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骑行热”兴起,自行车售价万元一辆难求?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落日余晖之中,空气湿润而舒爽,道路蜿蜒通向远方、自行车不紧不慢,鸟在树上低语、风在耳边轻吟,整个世界似乎安静下来,只剩前面若隐若现的地平线在呼唤……这样的场景并非来自想象,而是前段时间笔者在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骑行时的亲身体验。近段时间,原本氛围浓厚的城市骑行风头更劲,自行车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人民日报评论:“骑行热”兴起,自行车售价万元一辆难求?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滑板、飞盘、骑行等户外运动成为健身休闲的新选择。在所有这些运动中,骑行有自己的特质:它始于通勤刚需,终成社交新贵;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不乏痴迷的发烧玩家;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万元“豪车”,都能让骑行者感受到乐趣与魅力。今年“6·18”预售期内,某平台上骑行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了240%;整个“6·18”促销期间,自行车零配件的成交额同比增长100%。而在线下,一些热门的骑行线路一度出现“自行车拥堵”的现象,骑行在当下的火爆可见一斑。

近年来,城市自行车道建设的完善、人们对运动健康理念的追求以及骑行赛事的兴起,带动了一大批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加入骑行。总的来说,骑行是一种十分亲民的运动休闲方式。也正因如此,可能不少人都会有与之相关的生命体验和难忘记忆。于笔者而言,当青春的回忆与“速度是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的畅快骑行相混合,似乎找到了一条连接过去的秘密通道——仿佛回到了骑着父母的老旧自行车与好朋友悠然出行的某个午后,回到了放学后只想一路狂奔回家吃饭的傍晚,回到了一段段无忧无虑的旧时光。

现在,自行车的定位早已不止于单一的代步工具,骑行也已经成为一种运动健身、健康生活的方式。相较于其他运动,骑行可以“一骑独行”,也可以“呼朋引伴”,兼顾了社交属性与灵活性,活动的“组织成本”要低于一些必须多人参与的活动。多寡随心的运动量、丰富多样的户外体验、从心所欲的自由感,只能部分概括骑行爱好者眼中这项运动的魅力。而且,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车型,还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乐趣。这些都可以解释,骑行的吸引力为何能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中快速上升。

伴随着骑行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售价达万元以上的高价自行车。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一辆高端进口自行车的平均价格约合人民币1.17万元,创5年多来新高。即便售价不菲,依然有不少人排队购买,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供不应求的状况,折射出自行车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困境。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大国,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产量便突破1000万辆,跃居世界首位。如今,全球自行车贸易量中超过60%来自于中国,整车出口量占世界自行车贸易总量65%以上。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高端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如变速器等,大多来自境外,且占成本比例很高。

骑行热带来新风口。行业的突破和升级需要技术和人才的积淀,消费端的火热和风潮,或许也能为行业的逆势突围创造机遇。骑行爱好者与自行车生产商彼此成就,才能让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玮玮/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人民日报   在线   售价   贸易量   自行车   从心所欲   社交   笔者   爱好者   乐趣   道路   成本   核心   魅力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