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毛主席与叶飞虽然相见甚早,但毛主席对叶飞的能征善战却十分了解。

1947年7月,当毛主席制定新的战略部署,决定组成新的兵团跃进江南时,在任命粟裕为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同时,任命叶飞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

1949年,上海解放在即,毛主席又提出,由叶飞率领的第十兵团10万大军直下福建,解放八闽大地。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炮击金门,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毛主席又想到了叶飞,让已担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直接指挥这一战斗。

叶飞不负重托,正确领会毛主席的战略意图,打出了军威,打出了水平,受到了毛主席的赞许。

一、攻济南,毛主席厚望寄予叶飞

睢杞战役结束后,中原战场之敌已被迫转入“重点防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呈摇摇欲坠之势。

我华东野战军于1948年9月16日,采取“攻济打援”的作战方法,举行济南战役。

叶飞任司令员的华东野战军一纵原在淮阳以北休整,9月9日奉命与八纵并肩北上,待命参战。

其时,根据华东军区的命令,叶飞还负责指挥六纵、八纵。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毛主席对叶飞所指挥的3个纵队十分重视,寄予厚望,多次来电指示其行动方案。

8月20日,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即电示:“叶飞所指挥的三个纵队,应于本月下旬结束整训,北移嘉祥、巨野地区。"

仅隔两天,8月22日,毛主席再一次电示叶飞:“叶飞所率一、六、八纵应于攻城发起前若干天出动北移,不过早也不过迟。”

9月1日,毛主席又指出:“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援敌……而以一、四、六、七、八、十一、韦杰等共八个纵队担任打援,而以其余各纵队担任攻城。”

叶飞指挥的三个纵队属于打援集团,22日在济宁地区受命参加攻城战斗,因此39攻济部队进展顺利,复回师参加打援,25日济南战役顺利结束,徐州之敌未敢来援。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二、命叶飞打回老家去

1949年5月,解放上海之战正打得热火朝天,党中央和毛主席来了电令:提前入闽。任务交给了叶飞任司令的第十兵团。

党中央、毛主席看到形势发展比预想的要快得多,渡江很顺利,全歼了南京地区的敌军,上海残敌逃掉不多,杭州顺手而得,国民党政权四分五裂,美帝国主义也没有敢动手。

为了一鼓作气追歼土崩瓦解的国民党军,也为了最后消除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危险,决定提前一年解放全中国。

5月23日,毛主席、中央军委电示三野:“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六、七两日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入闽部队只要上海解放,即可出动。”

叶飞遵照毛主席的命令,立即率兵团部及所属三个军集结于苏州、常熟、嘉兴一带休整,进行入闽的各项准备工作。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开始,三野司令部认为逃到福建的蒋军,都是残兵败将,不会有大的战斗,入闽兵团的部署只准备使用十兵团的两个军。

叶飞二三十年代在厦门、福州做过党的地下工作,又在闽东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对福建的情况比较熟悉,深感两个军入闽兵力不足。

因此,他建议以十兵团全部三个军担负解放福州、厦门及福建全省的任务。

华东局和野司同意了叶飞的建议,决定以十兵团全部兵力入闽。

为防备在解放福州、厦门时美帝国主义的可能介入,进行军事干涉,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以二野主力控制浙赣线,掩护十兵团执行上述任务。

鉴于上海战役中十兵团伤亡较大,部队也相当疲劳,调整组织,配备干部,需要时日,加之入闽准备工作任务繁重叶飞又提出建议:部队休整一个月。

当时,张鼎丞也认为入闽的接管工作需要时间进行筹措,赞同叶飞的建议。

华东局报党中央、毛主席后,批准十兵团休整一个月。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毛主席早就有让叶飞带部队回福建的打算,1944年底,毛主席曾要叶飞南下浙西;解放战争初期外线出击和组建一兵团南下等,毛主席都要叶飞去福建,因为叶飞熟悉福建的情况。

三、“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
要接受教训的问题”

叶飞率部到福建后,取福州,克漳州,夺厦门,连战皆捷,凯歌高奏,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厚望。

然而,大胜之后,稍有不慎,也会翻船。叶飞十兵团第二十八军2个团和第二十九军1个团攻击金门却翻了船。

因渡船太少,经验不足,指挥失当,从厦门渡到金门的我登陆部队3个团,顽强奋战3昼夜,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大部英勇牺牲。

