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烟波微妙,太湖一畔,燕国余脉,武学冠世,金庸大侠以寥寥数笔就勾勒了一个神秘世家的轮廓。“燕子坞”和“慕容家族”是所有熟悉《天龙八部》的武侠迷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点。

金先生笔下的慕容复是个悲情人物,身肩复国重任,武学称雄,却落得个疯癫收场。

在金庸的小说中,慕容家族世代定居江南姑苏燕子坞,以博通众家武学而闻名武林,整个家族属于鲜卑“燕国”皇族慕容氏余脉。

金庸先生在构造慕容世家时采取了真真假假的虚幻写法,一方面慕容家族确实是五代十国时期鲜卑皇族,也曾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但另一方面,慕容氏最终在南燕都城广固城下为刘裕尽灭,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金庸先生笔下的姑苏慕容氏更多是对历史的架构,为小说的趣味性而虚构的家族形象。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及的事情却是与鲜卑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关键的是他们是在现实中真真确确的存在,有着上百年可考证的历史。

在我国广东高要地区白土镇辖下的幕村、大旗等村落,世代群居慕容氏后裔。他们整村人都姓慕容,始终最远可追溯到南燕时期,是正儿八经的慕容世家。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五胡十六国时的鲜卑慕容

五胡十六国时(公元304年-439年),慕容氏出自鲜卑民族,这个民族曾在中国历史上有浓厚重彩的一笔,但却因种种原因逐渐消亡在历史长河中,其后裔也多融入到汉族中来。

高要地区(现位于广东省肇庆地区)的慕容氏族虽然以鲜卑后裔自居,但他们身份证上都是正正经经的写着“汉族”。

言归正传,慕容氏的兴衰与鲜卑民族息息相关。早在鲜卑民族还处在游牧时期,“慕容氏”是就已经是鲜卑族三大姓氏之一,与其并列的“拓跋”、“宇文”两大氏族经常活跃在影视作品中,相信大家也不陌生。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慕容涉归”和“慕容廆”二人,分别是慕容氏族的一代目(即第一任首领)、二代目(即第二任首领),对氏族有着开拓定鼎的功劳。但真正让慕容氏族成为鲜卑皇族的还是“慕容皝”。

他是慕容廆的第三个儿子,以勇猛善战著称,在东晋时期被封为“燕王”。

慕容皝去世后,他的儿子慕容儁接手了他的权势和军队,并自称为帝,以“燕”为国号,历史上称这个朝代为“前燕”。而慕容皝则被他的儿子追封为文明皇帝,成为前燕名义上的第一位皇帝。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秩序崩坏,武力至上,决定国家命运的在于军队的强弱和将领的拥立与否。所以一个王朝可以迅速地兴起,也可能突然地灭亡。

前燕就是这样一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国家,仅仅传了四十七年,历经三代皇帝,它就灭亡了。

继前燕后扛起“燕”字大旗的是慕容垂,他是慕容皝的第五子,按辈分来排也是慕容儁的弟弟。在前燕灭后,慕容垂从苻坚势力脱身,占据关东七州割据为王,并挥师南下,一路攻伐到淮北地区。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慕容垂病死后,其后接任的慕容宝、慕容盛、慕容熙等人仅有守成之能,而无进取之勇,最终不免消亡于时代中。

而除了前燕和后燕两个王朝外,“燕”字旗下还有西燕、北燕以及南燕,但都是割据一方,或为慕容别支建立,或为嫡系逃亡复国,或为同氏相争,但归根结底都是慕容氏族的人。诸多燕国也将五胡十六国时代搅弄得一团乱。

直到公元409年,南朝皇帝刘裕灭亡南燕后,顾虑慕容氏此起彼伏,除之不尽的后患,为避免后世再重蹈覆辙,于是将大量的慕容氏族人消灭在广固城(现位于山东省青州市)下。

从此,慕容氏族虽然有个别支脉侥幸逃生,但再无左右天下大事的势力,更多的是泯然众人。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广东高要地区的氏族别脉

现如今,广东省肇庆市白土镇在当地颇有名气,因为这里世代居住着一支皇族后裔。

幕村、大旗村、中岗村是白土镇下辖三村,这里的村民同姓同源,彼此间沾亲带故。这种现象放到中国各个乡村地区都很常见,一竿子打下去能黏到好几个亲戚。但这三村却不比寻常,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姓氏——慕容。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这一支鲜卑慕容氏后裔现在共有6000余人,在肇庆一代定居已有百来年。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他们从晚清时期千余人小村落不断发展壮大,历经战乱后又迅速恢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如果是姓赵钱孙李这样的大姓,遍地开花是很习俗平常的事情,但“慕容”这个姓氏却较为少见。

一如诸葛我们最先想到的诸葛亮,宇文之于宇文化及,尉迟之于尉迟恭,慕容姓氏各我们的第一印象应当是鲜卑慕容氏(小说除外),鼎鼎有名的鲜卑王族之一。

而巧合的是,这三个村子的人也坚称自己是鲜卑慕容氏的后裔,其先祖为明朝时期的慕容绍奕,再往远追溯可以抵达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慕容王朝。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慕容绍奕何许人也?肇庆一代的慕容后裔都传他为明太祖时期(公元1368年-1644年)的朝中大臣,追随朱元璋一统天下鞍前马后,但在后期朱元璋清洗朝臣时,慕容绍为避免受到牵连,不得已带领家眷南迁,最后在广东肇庆一带定居下来。

