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读了书,想要鼓励人时,你能像房琪评价张含韵一样:“如果真的要一个词来形容你,比起女王,我更喜欢清风。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而不是,一句假惺惺的:“你很棒,不要在意其他人的眼光。”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读了书,看到美好的景色,你能像唐朝王勃一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脱口而出:“卧槽,好美。”

读了书,遇见喜欢的人,你能像夏目漱石一样:“今晚月色真美。”而不是面对心上人,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

读书,让心沉静下来

桂苓曾说过:“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对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读书是烦闷生活的消遣;读书是流浪心灵的归宿。

而对我来说,读书就像赏月一样,独赏一轮孤月。拿起书本,跟随作者的脚步,踏进不同的世界,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闲暇时,我总喜欢拿起一本书,翻开书页,闻着淡淡的书香,将自己整个人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

最开始迷恋上读书,是在中考那个暑假。

人生第一次面对如此重大的考试,整个人紧张的睡不着觉,心里乱糟糟的。

明明马上要考试了,书却一本也看不进去,反而越看越心烦。

妈妈看到我这样焦虑不安,递给我一本《三体》安慰道:“不要心慌,平常心就好。看看书,转移一下注意力。”

原本只是想用来打发时间,却不想一看,整个人就沉进故事里了。通过厚厚的书本,我走进作者编织的故事。

在短短几小时的遨游中,我遇见会脱水的三体人,与主角共进退,担忧人类的命运。

这由文字与想象构成的世界里,让我忘记了现实生活带来的烦闷,忘记了学习后身体的疲惫。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当我合上书本,高高悬起的太阳已西沉,孤月早已爬上了星空。而我的心获得了如恍若月一般的宁静,窗外的月光漫过黑漆漆的窗户落满了一身。

我抬头望向墙上漆黑的窗户,透过那层不算清楚的玻璃,看到了漫天星空。那一刻,我的心变得极为平静,那晚也破天荒睡了个好觉。

在那天之后,我不再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心烦慌张,学习也变得事半功倍。

如果不是读书,我或许还在为考试焦虑不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让心沉静下来,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美好,这不就是读书的意义吗?

读书,与人更好相处交流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三毛的这句话大概很好的回答了这一问题:“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读书,最显而易见的表现,便是在交流上。

何为交流?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触碰。读书,是跨越时间、空间与优秀者平等沟通、交流最简单的方式。

经常读书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思想得到进步,心灵得到升华。

读的书越多,在交流便更能与人侃侃而谈,不至于肚子空空,不知所言。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你别不信,最近大火的东方甄选的主播董宇辉就是个活例子。

董宇辉相貌平平,被粉丝调侃是‘在逃兵马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貌不出众的前新东方老师、现带货主播,却受到了网友们热烈的追捧。每次开播,观看数都是10+万。

他靠的不是外表,而是涵养与才华。在他的直播间,不会出现“家人们,快下单,绝对优惠!”这样的声音。

只有他用那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嗓音,温柔讲述生活,讲述人生,偶尔讲解产品的和谐画面。

在董宇辉爆红后,有人质疑,他的直播有脚本,一些金句都是提前设计好的。面对质疑,董宇辉只是笑着回应道:“都是临时发挥的,只有产品信息需要提前准备。”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想想也是,直播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设计那么多台词,就算真的是设计的话术,背也背不下来吧!

董宇辉用他的言谈,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

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是你人生的积淀。在你与人交流的时候,它会涌出来,让你能与人谈天说地。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会冒出来,为你解答疑惑。在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会藏起来,静静等待。

读书,让你能与人更好相处交流,这不就是它的意义吗?

读书,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1911年,一位正在上课的老师突发奇想的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读书?”

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这时年仅14岁的周恩来高声回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或许在当时的老师看来,周恩来这壮志豪言有些稚气,也有些勇气。

老师或许也没想到,看起来有些稚气的周恩来确实做到了。他的读书,为中华之崛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名字也因此流传千古。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从小时候开始,身边的所有人都教育我,要多读书,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那时在我的小脑瓜里,就问过不止一次,怎样算是对社会有贡献呢?

像周恩来总理一样带领中华崛起?像袁隆平爷爷那样培育杂交水稻让老百姓吃饱饭?像邓稼先先生那样造出两弹一星保卫国家?

曾经的我也幻想着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甚至像他们一样,将自己的名字烙印在历史画卷上!

一年又一年的长大,现实让我明白这些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太难,也太遥远了。

普通人终其一生,就算把书本啃烂,也无法像他们那样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那我们普通人就只能摆烂,当咸鱼了吗?

非也,英国作家培根在《随笔集》里写道:“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普通人通过阅读书籍,能明白一些事情,看待事物更全面。面对需要帮助的人,能施以援手;面对身体有缺陷的人,即使做不到温和以待,也绝不去歧视。即使做不了伟人,也可以做个善良的人,不给他人添乱。

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不就是读书的意义吗?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无论在人生的那个阶段,读书都能收获很多。常读常新,多读多知!

读书的用处还有很多,你先去读,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周恩来   焦虑不安   烦闷   稚气   中华   书本   这不   贡献   意义   心灵   思想   老师   时间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