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美国军火商简直乐得合不拢嘴了,开始卖力宣传美国也有高超音速导弹的消息,就在7月1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已经试射成功两款不同型号的高超音速导弹,而且达到了预期的高度和速度,终于让美国松口气的同时,也让网友表示中国和俄罗斯是否再无优势了?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毕竟此前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我国持有绝对的优势,当时美国几次三番的研发失败,但是现在一旦美国把高超音速导弹建造成功,再部署到日本的美军基地,对中国的威胁有多大呢,我国要怎样防御?

美国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还经历了几次试射高超音速导弹失败的情况,当时我国军迷都非常喜悦,认为美国如果不能完成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我国会具有这个领域的绝对优势,也会成为我国对付美日的有力武器之一,但是在两个月之后,美军的试射据称已经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虽然只是在推进器方面完成了试射,并非是成品的导弹进行试射,但是美国也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核心技术的成功。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这两种高速动力的助推器,能够帮助高超音速导弹实现预定的速度,这个实验在美国的南加州海岸进行了实验,用美国军火商的话说简直是要卖力推荐了。

美国在和中俄竞争时,一直忌惮我国和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主武器,而美国一直在花大力气研发这种武器,力求能够和中俄对抗。并且高超音速的武器在未来的战争中会是很主要的攻击手段。

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最快能超过5马赫,意味着每小时超过六千公里的速度,这是多么可怕的速度。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但是中国和俄罗斯已经领先完成了研发和建造,并且都拥有精准度高的高超音速武器。

一旦美国在日本部署这些高超音速导弹,会对我国造成多大威胁呢?其实我国也不会过分忧虑,毕竟我国的导弹系列还在不断研发升级新的型号,而且以我国的低调作风,亮出了东风41型导弹,一定有比这款还厉害的导弹已经取得了突破进展,只是没到公开的时候而已。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如果美国增加高超音速导弹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对我国的和平稳定和国家安全,定会造成更大的威胁,但是我国的发射阵列东风系列导弹也不是吃素的,而且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未必能赢得了我国的反导拦截系统。

作为我国的拒止体系,已经打造了二千公里左右,对于西方国家的高超音速武器,有着自己的防御战术和部署,相信我国的军工技术已经能够抵御这种武器,网友们不要过分担忧。而且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研发成功也不需要害怕,我国的军工研发还在稳步向前,很多新型的武器也在成功的路上,未来还会入列更多高新武器和重型护国利器。

那么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距离拥有高精度打击能力,完成空射和快速打击等,还有一段时间要去完善。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作为一款靠速度取胜的时间高度敏感的武器,对于目标的追踪和锁定,也是决定了最终打击效果的关键所在,美国目前试射成功的是高超音速导弹的助推器,主要是能够进行高速飞行,其它的组装部分和工序还需要下一步继续完成,暂时不能说高超音速导弹完全成功了,至少目前还不是一件完整的武器。

这次美国的系统试飞,是为了测试一个地面发射系统的打击情况,能否穿越防空系统等,因为世界上目前的武器竞争,已经发展到高超音速武器的比拼,美国一直在该领域落后也是忐忑不已。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这次关于高超音速助推器的研发成功,让美国的军火商都看到了希望,还和投资者们大肆宣传,认为能够依靠这种助推器的技术,再继续开发新的探测武器和摧毁系统等,看来美国作为武器的极端制造者真是疯狂,不管任何武器都要建造到极致,而且别的国家有的武器,美国也一定要建造和研发,这种情况下,我国受到的威胁会很大吗?

美军高超音速导弹试射成功,一旦部署日本,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虽然美国也联合了所谓的盟友,日韩都可能会成为帮凶,但是我国并不会妥协和退让,因为中国随着科技发展和高速研发武器装备,已经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作战体系,就算是再厉害的敌人,我国解放军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马赫   音速   导弹   军火商   助推器   东风   俄罗斯   日本   美国   军工   中国   美军   武器   优势   速度   我国   系统   高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