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汉语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需要之一,如果一个老外在你面前用汉语夸夸其谈,你多少会感到一些惊讶。

而如果一个老外用非常地道的汉语方言和你交流,你肯定会感到震惊。

如果说那个老外再告诉你我是一个中国人,你肯定会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一个外国人要申请中国国籍是非常难的!

而如果那个老外再告诉你:我不仅是一个中国人,而且还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听到这样的回答,你肯定会想了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外,不仅是一个中国人而且还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对于这样一名有着外国面孔的中国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自己的父母叫什么?然而他一生却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中国,他的名字叫李忆祖!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

1938年,李忆祖出生于天津马大夫医院,当时正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

此时的天津已经被日军攻陷,李忆祖出生后,亲生父母就离开了!

父母离开,是父母离开中国了,还是父母相继离世?

如果是李忆祖父母离开回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亲生骨肉,应该要带着的,还是因为不方便?

虽然当时日本对中国全面开战,但是对于西方国家还没有正式宣战,外国人离开中国在当时应该不是很困难!

可能是其它的一些原因,李忆祖出生后,就留在了马大夫医院。

没有了父母,李忆祖就在医院护士的照顾下茁壮成长。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抚养一个婴儿成本不是很大,有口吃得就好了!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和养母

社会动乱,但是人有病还是要看病的,一天,医院来了一对夫妇来看病,看到了这个外国婴儿,胖乎乎的很可爱。

在得知这个婴儿被父母遗弃后,夫妻二人就想领养这个婴儿。

虽然婴儿在医院日常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兵荒马乱的,每个人都是朝不保夕。

在夫妇的恳求之下,医院就同意了夫妇领养这个婴儿。

就这样,李忆祖被一对中国夫妇领养了,而这对善良的夫妇也把全部的爱给了李忆祖。

虽然是一名外国婴儿,但还是要给起一个中国名字的!

不过从李忆祖这个名字来看,这对夫妇还是比较有学问的。忆祖,这个名字确实有着很多的含义!

或许是因为当时社会局势的原因,还是有一些别的原因,在天津没有多久,李忆祖就和养父母一起去了北平。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小时候

虽然当时北平也被日军占领了,作为一名普通百姓而言,活着还是要活着的,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李忆祖被领养后,虽然是一名外国婴儿,但父母教他的却是中国话。

其实对于一个婴儿而言,你教他说哪国语言,他就会学哪国语言!

在父母的耐心教导下,李忆祖也学会了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虽然当时北平在日伪的统治下,但是李忆祖到了父亲的年龄,父母还是把他送到了学校。

一个外国孩子在中国的学校读书,对于很多中国的孩子来说都是好奇的!

而当李忆祖自我介绍时,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话瞬间让同学们大笑起来!

原来外国的孩子也能说中国话的,开始的好奇,时间长了,同学们也都见怪不怪了!

新中国成立后,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合影

社会安定后,或许李忆祖的亲生父母也找过他吧,也可能是养父母把李忆祖从天津带到北京后,由于当时的一些因素,也没有任何关于亲生父母寻找李忆祖的消息。

李忆祖读中学后,很多同学看到一副不一样的面孔,总是觉得好奇。

都以为是一个外国人,刚开始会以为语言不通,不知道如何和他交流。

然而一说话,同学们都惊呆了,这中国话说的比自己都流利。

由于李忆祖长着不一样的外貌,学习又好,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

高中毕业后,李忆祖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

大学开学后,李忆祖去学校报到,再次引起了学生们的目光,大家都以为这个“外国人”是来中国的留学生。

对李忆祖非常的客气和礼貌,由于不知道李忆祖是中国人,一些外语好的同学见到李忆祖后,首先用外语和他交流!

但是却被李忆祖地道的中国话给震惊了,纷纷询问你的中国话怎么说的那么地道。

如果不看长相,就以为是在和中国人交流呢?同时,同学们也很好奇李忆祖的身世。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毕业证

开学之初,由于李忆祖面孔的特殊,在学校引起了一些误会的事情,随着交流的深入,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个有着外国长相的学生原来是一个中国人!

1961年,李忆祖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分配在了北京工作!

在北京工作,工作环境好,而且还能够和父母在一起,然而,对于李忆祖来说,北京太安逸了!

大学毕业后,李忆祖的很多同学都主动请缨前往新疆工作。

同学们说道:“我们是学地质学的,天天在办公室有什么意义呢!去新疆,那里蕴藏着非常多的矿物质,那里才是我们青年报效祖国的地方、那里才是我们发挥才干的地方!”

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而对于从苦难中走出的中国人来说,内心都是憋着一股劲,要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当时来说,很多知识分子的内心都是这样的思想。

李忆祖听到同学这样说,内心也萌发了到新疆的想法。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新疆工作

毕竟去新疆,就有可能扎根新疆了,可能就很少回北京了。

回到家后,李忆祖和母亲说了要去新疆的想法,母亲听到后,并没有表现得多么的不舍得,而是说道:“新疆和北京不一样,新疆是很苦的,你去那里要做好吃苦的打算啊!”

