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提到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相信很多人都能够立刻想起“蒋宋孔陈”这四个名姓。

而在这“四大家族”当中,排在首位的,自然当属宋氏三姐妹所在的宋氏家族。

实际上,在最初的“四大家族”当中,宋氏三姐妹更像是一条纽带,用婚姻将这四个家族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宋家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氏家族的孔祥熙,二姐宋庆龄嫁给了革命先驱孙中山,三妹宋美龄则最终嫁给了蒋介石。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然而,随着时间的变迁,从结婚到生子,三姐妹也跟着丈夫踏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从此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而在这其中,不得不提及的是小妹宋美龄。

作为最小的女孩,从小到大,宋美龄始终享受着来自两个姐姐的疼爱和宠爱。

而优渥的家境和多年的留学生涯,也养成了她从小娇惯的“大小姐性格”。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正是因此,在嫁给蒋介石以后,宋美龄的挑剔和“小资”,还曾经令无数人侧目;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讲究”的宋美龄还有另一个奇怪的“癖好”

——而正是这个“癖好”,不仅让不少和宋美龄共进一餐的客人们都纷纷表示无福消受。

甚至就连她的丈夫、国民党的党首蒋介石都对她无奈至极。

那么,宋美龄又有着怎样的“癖好”呢?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一,“讲究”的饮食

归本溯源的话,宋美龄养成的“挑剔”性格,和家族出身是分不开的。

在那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作为四大家族之首的宋氏家族敛财的手段可谓是“花样百出”。

也正是因此,在国内大部分人还停留在为“食物”发愁的阶段时,宋美龄不仅可以“挑食”,还可以被父母轻松地送到美国读书。

宋氏家族当时财力的雄厚可见一斑!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而或许是因为10岁起就开始在大洋彼岸生活,宋美龄的饮食习惯非常偏向西方化。

在跟随宋美龄长达数年的贴身秘书张紫葛的描述中,和“土生土长”的蒋介石不同,宋美龄格外喜欢吃烤鸡、猪排、牛排等食物。

这也让她常常和蒋介石“吃不到一块去”。

在张紫葛的回忆里,在蒋介石刚刚和宋美龄成婚时,两人曾经因为吃什么而发生过很多次摩擦。

直到最后,两人索性“各退一步”,各吃各的,这也让蒋家的餐桌上时常一半中餐、一半西餐,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有趣。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除了这些,宋美龄在饮食上最为重视的还是各种蔬菜。

无论是待客还是自家吃饭,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宋美龄的身旁一定要有一份时令蔬菜拌成的沙拉。

尤其是在每天早晨,一份蔬菜沙拉、一份面包配一杯牛奶或者咖啡,这样固定搭配的早餐几乎贯穿了宋美龄的一生。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实际上,宋美龄对于蔬菜的热爱也是来源于国外的生活。

早在美国求学时,宋美龄曾经认识了一位美国老人,当时的她年轻曼妙,格外钟爱甜食。

而这位老人则委婉地劝说宋美龄“甜食吃多了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建议她平时少吃一些。

当时,在宋美龄的眼中,这位老人的身体“强壮如牛”,非常具有说服力;

而老人恰好常吃沙拉生菜,宋美龄便有样学样,从此养成了“少吃甜食多吃菜”的良好饮食习惯。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至于如何吃蔬菜,宋美龄也有着自己的“讲究”:

在众多蔬菜当中,宋美龄最喜欢菠菜,而她也不止一次亲口提起菠菜的营养价值。在她看来,菠菜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非常多。

所以:“只要每天能吃掉半斤菠菜,就能抵得上一碗红烧肉带给我的营养。”

而在“如何吃好”蔬菜的问题上,宋美龄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张紫葛的回忆里,宋美龄最喜欢“生吃菠菜”,原因是她认为“烹饪的高温会破坏蔬菜的细胞和内部结构,导致蔬菜当中的营养成分流失”。

所以,“煮熟的蔬菜远远不能和生菜相比”,这也正是为什么宋美龄日日餐餐都要求有沙拉的原因。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当然,如此讲究的宋美龄不仅挑剔食物,也同样挑剔饮水问题:

在平时,宋美龄只喝纯净的山泉水;

而哪怕是跟随蒋介石躲进庐山避难后,宋美龄都不忘指挥亲卫队下山,去给她挑来山下纯净的蒸馏水喝……

避难时尚且如此,在退守台湾后,宋美龄更是从没有在饮食上“亏待”过自己。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当时,不再年少的宋美龄不知从哪里了解到参汤的妙用,自此开始钟情于喝参汤,而且非常喜欢放许多人参进去,熬成浓浓的一碗;