攻金失利,全军震动。

第二天,二十八军副军长和政治部主任来厦门见叶飞,面色惨白,失声痛哭。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叶飞说:“哭什么?哭解决不了问题,现在你们应该振作精神,鼓励士气,准备再攻金门。这次攻金失利,我身为兵团司令,由我负责,你们回去吧。”

他们2人回去后,叶飞立即起草电报,报告华东军区司令陈毅并报中央军委,请求给他处分。

陈毅说:“现在的问题不是处分什么人的问题,而是接受经验教训。”

中央军委、毛主席并没有给叶飞处分,而是提出:除将此次经验教训深加检讨外,仍需鼓励士气,继续努力,充分准备,周密部署,须有绝对把握时,再行发起攻击。

毛主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主要是军以上领导干部,克服轻敌思想和急躁情绪。

金门失利,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虽没有给叶飞处分,但叶飞的思想包袱很重,认为只有积极准备再攻金门,并拿下金门,才能立功赎罪。

1950年,美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准备入朝作战,抗美援朝。

这时党中央、毛主席来电,解除福建前线再攻金门的任务,集中全力剿匪,限期肃清福建境内一切成股土匪。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这样,叶飞觉得失去了再攻金门、立功赎罪的机会,思想包袱更重了。

叶飞再次直接打电报给党中央、毛主席,请求给他处分。叶飞也隐约听到军内有人议论此事。

但毛主席并不主张处分,而是注重总结教训,以利再战,说:“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

叶飞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认真总结了失利的教训:攻金失利战斗组织的第一个教训是船只不够,只能一次运载三个团,而这么少的宝贵船只,又在第一批登陆后搁浅在海滩上,全部丧失,以致后续第二梯队完全无法登陆。

渡海登陆作战没有船只,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丧失战斗力。

其次,战斗指挥上的第二个重要教训,就是违背了渡海登陆作战的规律,又犯了违背渡海登陆作战的规律,犯了兵家之大忌。

第三个教训就是,第一梯队三个团的兵力登陆,竟然没有一名师指挥员随同登陆统一指挥,这也是叶飞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再就是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没有制海权、制空权,要实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是非常困难的。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50年代初,在我海、空军还处于劣势的条件下,要仅仅靠木帆船横跨台湾海峡,解放台湾,恐怕是会吃比攻金失利更大的苦头的。

四、面对毛主席的批评

1950年,华东沿海,特别是福建前线,形势十分紧张。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以前,美国控制台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控制了台湾海峡,实际上是一种牵制我国的动作。

但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不怕鬼,不畏强暴,派出了志愿部队,支援朝鲜革命人民,保卫祖国。

这样,也就随时有可能,在美国海空军的支援下,由国民党军队发起对东南沿海的攻击。

必须认真对待。叶飞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份量。

此时,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相应的部署:指定陈毅负责指挥华东全局,浙江由谭震林负责,福建前线由叶飞负责。

1950年11月,毛主席在给陈毅的电报中,令叶飞全力以赴组织剿匪,限于6个月内消灭一切成股土匪,并普遍实行土改。

可见,毛主席是从战略全局看待福建剿匪工作的。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面对毛主席的批评,叶飞既感到十分不安,也进一步认识到了福建战略地位的重要。

他决心以最大的努力,组织剿匪,保证在6个月内彻底剿灭匪患,完成毛主席交给的任务,让毛主席放心。

于是,叶飞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剿匪工作,日以继夜地指挥、部署。

有人说,福建土匪多如牛毛,哪个朝代都没有绝迹。一是社会原因,旧社会逼迫有些人铤而走险,而我党我军的工作还没有深入到他们中间。

二是福建的地形条件也有利于土匪兹生,山高林密,海阔港深,可成出没其间。

三是解放的前进步伐太快,打下的地方,不及搜剿,不及清理,干部也缺乏,国民党的残余分子和散兵游勇,还有地方的恶霸和反动地主,勾结在一起,在我后方空虚的一些地方,成帮结队。