李忆祖说:“我不怕,就是到新疆了,以后可能就不太经常回北京了!”

母亲听到李忆祖的话后,只是淡淡地说:“你只要每天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在那里,妈心里都是高兴的!”

在得到母亲的支持后,李忆祖和50多名同学乘着火车离开了北京向着那个梦想的地方驶去!

虽然李忆祖离开后,母亲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伤心与难过!

多年后,李忆祖从母亲口中得知,他离开的时候,母亲大病了一场!

人都是有感情的,虽然李忆祖不是亲生骨肉,但是对李忆祖视同己出。

可以说,李忆祖就是他们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离去那个母亲会不心疼呢?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工作照

当时的新疆不能和今天的新疆同日而语,一切都是未知的,自己的孩子去那样的地方,母亲能不担心吗!

李忆祖和同学们到新疆后,虽然是高材生,但是生活条件也是一样的苦。

新疆地大物博,同学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地方,在当时由于交通不便,通话也不方便,同学分别后,再次相见都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

李忆祖被分配到了156煤田地质队从事野外普查工作!

如果现在说去野外进行普遍工作,那肯定是开着越野车,携带野外生活物资,同时配备野外各种生存、通讯工具。

然而在那个时代,李忆祖每次和同事一起进行野外考察,携带一个罗盘、一个地质图、拿着张地形图,带上水和干粮就出发了!

大多数都是徒步进行野外普遍,有条件了骑着马就是太幸福不过的事情了,至于说开着汽车去考察,那是一种奢求。

在那样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很多同事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到野外后,风餐露宿、每天都是翻山越岭。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骑马

由于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虽然蕴藏着巨大的宝藏,但却是陌生的,考察队外出后,每一个山沟都是要跑,每天都要跑几十公里!

在野外考察,李忆祖主要任务就是探矿,在野外不仅辛苦,而且还有生命危险。

有时候李忆祖和同事爬上山,瘫坐在半山腰,累得直说:“太累了,太累了,以后说什么也不爬了!”

然而,当听到同事一说,这下面可能有矿脉,马上就有来了精神接着爬。

每次野外考察每一个考察队员都非常累,然而每一次的新发现,都会让队员欣喜不已。

一次,李忆祖和同事开车到野外进行普遍工作,能够开车进行野外工作,能够节省很多体力。

然而却发生了意外,可能是由于路况非常糟糕,也可能是驾驶员技术不够过硬,车子陷入了水沟里。

陷入水沟后,李忆祖和同事就下来推、其它人下来挖,可是车子依旧还是陷入水沟开不出来。

新疆地大物博、人烟稀少,车子陷入水沟,总不能把车子遗弃了吧,就只能去找人帮忙。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和家人

李忆祖一个人走了一公里的路,找到了一户哈萨克族牧民,向牧民说了情况,并请求牧民的帮助。

牧民是很纯朴的,听到李忆祖的请求后,当时牧民家里青壮年都外出了,两个老人就领着孩子二话没说,就带上工具跟着李忆祖走了!

人多力量大,经过慕名的帮助,车子被开了出来,当时物质非常贫乏,车上也没有带什么东西,李忆祖为了表示感谢,就用随身携带的相机为牧民家拍了一张全家照!

记得前一段时间新闻报道:几名游客去新疆旅游,驾车途中车子不幸陷入泥地。两名当地牧民骑摩托车赶到,把车子从泥泞的小路推了出来。

车子被推了出来,游客想表示感谢,就询问新疆大叔:“要钱吗?我车上有现金,多少钱?”

新疆大叔一听,下意识的连连摆手道:“钱?不不不,钱不要!”

大叔边说边拉开自己的外套,露出了党徽,一位男游客看到后,感动得拥抱了他。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新疆大叔

视频传到网上后,记者找到了那位大叔,大叔说道:“他们说要给我钱,当时我就说不能收钱。我是一名党员,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是我的职责和义务。为了群众,为了家乡,为了祖国,去做更多的事。”

而那位男游客事后也说道:“他露出党员徽章的那一刻,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在当下金钱至上的时代,大叔真是一股清流。

网友也纷纷留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这才是党员!好淳朴的新疆大叔!”

“被展示党徽的样子破防了。”

在地质队工作几年后,1966年李忆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由于时代的一些原因,直到1981年李忆祖才成长一名共产党员。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

时代的特殊性,加之李忆祖向着一副外国人面孔,工作时,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

在考察时,一个外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总是给你以警觉,认为李忆祖是身份非常可疑,经常会接受盘查,但是对于这一切,李忆祖总是坦然面对!

由于历史的原因,李忆祖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他总是翻看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

书中说:“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不谋私利,做人民的忠实公仆!”

