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编热潮,他们逆向而行丨龚英亮:跳出“体制”筑梦法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今年3月,已到“知天命”之年的龚英亮为了“知识产权梦”,再次跳出“舒适区”,作为创始人,成立了律师事务所,带领一批年轻人专攻知识产权与涉外法律服务,向新高度、新目标继续挑战。十七年前,为了追逐“法律梦”,他毅然辞去公务员“铁饭碗”,加入了安徽律师队伍,成为一名专职律师。这一路走来,龚英亮尝遍酸甜苦辣,但从未萌生“后悔”的念头。 “从没有后悔当初从‘体制’里出来,可以说,做律师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快乐、尊严与满足。”

一次抉择

作为一名70后,1994年,龚英亮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后,被直接“分配”至合肥市某局工作,端上了“铁饭碗”。龚英亮说,自己老家在巢湖农村,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算得上“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又吃上了“公家饭”,这在当时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刚进入局里工作,龚英亮也颇有“优越感”。 “那时候局里的大学生很少,尤其像‘合工大’这样还不错的学校出来的。”而“高薪”也让龚英亮十分满足,甚至有些膨胀。“最高的时候工资加奖金拿过2000多元一个月。”

在局里,龚英亮是一名“行政执法人员”,与大学所学专业毫不相干,这让龚英亮有些失落。不过,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法学”渐渐走进龚英亮的视野,这名理工男沉浸其中,丰富的法条、辩证的精神,触发了他心底浓厚的兴趣。

面对考编热潮,他们逆向而行丨龚英亮:跳出“体制”筑梦法律

龚英亮

为了更好地行政执法,龚英亮攻读了安徽大学法学硕士。而因为工作缘故,他常会接触到一些律师,这让他对这一职业也萌发了好奇,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律师从业资格证。

“当一名律师”的种子也在那时在龚英亮心中种下。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龚英亮认为,律师是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经过深思熟虑,龚英亮最终于2005年辞职,离开体制内,奔向心中向往的律师岗位,希望在那里实现自己的“守护司法公正之梦”。

十多年前,辞掉“公务员”当律师的人少之又少,龚英亮可以算系统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龚英亮说,自己当时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毅然踏出那一步。幸运的是,这么多年过去,龚英亮也不曾后悔当初的决定,守护司法公正的初心也一直萦绕在龚英亮心头,不曾褪色。

初露锋芒

辞职后,龚英亮目标明确,加入一家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专职律师,其借助理工科专业背景与11年行政执法工作经验,专攻行政诉讼与知识产权领域案件。

刚刚当律师时的“艰辛”,龚英亮至今仍历历在目。回想当时,因为舍不得,也打不起出租车,龚英亮去拜访客户时,往往夹着一个包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前往,为了显得“体面”一点,龚英亮在骑车时会特意将自行车停得远一点,再走过去。

而为了“案源”,龚英亮也在不停“社交”,甚至“一个晚上赶几个场子”。龚英亮说,有时候这边在吃着聊着,又被另一个客户一个电话“约”去了另外一个场子。

虽然时隔多年,但接手的第一个案件,他仍记忆犹新。龚英亮说,当时是一名浙江商人柏老板在合肥售卖金华火腿,被举报火腿有质量问题,工商部门上门查扣部分火腿,并作出行政处罚。在拿到案子后,龚英亮仔细研究发现,本案执法程序存在瑕疵、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事实认定也不充分,工商部门的处罚决定法律依据不足“站不住脚”。于是,他多次前往工商局交涉,并撰写提交了“法律建议书”,最终,工商局采纳了龚英亮的意见,撤销了处罚决定。

初战告捷,信心倍增,也让龚英亮加快了自己的步伐。从一名专职律师到合伙人,再到律所主任,龚英亮仅花了7年时间。这样的成长速度,在律师界相当罕见。而背后,龚英亮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18年9月,安徽省某大型上市企业因涉嫌使用盗版软件,被美国某软件公司起诉要求赔偿约1100万元经济损失。龚英亮深入调查案件事实,仔细研究相关法律,为当事人据理力争,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该上市企业购买了部分正版软件,美国软件公司则免除了全部赔偿款,取得双赢。龚英亮也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尊重。

2017年,龚英亮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知识产权专业律师,2022年又被安徽省律师协会任命为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从业多年,龚英亮对律师有自己的理解与坚守。他认为,首先需要诚实正直,才能做好律师。其次,是律师对法律的理解应当深刻,可以娴熟地运用法律知识。最后,则是需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术业专攻

2022年3月,龚英亮又瞄准时机,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带领一群年轻人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术业有专攻。龚英亮想用自己多年累积的专业知识在“知识产权”领域大展拳脚。 “创新是合肥城市发展的基因,但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管理和保护,所以,知识产权的市场大有可为。”龚英亮坦承,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更进一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也真心希望可以再认真做一些事。

律所虽成立时间不长,却是“顶配”,现有律师和辅助人员9名,其中拥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6人,5名律师是双语律师,英语为工作语言。 “我们走‘小而精’路线,这样的配置在安徽非常少见。”龚英亮介绍,律所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和涉外业务,因此要具备过硬的战斗力,而他还在所里留了一间办公室的空间,希望招揽更多涉外法律服务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购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诉讼数据分析系统指派各省地方知识产权局管理查询,为我国地方政府、国内企业提供诉讼策略、风险防控和知识产权的分析服务。在安徽,这一系统 LexMachina网站端口正由龚英亮的律所管理,专门检索安徽企业的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和337调查,为安徽省政府部门及外贸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

“我们每周会查一遍系统,发现安徽自然人或企业在美国涉诉情况后,会立即以书面形式报告给省质监部门,提醒相关企业重视应对诉讼。”龚英亮说,类似的涉诉情况他们已经及时地发现了多起,而他们律所也在“服务”中寻找合作机会,以求突破。

初心为引

回首来时路。 “从‘体制’内辞职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是一个综合考虑的选择,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龚英亮感慨地说,当初在“体制”内,并不缺乏对自己“阿谀奉承”的人,但他认为,那并不是对人品和能力的认可,更多的是对权力的畏惧,如果把持不住,甚至那些就会成为将你推向深渊的“黑手”,龚英亮自嘲“还好我不恋权。”

如今,一些体制内的好友在为进退犹豫时,常来向龚英亮取经。龚英亮会对他们提出中肯的建议,有鼓励,也有劝退。 “每个人性格、抱负不一样,适合出来的我会极力建议他们出来,但也有不适合的,就劝他们还是留下。”

龚英亮常说,一个人能否成功要看“四个标准”, “‘智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当有能力时,则要有干某件事的‘基础’,在基础上‘勤奋’苦干,最后,则是做一个‘正直’的人,且要诚实善良。”

不管如何,龚英亮认为,认准了赛道,那就畅快地奔跑吧!

莫佳佳 詹伟伟 徐小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魏鑫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术业   新安   体制   安徽省   局里   合肥   安徽   美国   律师事务所   法律服务   火腿   热潮   知识产权   律师   法律   专业   企业   龚英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