知道了这件事,亲自出面做有关蔡廷锴的工作,蔡廷锴大受感动,同意特赦范汉杰。

一年后,第二批战犯获得特赦时,范汉杰名列其中。获释后,范汉杰亲自到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蔡廷锴家和纺织工业部长蒋光鼐家“负荆请罪”。

获释后,范汉杰并没有到大学去讲课,而是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室担任文史专员,1962年至1966年,范汉杰审核稿件数十万字,自撰亲历资料数万字,其中以《锦州战役回忆》《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序幕》《胡宗南部在川北阻截红军经过》等最为出名。因为他在德国学习过军事,还翻译了《德国步兵动作》小丛书。范汉杰写作认真、谨慎,有时为了弄清一件事情的时间、地点,反复査找资料进行核对,甚至不顾年事已高,亲自走访。

1976年1月26日,范汉杰因病去世,享年80岁。全国政协为他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由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主持,参加追悼会的干部达百余人,并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范汉杰的子女很多,但都在海外,因为他去世时仍处在特殊时期,没有人回来送葬。后来,范汉杰旅美的儿子范大胜代表全家人回北京,将放在八宝山的骨灰取出一半,带到台湾安葬。所以范汉杰的骨灰,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范汉杰在功德林改造积极,特赦时却遭蔡廷锴阻拦,周总理亲自说服

参考资料

《范汉杰:骨灰葬两岸》,丹青,化夷,晚霞月刊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原国民党将领大陆新生始末》,黄济人,中国青年出版社

《建国后特赦战犯始末》,尤国珍,党史文摘

《沈醉回忆录:战犯改造所见闻(一个军统特务的忏悔录)》,沈醉,中国文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黄埔军校   太行   锦州   战犯   福建   事变   军中   骨灰   俘虏   司令   蒋介石   国民党   解放军   将军   人民政府   范汉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