国民党又封他们什么“反共救国军福建省统一行动委员会”、“先锋纵队总指挥”、“自由救国军闽北七省总指挥"和不计其数的“司令”、“专员”、“县长”。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到1949年冬,竟发展到大小240余股,4万多人,拥有长短枪两万余支,机枪300余挺,盘踞着东山、永安、清流、明溪、泰宁、建宁等10座县城和若干乡镇。

他们四处骚扰破坏,袭击我政权机关,杀害地方干部和积极分子。

这些土匪按其性质来分,大体有三类:第一种是完全政治性的,国民党特务机关有计划留下,并为其掌握的,为数最多,共140余股,约3万入。

第二种是封建恶霸掌握的地主土匪武装,这些长期鱼肉乡里的土皇帝,共70余股,约7000余人。

第三种是历史悠久的惯匪,专以抢劫为生,有些匪首已有四五十年历史,且有三代相传为匪的,为数约3000余人。

叶飞根据毛主席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思想,对部队进行了剿匪教育。

而后依据“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发动群众武装自卫”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政策,在匪情严重的地区,组成党政军一元化的领导机构。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叶飞以主力部队为主,在地方武装和民兵协同下,实施重点清剿,采取奔袭、合围手段,力求一举扑灭大股土匪,随后即转入分散驻剿和追麝小股散匪。

1949年8月至1950年12月,福建全省共歼灭土匪5万余人,包括国民党派遣潜入大陆的武装匪特14股,解放全部被土匪占领的县城。

大批著名的匪首如贺可泉、刘午波、唐宗、吴全荣等纷纷就擒,匪众土崩瓦解,相继下山投降。

至此,尚有残匪4000藏匿山地,3000流窜海上,股匪基本歼灭。

距毛主席发电不到两个月,叶飞就基本上完成了毛主席要他6个月完成的任务。

毛主席得悉情况后十分高兴,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951年1月,毛主席亲自来电慰勉,指示叶飞等人“继续不懈,坚持到底",并在人民同意之下坚决迅速地处死那些“一切为民众痛恨的匪首,惯匪及恶霸”,彻底清除匪患。

残余的散匪人数虽不多,但均系极端反动的敌对分子,斗争越来越艰苦。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如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六零团在仙游、永春、德化三县边区,布置了对闽南著名匪首、“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闽南军区副司令兼闽中军分区指挥官”刘子宽的包围网,岗哨一个接着一个,进行长期包围搜剿。

战士们用枯草树枝搭成窝棚,用松树心劈成细条照明,吃老毛笋和山芋叶子,日晒雨淋,爬悬崖陡壁,钻草丛山沟,经过27天不断压缩包围圈,终于擒获了匪首刘子宽和残匪百余名。

又如三十二军九十五师二八三团以八个连兵力,合围逃窜建瓯城东南里黎山一带的“暂编第四师”郑长吉股匪,经过130里长途奔袭,5天4夜搜剿,活捉匪首“少将师长”郑长吉及残匪54名。

当夜又出发,经5小时雨夜急行军后,在高山密林中经3天2夜搜剿,又活捉了“上校副师长兼十九团团长”郑长兴及残匪40余名。至此,所谓“暂编第四师”彻底消灭了。

叶飞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采取剿匪结合土地改革全面展开的策略,匪出即剿,匪剿即发动群众分配土地,效果极为明显。

福建省提前于1951年5月全部肃清了土匪,消除了后顾之忧。

叶飞为顺利完成了毛主席交待的任务而感到十分高兴。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五、苏联顾问告叶飞,毛主席一笑了之

1951年,叶飞根据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加紧了福建前线的战略部署。

当时,福建前线有位苏联专家配合叶飞工作,苏联专家一丝不苟,但是有点脱离实际,作风颇为教条。

对他们,叶飞既感到给我们有帮助,又感到与我们的战略思想格格不入。

由于这个争论,苏联专家告叶飞的状,不只告到毛主席那里,而且告到了斯大林那里。

一次主要的争论是:苏联顾问对福建前线的作战部署横加指责,要叶飞按他们提出的防御方案,在沿海作正面防御,单纯地消极防御。

而叶飞的方案是积极防御的方针,经华东军区,毛主席批准的,于是发生了争论。

叶飞告诉苏联总顾问:我们的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然后聚而歼之的积极防御的方针。