每当不如意时,这句话就给了李忆祖无限的力量,在曾经那个时代,信仰是非常有力量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工作的需要,李忆祖离开了地质队,进入了教育体系工作。

工作换位虽然不同,但是李忆祖对工作依旧充满的热情。

以前的荒野戈壁滩,如今换成了三尺讲台,在讲桌上面,李忆祖将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汇集成册,传授给学生。

让他们以后工作时,少走自己的弯路,取得更大的成就!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给学生授课

1998年,李忆祖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休之后,没有了工作,李忆祖就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之后,李忆祖又被聘为新疆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讲师团讲师,再次踏上了关心下一代的义务讲学之路。

此后的17年间,李忆祖义务授课800多堂,听他讲课的人数有38 万人次。

2005年,67岁的李忆祖去西藏参观布达拉宫,以他的社会贡献而言,完全可以不用买票就可以参观!

但是李忆祖却依旧坚持要买票,而且还是和普通人一样排队买票。

而当管理人员得知其李忆祖曾在1972年参与过援藏建设时,主动让李忆祖享受殊荣,而且还专门安排了讲解员,为李忆祖讲解布达拉宫的历史!

2011年,央视《地理·中国》的摄制组来新疆进行拍摄时,李忆祖不顾年事已高,带领摄制组爬雪山过草地,亲力亲为为摄制组工作人员讲解新疆的灯光,同时也是为了向全国人民宣讲新疆的美景。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参加摄制组

李忆祖说:“我们这代人任务完成了,把年轻这一代扶起来,希望他们继承老一辈的这些精神,努力地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实对于李忆祖的身世至今是一个谜,对于他的介绍也只是外裔中国籍人,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哪国人。

李忆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新疆,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就在北京,无忧无虑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却毅然决然选择离开了北京,走向了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这样感情是纯朴的,就是为了建设祖国。

李忆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候,献给了新疆的山山水水,新疆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李忆祖的足迹,也正是前一代人无怨无悔的努力,才有了我们美国的生活!

就像李忆祖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人任务完成了,把年轻一代人扶起来!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

离开了隔壁荒漠,李忆祖转战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学识、工作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人,即使退休之后,李忆祖依旧站在讲堂!

有这样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每一代人其实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任务,在他那个时代是如何进行野外考察的,而现在又是如何进行野外考察的!

如果没有李忆祖这一代人的辛劳付出,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如此享受美好的生活!

无论我们身处那里,都会骄傲和自豪地说:“我们血管里就躺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这是非常自豪的。

但是,不可否认,李忆祖他只是一个有中国国籍的人,但是他却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国!

他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仰,李忆祖说:“我一生做的这些事情,就是想把它做好,就想能够有所贡献!现在很多人见到我,都说我是洋面孔中国人,因为是一个中国母亲把我抚养长大、培养成人,所以我永远有一颗中国心!

祖国的强大是需要几代人去努力奋斗与建设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的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李忆祖和妻子

然而,也有一些人,在面对国家民族危亡时,为了一己私欲,甘做民族败类、汉奸,这些人的内心会有一颗中国心吗?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百废待兴,然而一些人为了安逸,沉迷与敌人的糖衣炮弹,忘记了自我,忘记了使命,更忘记了他是否还有一颗中国心!

如果说李忆祖是不得已而留在中国的话,其实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有很多甘愿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友人,他们同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

马海德,1910年出生于黎巴嫩,不过他小时候一直在美国生活,他的原名叫沙菲克·乔治·海德姆。马德海这个名字是他给自己起的中国名字。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马德海

1933年,马海德凭着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日内瓦医科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他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了中国上海。

这一时期的中国,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然而来到中国的马德海彻底爱上了中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德海本可以离开中国这个危险之地,但是他却选择了留下,由于他精通医术,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经他救治的伤员数以万计。

1942年马德海来到延安,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并一直任中共高级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在这期间他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马德海与毛主席

在延安,马海德的精心筹建,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为总院,八所中心医院,二十四所分院的延安医疗网逐步形成,以此来救治战士。

这样的举措,再次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成了第一个加入新中国的外国人。

加入中国国籍后,由于自己是医学出身,他负责了更多的医疗工作。

1950年,40岁的马海德被任命为新中国卫生部顾问,工作的重点是性病和麻风病的预防和治疗。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马德海为病人检查

1953年,中国皮肤病研究所在他的提议下成立。到六十年代中期,在他的努力下,全国皮肤病病例得以大幅减少。

1985年,在马海德的筹划下,第一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交流会在中国召开。

当时中国有几十万的麻风病人,马德海发挥自己的医学才干,为中国控制麻风病等病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渐渐消除了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与偏见。

1988年,马海德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8岁。

在去世前,马海德自豪地留下遗言:“我最引以自豪的是我没有站在外面指手画脚,我没有站在外面,而是和我的人民在一起!”

84岁老外自称中国人,至今无人知晓他身世,出生之谜让人百思不解

马德海给孩子检查

一位外国人临终说出这样的话,并把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中国,让人敬仰和怀念!

而李忆祖说:“我是一个中国母亲把我抚养长大、培养成人,我永远有一颗中国心!”

这样朴素的话,让国人敬仰,如今李忆祖老人已经84岁高龄了,祝福老人健康、长寿,而每一位为中国做出贡献的外国人祖国都是不会忘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中国话   北平   百思不解   牧民   新疆   身世   北京   中国   大叔   野外   老外   外国人   车子   婴儿   父母   母亲   外国   中国人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