直到后来,宋美龄机缘巧合地认识了一位营养学者,对方告诉她,如果参汤喝太多,反而会导致体质下降、身体虚弱。

自此,宋美龄才减少了自己喝参汤的频率和次数。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而在宋美龄的家庭医生的眼中,这位国民党的“第一夫人”除了在健康养生方面极下功夫以外,还对于自己的身材管理也颇为看重:

在他的印象里,宋美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称一下当天的体重。

假如体重超出了她预计的范围,那么这一整天、甚至于后面几天的饮食,宋美龄都会颇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油腻脂肪的摄入,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体重恢复,她才会重新放开吃牛排、烤鸡等她比较喜欢的食物。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二,热情的“癖好”

有趣的是,尽管蒋介石在饮食上“土生土长”,尤其爱吃宁波的腌菜,但是在台湾的士林官邸当中,蒋家人却用的是“中餐西吃”的吃法:

由于蒋家人的“因循守旧”,在士林官邸当中,无论是客厅沙发还是餐桌两侧,男女通常都会分坐两边,聊笑谈天,直到士兵进来准备上餐;

而在蒋介石哥哥的孙女蒋孝玉的回忆当中,除了圣诞节这种西方的大节庆之外,士林官邸的晚宴常常以上海菜为主。

但在这其中,一定会有几道宁波咸笋或者腌冬瓜之类的小菜,用以迎合蒋介石的胃口。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不过,尽管菜肴全都是中餐,但是客人手边的却不是碗筷,而是西餐所用的刀叉。

在晚宴开始后,在宋美龄的授意下,会有几名士兵托着巨大的银盘走进来,一左一右地从最上首、也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开始轮流布菜

——银盘中盛放着烹饪好的各式食物,参与宴会的宾客只消用盘里早就备好的刀叉汤匙,将自己想吃的份量拨进面前的碗碟中即可,方式多少类似于现代的自助,只不过不需要客人亲自起身去取餐而已。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自然,宋美龄的精致不仅仅体现在吃饭的方式上,对于餐点的次序,蒋家的晚宴也有着严格的规定:

首先上来的,一定是由卤鸭胗、脆鳝鱼、肴肉、油爆虾、醉鸡和凉拌菜组成的“六小碟”,这在宋美龄看来,乃是开胃的“前菜”;

随后,各个重头戏的菜肴才会一一奉上:清炒虾仁、红烧鱼翅、清蒸鲥鱼、虾籽辽参……

在这其中,备受蒋家人们喜欢的一道菜则是“米拌浆”,用的是大米炒后磨成米粉,再兑入鸡汤,撒一把切碎的葱末,鲜香可口。

因为在外面从未有过这种做法,因此“米拌浆”也成为了不少蒋家人的挚爱。

蒋孝玉还曾经表示,每次参加晚宴时,她至少要喝上两碗米拌浆,才会觉得尽兴过瘾。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而跟在“重头戏”的后面的,则是蒋介石钟爱的各类腌菜。

不过,这类菜对于蒋介石来说是挚爱,对于始终注重养生的宋美龄来说,却是高盐的“垃圾食品”。

而蒋家小辈由于长于台湾,大多也吃不惯这种宁波风味的食品,所以,通常这类腌菜,只有蒋介石会动筷子。

这类自助式饮食,看起来仿佛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儿子蒋纬国的回忆中,却颇有些“尴尬之处”

——无他,正是宋美龄在陪同客人时那独一无二的“癖好”:给人布菜。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实际上,宋美龄的“热情”不少人都曾经表示过“无福消受”:

在嫁给蒋介石之后,家中时常不可避免地要宴请待客。

而宋美龄则常常自己不动筷子、却极力劝说别人吃东西,还经常用公筷给客人布菜;

而大多数客人面对宋美龄这个“第一夫人”,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因此在宋美龄递上食物后,也都不得不选择吃掉。

一来二去,大部分客人往往“乘兴而来”,却被迫“吃撑而去”,甚至还有人来蒋家吃一顿饭后,总要消化不良两三天。

天长日久之下,不少人都私下对蒋介石反应受不了宋美龄的“热情”,而蒋介石对此也只能是无奈以对。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最常出于父亲官邸的蒋纬国不得不苦思冥想出一条“对策”。