如果敌人大规模登陆,除了厦门坚守,其他地方如漳州、泉州都不守,让它进来。我们没有海军,无法切断敌人的海上联系。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避开我们的短处,让它进来,敌人的海军就发挥不了作用,它的空军也是有限的。

“关门打狗",这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当然,这些思想也是符合毛主席当时对东南沿海防御部署的指示精神的。

苏联红军没有我军的作战经验,他们的卫国战争也与我军不同。那个总顾问连连摇头,简直连听也不想听,好象叶飞讲的是什么“海外奇谈”一样。

第二个争论更是可笑,关于登陆作战,苏联顾问要我军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习先进的经验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就只能把自己禁锢起来了。

叶飞在与苏联顾问谈到登陆作战的经验时,说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学习人家的经验。

但他没有讲苏军的战例,谈了美国、英国的登陆作战战例,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军队登陆作战经历较多,而苏军则缺少这方面的实战战例。

没想到,苏联顾问恼火了。他一回去,就对陈毅讲:你们的前线指挥员(指叶飞)是个“英美派”,并向军委告叶飞的状。

苏联总顾问回苏联前,又向毛主席告状,说“叶飞此人靠不住”,要毛主席撤叶飞的职,还说要告到斯大林那里。

但深受洋教条之苦的毛主席,并没有当回事,只是一笑了之。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此事,陈老总告诉了叶飞,后来彭德怀也告诉叶飞了,其实,他也是不买苏联顾问的帐的。

六、东山战斗,一条电线
连着叶飞和毛主席

1953年7月拓日晨,台湾国民党军在美帝国主义唆使下,集中1万余人的兵力分乘10余艘舰艇,附水陆两用坦克20余辆,在海空军的支持下,向福建南部沿海的东山岛进犯。

东山战斗开始很紧张,国民党把老本都豁出来了。

蒋介石从未使用过空降部队,过去他只把伞兵当陆军使用,但这次他把台湾的空降部队全部使用了,又有美国军官指挥,飞机狂轰滥炸,海军炮轰沿海工事,伞兵空降,然后陆军登陆部队在海军掩护下实施登陆。

这一仗,毛主席非常重视,战斗第三天的中午12时,增援部队已经登陆,毛主席亲自来到了总参作战室,跟叶飞直接通电话。

由于当时还没有直达线路,声音很小,是通过华东军区值班的副参谋长张翼翔转达的。

毛主席最关心的是:敌人东山登陆可能不是个主要方向。

毛主席提醒叶飞,东山可能是吸引我们注意力,然后在另外地方登陆。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接着,毛主席问叶飞:“兵力够不够,需不需要增援?”

叶飞回答说:“有准备,已防备敌人在第二个方向登陆。”

叶飞接着说:“我的兵力够了,我现在手上还有一个军的机动兵力尚未使用,准备敌人在另外方向登陆进攻时使用的。”

毛主席又问:“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

叶飞想了一想,说:“没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就是汽车已全部使用光了,但我已经下令把上饶到福州公路干线的地方车辆集中到福州机动,请求中央命令江西接替上饶到福州的地方运输任务。”

毛主席一听,奇怪了,问道:“华东军区有一个汽车团,为什么不给你们福建前线?”

显然,毛主席生气了,立即下令给华东军区:“你们的汽车团立即开到福州。”

东山战斗,敌人吃了苦头,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3000余人,击沉敌舰3艘,击落敌机1架,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由于打得狠,敌人伤亡大,没有敢在其它地方再有动作。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此战获胜,毛主席非常高兴,立即驰电嘉奖。

东山战斗上半年打胜,下半年朝鲜战场发起最后一仗,金城反击战,取得大胜。

东山战斗不是蒋介石的单独行动,而是美国下的一着棋,事物总不是孤立的。

但叶飞在毛主席的直接指择下,打乱了美帝国主义的战略部署,使他的这一着棋输得很惨。

七、炮击金门,毛主席却要叶飞这位省委书记指挥

1958年8月23日,我军大规模的炮击金门,这是震惊世界的炮战,在斗争策略的运用上又是史无前例的一战,

炮击金门,是党中央、毛主席在1958年北戴河会议上决定的。

叶飞原来没有参加这次北戴河会议,留在福州。当时福建正是刮台风的时候,部队、机关都在帮助农民抢收粮食、作物。

叶飞正在下面工作。突然省里通知叶飞回福州接电话,而且明确说要叶飞到作战室去接从北京来的保密电话。

原来来电话的是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王尚荣同志。

他告诉叶飞:“叶书记,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指定要你负责指挥。”

那时福州军区新任司令员是韩先楚,已经到任接替叶飞的工作。叶飞虽然仍兼军区第一政委,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地方了。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这是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应该由军区司令员指挥,为什么要叶飞来指挥呢?

