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间期盼两岸交流的主流民意

华夏经纬网7月20日讯:沪台双城论坛到来之际,台湾《旺报》18日发表题为《和平是主流民意 柯文哲做对了》的社评指出,“双城论坛”体现了台湾民间社会期盼两岸扩大交流的主流民意。

现全文摘编如下:

两岸官方交流中断,民间关系更显重要。继第14届海峡论坛后,台北市政府与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双城论坛”登场。台北市长柯文哲认为,两岸现在“已读不回”的现状,沟通显得更加重要,坚持继续举办双城论坛,展现了台湾民间社会期盼两岸扩大交流的主流民意。

民进党二度执政后,官方交流急速冷却,民间交流也受到打压。陆委会和一些政治人物以两岸军事紧张为由,反对“双城论坛”的举办。过去3年,在当局打压下,加上疫情影响,两岸民间交流冷清许久。如果再不善用有限的交流平台,两岸关系只会每况愈下。

柯文哲还点出一个现实面,那就是两岸经贸与社会的紧密连结。目前台湾出口贸易中大陆就占42.3%,台湾对大陆出超1千多亿美元。民进党上台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有增无减,不敢停掉在野时口口声声的糖衣毒药──ECFA。最近许多出口大国诸如日本、韩国、德国都出现贸易逆差,世界经济前景黯淡,危机四伏,如果台湾任由意识形态凌驾经济理性之上,台湾经济将会受到严重伤害。

两岸人民往来频繁密切,台湾人在大陆生活、就业约有100万人,陆配在台也有30万人。疫情前两岸人民往来各约400万人次,疫情后萎缩至十余万人次。两岸缺乏官方交流已久,如果再不鼓励民间交流,利用交流平台增进双边理解与互信,反而想象两岸老死不相往来,并不现实。

民进党将两岸民间交流平台视为“统战”的舞台,不但禁止民进党公职人员出席相关活动,更把出席的政党与民间人士扣上“红帽子”。民进党常常以民主成就自傲,却处处担心大陆“统战”,百般设限,对人民不信任,岂不自相矛盾。“抹红”交流平台并无必要,反而凸显缺乏自信。

根据最近几项民调显示,台湾人民不分党派,大多数人的意向都是希望两岸恢复交流。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5月公布的民调显示有68.5%的民众,支持两岸在疫情稳定下,逐步开放交流,并放宽大陆人士来台的管道。且不同政党认同的受访者都普遍支持,陆委会6月委托政治大学的民调也显示同样的民意,对于两岸疫后交流,也有7成以上民众赞成在两岸疫情逐步稳定后,循序恢复大陆人士来台从事交流活动。

维持现状与两岸和平是主流民意,和平需要友善的环境,不交流只会制造误解、累积恶感、不利和平,民进党应该顺应民意,营造两岸人民往来的友好环境与气氛,而不是一到选举就利用“反中牌”,“抹红”反对党,破坏社会和谐,撕裂两岸人民感情,以图个人、派系与政党的政治利益。经贸热、政治冷、民间冻的畸形两岸关系,不利台湾发展,更平添两岸军事与政治风险,极为不智。

由地方政府与民间人士来润滑两岸关系,有利于降低双方误判、误解的风险,化解两岸民间敌意,民进党当局应乐观其成。国民党两岸政策举棋不定,海峡论坛因而失去不少光彩,柯文哲继续举办双城论坛就更显弥足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台湾   民意   双城   两岸   民间   主流   两岸关系   民进党   疫情   政党   交流平台   人士   政治   大陆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