那就是尽可能吃得慢一些,这样,当宋美龄发现蒋纬国的盘子里还有食物时,便会减少布菜给他的频率,也可以让他得以“逃过一劫”。

不过,就算这样,蒋纬国还频频在蒋介石家中吃到撑,可见宋美龄的“热情”程度!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不过,宋美龄如此“癖好”,也曾经在暗中当真帮了蒋介石一把:

1948年12月,当时的蒋介石希望能够争取到文学家胡适,便在他生日当天邀请其前往官邸庆生。

在饭桌上,从不喝酒的蒋介石备上了一壶好酒,而宋美龄则不断给胡适布菜。

并不了解宋美龄这一“癖好”的胡适还以为这是蒋宋二人对他“以国士之礼待之”,当下感激涕零,顿时下定决心,要跟国民党退居台湾。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晚年被迫留在台湾的胡适,不仅曾经当面对记者表示自己对国民党“非常失望”,还在日记中毫不吝啬地表示:“大失望,大失望,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的话语,其后悔的心态一览无余……

可惜的是,胡适一朝着了宋美龄布菜“癖好”的道,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而或许如果没有宋美龄的这个“癖好”,胡适也许会选择另一条光明坦途也说不定。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实际上,在后人的考证当中,宋美龄被不少客人诟病的这一“癖好”,并非是对人人都用:

譬如她和蒋介石多年夫妻,也从未将自己的食物给蒋介石分享过,反而是两人多年分餐,一张餐桌上中西分明,这一习惯也延续了多年。

由此可见,宋美龄的这一“癖好”,多多少少都有“演戏”的成分在。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在面对重要政治人物、例如胡适等人时,宋美龄的“布菜”是一种用来拉拢人才的政治手段;

而在面对蒋纬国等晚辈时,宋美龄的“布菜”则变成了她伪装家庭一团和气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不过,当她认为“不值得”的时候,那些晚辈、那些人物,也就统统没必要“屈尊”为其“服务”了。

例如在蒋孝玉的回忆中,自己的这位外戚的奶奶,就鲜少为自己布菜,她也就从没有遇见过和蒋纬国一样、一顿饭要吃到撑的“难处”了。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三,“享受”和奉献

其实,纵观民国时代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宋美龄追求的精致和“规矩”,是深深刻在她骨子里的一种“小资”和“贵妇”的生活方式。

而这个从小就锦衣玉食长大的女人,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在蒋家,都过着人们难以想象的生活,例如后来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的“牛奶浴”。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和现代人的认知不同的是,宋美龄所谓的“牛奶浴”,并不是将自己泡进牛奶当中。

反而是在正常地洗完澡后,请来专门的按摩师,将鲜牛奶倒在身上,再通过按摩的手法一点一点地将牛奶揉进皮肤当中,在滋润肌肤的同时,起到美白的作用。

而在宋美龄曾经留美时的同窗陈纪彝的记忆里,这样的“牛奶浴”不仅宋美龄在做,国民党许多高层的夫人也同样参与其中。

在这其中,“牛奶浴”还有许多其他的讲究。

例如一次使用的牛奶不能超过半磅,“牛奶浴”不能频繁洗,不然会患上皮肤疾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如此精致利己的宋美龄,对于并不能给她带来任何好处的请求,则常常选择视而不见。

当时,宋美龄为了做“牛奶浴”,在办公室旁边特地开辟了一间浴室。

一次,陈纪彝开玩笑地提起单位里还有不少姑娘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委婉地要求宋美龄“关心一下姐妹们的困难”。

没想到,有着单独浴室的宋美龄沉吟了一下,旋即以“日寇轰炸、水源不足”为理由,将这件事搪塞了过去。

可见,宋美龄的精致和挑剔也仅仅停留在自身而已!

宋美龄吃饭有一个奇怪“癖好”,客人们表示受不了,蒋介石也无奈

现如今,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回首望去,常常会为那个硝烟弥漫、人们艰难救亡图存的年代心生敬意,对于那些为了革命和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人士表示十分的钦佩和感恩。

然而,在我们革命先辈连一双草鞋破了都没地方换、在长征路上吃草饮泥的岁月中,宋美龄却过着精致而挑剔的“小资”生活。

这在如今的我们看来,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癖好   蒋介石   胡适   客人   官邸   台湾   菠菜   晚宴   国民党   挑剔   牛奶   蔬菜   受不了   奇怪   食物   无奈   饮食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