叶飞有点疑问。就问王尚荣:“到底是不是中央决定要我指挥的?”

王尚荣回答:“是中央决定。”

叶飞又问:“是不是毛主席的决定?”

王尚荣感觉到叶飞有怀疑,就说:“刘培善同志在这里,你可以问问他。”

刘培善同志接过电话说:“是的,是毛主席决定要你指挥。”

叶飞听说是毛主席亲自决定的,知道再不能讲别的,就回答说:“既然是毛主席的决定,那行,我接受命令来指挥。”

叶飞接受任务后,立即召开省委会议,安排工作,决定由江一真代替叶飞主持省委日常工作,并立即组织前线指挥所。

7月19日,叶飞一行到达厦门,迅速展开多项准备工作,24日前完成了一切作战部署。

7月27日,叶飞收到毛主席致彭(德怀)、黄(克诚)信(此时国防部长彭德怀同志主持军委工作,黄克诚为总参谋长):“睡不着觉,想了一下。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势。”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叶飞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反复阅读,对毛主席提醒的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结合部队实际,感到还是毛主席谋虑深远,布置得当。

叶飞立即找张翼翔、刘培善学习毛主席的电文,商议作战行动。

叶飞觉得各项准备工作比较紧张,加之福建沿海遭受台风袭击,连续暴雨19天,冲毁大小桥梁43座,公路铁路塌方情况严重。

部队在阴雨中昼夜作业,疲劳过度,疾病丛生;特别是空军进入福建前线的转场尚未完成,海军入闽部队尚在调动中,认为推迟炮击时间较为有利。

于是,叶飞当即复电表示:根据前线情况,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些再进行炮击,较有把握。

由于推迟了炮击时间,又进行了一个月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地面炮兵的集结和展开,炮兵对金门炮击的所有目标,都进行了现场交叉测量、观察,把目标都一一标在作战图上。

也完成了空军的紧急战斗转场、海军舰队和炮兵部队的入闽部署,制定了炮兵、空军、海军协同作战方案,一切作战准备都就绪了。同时,对部队进行了形势任务和斗争方针政策的教育。

8月上旬,地面炮兵全部进入了阵地。海军130门炮部署在厦门对岸角尾。炮兵阵地从角尾到厦门,到泉州湾的围头,呈半圆形,长达30多公里,大金门、小金门及其所有港口、海面都在我远程火炮的射程之内。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我军能把炮兵阵地摆得那么开,那么密集,仅在厦门前沿就部署了一个炮兵师,主要就是因为空战的胜利,我们掌握了制空权。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毛主席一声令下。

8月20日,北京来电话,要叶飞立即去北戴河。

叶飞知道毛主席的决心下了,立即乘坐专机起飞。到徐州上空时,北边正在下大雨,是雷区,不能飞越,于是绕道开封。

谁知开封以西以北也是雷区,这样飞机只好在开封降落,第二天上午,继续飞行,中午到达北戴河。

在叶飞稍事休息之后,21日下午3时,毛主席即找叶飞去他的住处。

叶飞知道这是要他去接受命令了,立即怀着既紧张又激奋的心情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

叶飞一见到了主席,就详细汇报了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炮兵的数量和部署,及实施突然猛袭的打法,都一一汇报了。

彭老总、林彪也参加了,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也在座,地图没有挂在墙上,而是摊在地毯上。

毛主席一面听汇报,一面看地图,精神非常集中。

待叶飞汇报完了,毛主席突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

那时,美国顾问一直配备到国民党部队的营一级,毛主席一问,叶飞即回答说:“哎呀,那是打得到的啊!”

听叶飞这么一说,毛主席考虑了十几分钟,然后又问:“能不能避免不打到美国人?”