据传,为了躲避明太祖朝堂的清洗,慕容绍奕以及族内众兄弟一路东躲西藏,还数次改名易姓为慕或容,才艰难地躲过追杀。

慕容绍奕最初的落脚点就是在高要蛟塘镇金鸡村,生活十数年后安然去世,被子孙安葬在村后的金鸡山上,至今仍有墓碑。

这段历史据今天已经有数百年,其间的痕迹多为岁月风沙所掩埋,有几分真伪已不可考。

而在随后的百多年间,慕容绍奕的子孙们在这里生根发芽,陆续有人迁移到白土镇幕村、大旗村,以及端州、广宁、怀集等地,将慕容氏的血脉播撒到四方。

当然,如今最为兴旺的当属白土镇幕村、大旗村两村了,前者有慕容姓氏3000余人,后者有2000余人。已然成为一方大族。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鲜卑后裔的相关历史考证

广东肇庆地区的慕容氏人虽然坚称自己为鲜卑后裔,但外界对这种说法却保持质疑,因为距离前燕时期已经有千年历史,几经沧海,历史的原貌早已不可考证。

面对种种非议,慕容氏人也祭起了自己的两大法宝,以自证其说。

第一,就是慕容氏族引以为豪的《慕容氏大宗族谱》。

这本族谱兼历史考证书籍是慕容氏族世代相传的珍宝,现如今被幕村党支部书记慕容瑞湖珍藏。

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慕容氏族的兴衰浮沉,既有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鲜卑山的起源记事,也有追随魏国政权征讨公孙渊,被封为率义王,取得安身之地;再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燕国,被尊为鲜卑王族。

书中详细记载了肇庆地区慕容余脉的由来。起传承自燕国贵族,在“刘裕灭燕”之祸中,有小部分族人侥幸逃过杀戮,但他们也不敢留在北方,而是追随当时的南迁队伍不断望着南部迁移,一路来到江淮地区繁衍生息。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南宋时期(公元1172年-1279年),慕容氏族的足迹已经来到华南各省,人口也逐渐有所恢复。

平静的时光延续了数百年,在元末时代时,慕容氏族人已经习惯了世代耕读的生活,在行为习惯方面已经无限趋近于汉族。后来,慕容家族追随朱元璋的起义队伍,一路南征北战,也曾立下不少功劳。

但随着大明王朝的日益巩固,朱元璋先后掀起数次大案,朝廷上下的功臣几乎都受到牵连,慕容氏也未能幸免。

不得已之下,为了延续家族的血脉,先祖无奈再次往南部避祸。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肇庆地区是慕容氏族再次歇脚的地方,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据《高要县志》记载,慕容氏族在初来时,仅有不到数十人,明清时期慕容村的人口数也只有数百人。也许是经历了数次的举族迁徙,慕容氏族的人熄灭了入仕的想法,选择在乡间耕读传家。

在《慕容氏大宗族谱》记录的清代以来族人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慕容宇,曾顺利考中过举人,余者皆庸庸碌碌。

或许这也是另一种明哲保身之道吧,未曾卷入朝局的慕容氏族安静地繁衍了上百年,在晚清时期人口恢复了1000多人,在当地也算是个繁盛的氏族了。

虽然,《慕容氏大宗族谱》记录了这一支慕容氏族的由来,但时间跨度达千年,而且族谱的修订也是在清朝嘉庆年间修订,其中诸多历史都依据慕容氏族代代相传的故事而编写,其可采度也难以另外界信服。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第二,慕容氏族自证的法宝就是样貌。

我们都知道中国不同民族间因历史文化和血缘的原因,在相貌上有着一定的区分度。即使同为汉族,也有北方高大南方娇美的体型特征。慕容氏族作为鲜卑族后裔,在相貌上也遗留了先祖的种种特征。

与慕容村附近错落聚居的其他汉族人相比,慕容氏人在体型上更为强壮、高大。而且部分村民天生为黄色头发,可以显而易见地区分开来。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除此外,白皮肤、高鼻梁以及偏黄色瞳孔也是慕容氏人共有的特征,这些体貌多是源自鲜卑族。

在东晋时代遗留下来的史册典籍中对鲜卑人的体貌有过记载,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金发黄胡子”。

《世说新语》中就载有一句:“黄须鲜卑奴”,可见在当时鲜卑人黄色头发的特征深入人心。这些种种体貌特征都与幕村慕容氏族人能够完美地融合上,也是佐证其血脉来源最有力的证据。

虽然,慕容氏族在体貌上与其他汉族人有所区别,但历经数百年的通婚与杂居,慕容氏的村民在生活习惯以及言行举止上与其他汉族人已经没有区别。更遑论是和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一样保留自己的文字语言以及衣物风俗。。

可以说,肇庆地区的慕容氏人已经完美地融入到汉族中来。

如今,能够见证他们沧桑历史的也只有那一本厚厚的《慕容氏大宗族谱》了。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结语:

中华民族是个独特的民族,数千年来不断有族群被吸纳进入中华大家庭,从兵戎到止戈,从冲突到融合,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包容性缔造了精彩纷呈、举世瞩目的灿烂民族文化。

“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我们各族尊老爱幼,谨守伦理道德;谦虚友好,开放热情。

我们各族倡导和平,期冀和平,守护和平,愿意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信念,我们才能屹立历史数千年不倒,才能不断将希望播撒在神州大地,结出芬芳香甜的民族果实。

广东一个村庄,发现鲜卑族后裔,村民称祖先是北魏慕容将军

参考文献

  1. 老冠祥.广东高要隐藏鲜卑慕容氏后[N].世界侨报
  2. 佚名.斗转星移六百载 皇族后裔诉流年[N].新快报,201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鲜卑   后裔   高要   慕容   汉族   肇庆   南燕   体貌   王朝   族谱   北魏   皇族   氏族   广东   祖先   村庄   村民   将军   时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