叶飞回答得很干脆:“主席,那无法避免!”

毛主席听后,再也不问其它问题,也不作什么指示,就宣布休息。

叶飞明白,这是主席要进一步考虑问题了,就不再说什么了,随同彭律怀、林彪一同退出了会议室。

晚饭后,王尚荣拿了一张条子给叶飞,那是林彪写给毛主席的。

林彪擅长捉摸毛主席的意图,他知道毛主席很注意能否避免打到美国人的问题,所以写了这个条子。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条子的内容是:他看到主席很重视这个问题,因此提出,是否可能通过王炳南(正在华沙同美国进行大使级谈判)给美国透露一点消息。

叶飞当时感到有点莫名其妙,告诉美国人就等于告诉台湾,这怎么行呢?

看到条子,叶飞很吃惊,便问王尚荣部长:“主席把条子交给我看,有没有什么交代?是不是要我表态?”

王尚荣说:“主席没说什么,只说拿给你看。”

这关系到最高决策问题,既然没有要叶飞表态,叶飞就一句话也没说。

第二天,继续开会,毛主席下决心了,看来没有理睬林彪的建议。

毛主席边抽烟边说:“那好,照你们的计划打。”

语气平和,但却透出坚定。

接着,毛主席指示叶飞,要叶飞留在北戴河指挥,跟彭老总一起住。

毛主席交代叶飞跟彭老总一起住,把叶飞弄紧张了。叶飞怎好和彭老总一起住呢?主席究竟是什么意思,叶飞不懂,也不好问。彭老总也没派参谋来叫叶飞住到他那里去。

叶飞与王尚荣商量后,有了办法。二人商定,前线直接同叶飞通话,叶飞再通过他转报主席,主席的指示也由王尚荣转告叶飞。

叶飞问:“彭老总那里怎么报告呢?主席交代我同他住一起的呀!”

王尚荣满有把握地说:“你不要管了,此事由我办。”

叶飞真佩服这位作战部长会处理问题。

所以,炮击金门是在北戴河指挥的,也可以说是毛主席直接在指挥。前或则由张翼翔、刘培善代叶飞指挥。

8月23日12时。炮击金门开始。

第一次急袭,我军所有炮兵阵地同时向金门开火,一个小时密集发射了几万发炮弹。

我们的炮火打得非常准确,一下子摧毁了敌人的许多阵地,特别是集中火力猛击金门胡琏的指挥所,打得非常准确,可惜打早了5分钟。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后来叶飞得到情报,我们开炮的时候,胡琏和美国总顾问刚好走出地下指挥所,炮声一响,赶快缩了回去,没有把他们打死。

要是晚5分钟,必死无疑。在阵地上的美国顾问被打死了两人。对此,美国人大概是理亏的缘故,一直缄口不言。

福建前线我军实施对金门大规模炮击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三天睡不着觉,摸不清我军此举的意图。

艾森豪威尔综合分析上述种种迹象,判断我军这次大规模炮击金门的行动,决不只是要解放金门、马祖,而是要大举渡海解放台湾的前奏。

于是下令将地中海美第六舰队一半舰只调到台湾海峡,和第七舰队会合,加强第七舰队,中东局势由此缓和下来。

炮击金门前,毛泽东问叶飞:用这么多炮,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

艾森豪威尔曾是名扬世界的二战英雄,但他确实不是毛主席的对手,完全被毛主席调动了。

《使美八年纪要》的作者沈剑虹(这段时间内,他是蒋介石的英文秘书)曾经写道:“一九五八年,即该约生效后第四年,中共即掀起台湾危机,试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及台海决议案的效能。当时八月间,对金门实施持续猛烈炮轰,同时公开扬言要攻占台湾及把美国逐出太平洋。”

“试探”一词,倒是用得很贴切的。

我军实行对金门大规模炮击,就这样把美帝国主义的注意力从中东转移到远东来了,地中海紧张局势趋向缓和。

我国外交部于9月4日发表领海线声明,宣布我领海线为12海里,向全世界宣告保卫我领海不受侵犯的坚强决心。福建前线部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国人民的这一坚强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金门   中央军委   党中央   东山   苏联   作战   炮兵   福州   厦门   福建   美国人   我军   军区   兵团   前线   部队   毛泽东   叶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